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1447


太平府当涂县,这在以前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而已。
但是自从大楚帝国占据了此地,并在这里发现了大型并且容易开采的马鞍山铁矿后。
当即就在此地设立了当涂矿务局,以开采当地的铁矿石。
既然有了矿务局,自然也就需要炼铁厂了,于是乎,当涂炼铁厂也就被设立了。
只不过虽然矿务局也设立了,炼铁厂也筹建了,但是因为时间比较短,同时大楚帝国的钢铁产能目前也够用,对铁料也没有太大的迫切需求,因此也不可能会和当初在大冶那样,不惜代价快速打造工厂,为了缩短工期大把钱大把钱的砸下去。
当涂这边的两个核心工厂建设工期,还是按照比较正常的节奏来的,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比较久。
暂时来说,这边的铁料产量并不大,月产能也就几百吨而已。
不过同样位于当涂工业区里的当涂兵工厂的建设速度就非常快了。
毕竟大楚帝国里目前的铁料产能还是比较充足的,仅仅是一个大冶炼铁厂的年产能就有五万吨了,更别说工业部下属的其他几个炼铁厂加起来也有大几千吨的产能。
这,可还没算上民间大量私人炼铁作坊的产能呢。
大楚帝国对钢铁行业,并不实施官营制度,而是采取的官方引导监督,一定程度上允许民营资本参与的制度。
因此大楚帝国里,很多明廷时代偷偷摸摸的私营炼铁作坊,现在都是公开营业了,只不过私营炼铁厂,也需要获得官方颁发的炼铁牌照而已。
如此一来,其实大楚帝国内的钢铁产能,是不止工业部下属几个炼铁厂的的产能的。
钢铁产能比较充足,当涂这边的太平矿务局、当涂炼铁厂的建设也就按部就班的来,不会盲目为了快速提高产能就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
然而兵工厂又不一样。
目前的大楚帝国对武器,尤其是新式枪炮的需求量是极其庞大的。
尤其是目前楚军开始批量装备的燧发枪,汉天兵工厂那边的二年式遂发步枪年产能只有五万支,而这个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大楚帝国陆海军以及近卫军的庞大需求。
毕竟这个产能,一年下来顶多也就装备四个师左右。
这如果在和平时期也勉强够用了,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也能够装备几十万的军队了。
但是在战争时期里却是远远不够。
为此,汉天兵工厂那边正在建设新的燧发枪生产线,同时新设立的当涂兵工厂这边,也预计建设一条庞大的燧发枪生产线。
除了火枪外,大楚帝国对火炮的需求量依旧非常庞大。
目前楚军的各部队,除了少数几个王牌部队外,其他部队,哪怕是主力师的野战炮也是不满编的,至于守备师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很多守备师也就只有几门两斤半野战炮撑一撑门面,更多使用的还是缴获自明军的大量短管火炮,比如将军炮,佛郎机火炮等等。
这还是地面部队,如果再加上海军,大楚帝国军方目前对火炮的缺口,是数以千计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杨嗣昌起复===
大楚帝国里,用火炮的大户可不仅仅陆军和近卫军,还有海军呢。
而实际上海军使用的火炮数量也不少,未来那也是几千门火炮的需求,并且这些火炮都还是中大口径火炮为主。
毕竟一艘几百吨的战舰就要二三十门火炮,哪怕是只有百吨左右的内河战舰,也得好几门舰炮啊。
而海军需要的战舰数量又不是一艘两艘,
而是数十上百艘,光是这些战舰所需要的舰炮就得好几千门。
并且这些火炮还是以长身管、中大口径的舰炮为主。
比如正在建造的多艘大冶级战舰,该级舰已经被分类到护卫舰的,计划装备九斤舰炮为主,也会装备少量十四斤舰炮,这么一艘玩意就得二十二门长管舰炮。
此外目前刚完成设计,预计在松江府那边的新设海军第一造船厂建造,
真正用于海上战斗的大型战舰襄阳级巡洋舰,即海军方面分类的二等巡洋舰,
预计排水量达到七百吨以上,装备火炮达到三十二门。
护卫舰、巡洋舰,这是海军方面刚颁发的战舰分类标准后的称呼。
比如以舰队决战为主要作战任务的战舰,称之为战列舰。
以长期巡洋、护航、侦查为主要任务,同时承担次要炮战任务的称之为巡洋舰。
以单纯侦查、骚扰等辅助任务,以速度见长的称之为侦察舰。
以打杂为主要任务的护卫舰。
上述四种,尽管任务不一样,但都是属于远洋类战舰。
此外还有用于近海防御性作战,突出防御性能和火力的近海战列舰、近海、内湖巡逻的巡逻舰。
还有用于内河、湖泊作战的内河炮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