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1447


要不然就会变成陕西、河南一样,给明王朝带来都不是什么助力,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吃饭要钱,这扩军打仗就更不用说了。
民生和军队,不管是哪一项省钱,那么都会导致大楚帝国内部出现巨大的问题,对外战争失败,甚至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而这,都是罗志学所不允许的。
既然节流节不了,那么就只能开源呢。
内部的税收潜力现在基本就这样了,短时间内无法大规模的提升,那么也就只能把视线投向外部,投向江南。
————
大楚帝国承顺二年,七月初三,帝国参谋部部长徐志贤陆军中将,率领了数十万的各部将领以及参谋人员,在海军舰队的护送下,乘坐船只抵达了东线的富池镇。
而此地也是第一军指挥部所在,第一军军长李成通中将亲自到码头迎接徐志贤一行人。
不过徐志贤等人并没有在富池镇停留,当天匆忙视察了当地的部分战备情况后,第二天就在第一骑兵旅的护送下,前往最前线的瑞昌城。
瑞昌城,乃是九江府治下瑞昌县的县治所在,这个县城并不算大,城墙也不算多么的厚实。
这个县城,就是华夏地区里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只是个普通县城,去年楚军东进的时候,才能够以数千人规模的东进支队拿下该城。
后续等待楚军主力陆续东进,想要进一步拿下九江府城,也就是德化的时候,人家明军已经在九江城驻防重兵,连红夷火炮都拉到城头上了。
后续楚军的战略目标又是楚南一线,所以东线的战事也就暂停了下来,双方军队逐渐形成了对峙局面,并且这种对峙随着双方的持续增兵,变的越来越严重。
围绕着楚军驻防的瑞昌、富池镇一线,楚军部署了大约两万人的兵力。
而围绕着九江府德化、德安、湖口、南康府星子四城,明军部署了超过五万人的兵力,并且还有一支来自江南以及沿海地区的水师相助。
其中这五万明军里,有大几千还是史可法搞出来的‘安庐新标军’,还有一支数百人规模的职业骑兵。
而整个防线的核心城池,也就是九江/德化城,更是部署了超过三万人的兵力,二十门的红夷火炮,安庐新标军也在这里!
该城的整体的防御实力,远远超过了楚南战役时期的临湘或长沙!
===第三百一十九章
后勤(二合一)===
徐志贤带着一票将领和参谋人员抵达瑞昌城前线的时候,所看见的瑞昌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这个瑞昌城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而已,城区面积本来就小的很,城内常住人口也就万人不到。
但是自从去年开始,这个小城池已经陆续涌入了上万兵力,比城内原来的常住人口都多。
这么多的兵力驻防,自然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影响。
楚军在此城屯兵,而不远处的九江城同样有数万官兵驻防,众多士绅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地方迟早会变成战场。
到时候明廷大军打过来,他们这些在城内的平民岂不是要遭殃。
所以,很多人陆续离开瑞昌城,前往其他城市或者干脆到乡下生活居住,以躲避战争。
所以目前的瑞昌城里,除了少数冒着战争的风险,在城内做生意的士绅大户外,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士绅大户们在城内居住了。
倒是普通人离开的少。
一方面是他们走不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不是说离开了原来的房子和营生就能顺利活下去的,很多人的抗风险能力很低的。
再者,故土难离,很多人也不想离开家乡。
最后,他们对楚军也有一些信心,认为战争固然会爆发,但是看楚军的模样,即便战争爆发了,但是大概率也是楚军东进去攻打九江……
而不是明军从九江跑过来打瑞昌。
这种信心是楚军连续的战胜所带来的。
你可以不喜欢甚至厌恶楚军,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人家楚军打仗是真的厉害……
相反,对面的九江城里,离开城区的人反而更多。
甭管是士绅大户还是普通市民,但凡有条件可以走的人,十个有八个都已经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已经陆续出逃了。
所以你别看现在九江城里权贵士绅们的豪宅依旧还在,但实际上只剩下了少数几个族人带着仆人们住着,大批嫡系族人基本都已经跑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