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0/1447


如果督察院里的众多督查和御史们不相干了,直接给朕卷铺盖滚蛋。
要求督察院立即开始着重打击渎职、贪赃枉法等各类官职人员违法问题,否则严惩不贷。
骂完了两个参务大臣后,罗志学又开始长篇大论,从上古周礼说到现在的忠孝,啪啦啪啦一大堆,说什么为人臣子要本分,被他妈天天给找麻烦,为人臣子不能干坏事,然后让朕背负骂名……把一群重臣说的面红刺耳。
又说什么吏治是帝国长治久安的根基,不容任何人破坏云云,又说这个汉天府里的知县,简直臭虫一个,贪张枉法,妄议朝廷大方阵,试图动摇税收国策……
这一天的御前参务会议里,基本上都是罗志学一个人在发飙,七个参务大臣外加十八个协办大臣,全都是低着头挨骂……
而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成立数年来其实是很少见的。
当挨骂的时候,很多大臣们的直觉就已经告诉了他们,这事不简单,背后肯定有什么事惹毛了陛下。
要不然的话,陛下是不会在御前参务会议这种正式而严肃的会议里,专门拿出吏治问题来说的,并且还上升到了帝国根基的程度。
那个啥……
大家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自家陛下同样不是傻蛋,更不是什么何不食肉糜的皇家少年。
别觉得罗志学年轻,今年不过十九岁而已,但是你要知道,罗志学可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就投身流贼之中,那时候他才十五周岁呢,哪怕说虚岁,也不过十六岁而已。
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即崇祯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军首领,成为了伏牛山保乡营大将军了。
而后带着保乡军南征北战!
他,崛起于微末,耀眼于星空!
而这样的一个年轻皇帝,是不会无缘无故就拿着一件很常见的贪腐案件大说特说的,这背后,必有深意!
===第三百八十三章
能者上庸者下===
纵观罗志学最近几年的崛起生涯,那么就会知道此人不简单,至少在当代人,不管是大楚的臣子还是对于他们的敌人明廷君臣而言,罗志学都不是什么普通角色。
而对于广大普通民众而言,罗志学更是充满了奇迹乃至神秘感。
崇祯六年,十五岁的罗志学被动投身流贼之中,
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贼军之中的军师。
崇祯七年,罗志学已经成为伏牛山贼军之首,得到了众人的信服和支持。
承顺元年,崇祯八年,罗志学就率军夺取了大半楚北,并在当年秋冬时分饮马长江,
随即在汉阳称帝建制,
那一年,登基为帝的罗志学也不过十七岁而已。
承顺二年,崇祯九年,罗志学先是率军夺取了楚南,下半年率军东进拿下了江西、江南等地,这一年,罗志学十八岁。
承顺三年,崇祯十年,也就是今年,大楚帝国掀起了两广战役和闽浙战役,夺取南方四省指日可待,并且还筹备着准备大规模的北伐,意在一统天下,成为九州之主。
今年,罗志学十九周岁,哪怕是按照传统观念说虚岁,他也不过二十岁而已。
这样的罗志学,你别看他年轻就好糊弄,
这可是流民出身,
带着将士一枪一炮打下大半个天下,剑指九州的年轻天子!
而这样的陛下,他会不知道天下贪官何其多,不管怎么杀也杀不完吗?
他会不知道大楚帝国治下贪官多是常态,根本不可能完全杜绝吗?
他会不知道,哪怕是今天他不管怎么暴怒,不管大楚帝国拿出什么样的政策和力度,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贪污腐败吗?
不,他肯定知道!
既然知道,那么为什么还会如此的愤怒?
并且上升到了帝国根基的程度?
而随着罗志学的讲话越来越长,到最后说到了妄议税收国策的时候,好几个人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尤其是郭全书这个参务大臣兼吏务部尚书,一下子就抓住了罗志学这一番讲话的重点。
不是什么老调重弹的贪腐,而是动摇税收国策。
这是一个之前罗志学在重要正式场合上,从来都没有说过的话。
而今天既然拿出来,并且还把税收和基本国策直接挂钩了,那么其中的政治含义已经是表露的非常明显了。
有些人肆意评击乃至反抗税收,这才导致了陛下今天发飙!
这个时候,如果还搞不懂罗志学为什么今天发飙,那么郭全书也不可能一直稳住吏务部尚书这个位置上了,
早早乞骸骨回家养老算了。
因为如果这么明确的政治信号都看不懂,那么也没必要继续当这个参务大臣,吏务部尚书了,否则的话,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和他一起,早早就投贼的读书人多了去,但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爬的这么快速,并且在大楚帝国的壮大过程里始终都没有掉队,一直身居高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0/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