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1447


实际上,在江北战役刚展开的头十天里,楚军陆续发动海州战役、高邮州战役、泗州战役一共三场大规模的战役。
只有高邮州方面的黄庭浩所部进行了顽抗!
海州和泗州方向的明军都是以当地卫所兵甚至青壮民夫为主,抵抗意志非常的薄弱,战斗力也非常差,装备水平就更不用说了,不说新式枪炮,连旧式的将军炮都没多少……
所以他们的抵抗,更多的还是一种象征性的,起到的作用除了给第二十三混成旅以及第十师这两支新式部队充当磨刀石外,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而随着楚军第十师攻占泗州,已经初步截断了位于合肥、凤阳方向的朱大典所部,和淮安方向的杨嗣昌所部的编辑水上联系了。
毕竟通过掌控泗州,楚军就能直接掐死淮河中上游进入洪泽湖的内河交通。
没有了淮河这个水上通道,淮安和凤阳之間雖然依旧能保持联系,但是就没那麼便捷了,尤其是大规模兵力调动会更加的麻烦。
而这,也是楚军第十师先攻占泗州的战术
.
目标。
紧接着,第十师并没有停止步伐,也没有调动东进前往淮安,而是兵分两路,第三十八步兵团为核心的加强团直接沿着淮河西进,试图攻占旧县等地,一路杀到凤阳城区。
而第三十九步兵团为核心的一个加强团,在第十骑兵团的掩护下,则是北上往桃源县而去,试图和往宿迁方向去的陆军第二十三混成旅会师。
同時第一骑兵旅也是游走在凤阳到泗州这一带,严密监控并拦截可能出现的敌军大规模骑兵,掩护后方主力步炮辎重等部队的安全。
纵观第十师以及第一骑兵旅的出击方向,那么不难看的出来,第十师的战略任务是切断朱大典所部和杨嗣昌所部的联系,同时配合第二十三混成旅切断杨嗣昌所部和后方山东,河南等方向明军的联系。
如果是在地图上看,那么就会发现,第十师和第二十三混成旅,如同两个拳头,一左一右往明军腹地挥去,一旦让这两个拳头会师。
那么一个巨大的战略包围圈就会出现了!
杨嗣昌所部也好,宋祖舜所部也好,通通都会被包围在这一片狭小的江北运河沿线区域里。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在战役前期,只是在外围打来打去,但就是没强攻扬州,也没有奔袭淮安的缘故。
因为只要楚军攻占了外围的宿迁、桃源、泗州、高邮州等地,杨嗣昌所部和宋祖舜所部,就是两碟楚军的下酒菜。
哪怕他们后续龟缩在淮安、扬州城里也改变不了他们全军覆灭的结局。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倒霉的二十三混成旅===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明崇祯十一年。
二月十三日,经过长途奔袭后,楚军第十师之第三十九步兵团终于是杀到了桃源县。
此时桃源县里的千余守军早已经是惊慌失措,要知道当地的守军可不是什么明军里的主力军,别说什么新标军了,就算是卫所战兵都没几个,这一千多人里大部分都是当地官府征召的民夫青壮以及衙役等人。
而当地官员也是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守军实力差劲无比,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楚军的进攻。
有知道奔袭杀到桃源县外的楚军别看只有一个加强团,但实际兵力超过四千人左右呢。
而且这也只是北上楚军的一部分而已,实际上还有一个第十骑兵团在外围游走,防备明军援军,尤其是明军骑兵的袭击呢。
因此抵达桃源城下的主要还是以步兵和炮兵、辎重等部队为主,兵力约四千人。
之所以就一个加强团,其兵力就超过了四千人,主要是因为这个第三十九步兵团嫡属于第十师,而第十师乃是楚军里最早,也是最标准的一直
因为这支楚军是采用燧发枪,新式编制的第十师。
楚军里使用燧发枪的新式部队,其编制和旧式部队是不一样的,并没有旅这个编制,而是师直辖三个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以及一个工兵营、轻步兵营等其他师属部队。
之所以没有继续采用旅这个编制,就是因为新式编制里的团级编制太大。
新式编制里一个步兵团的人数就达到了三千多人,下设三个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等团属部队,下属的步兵营,每一个步兵营达到了九百多人。
每个步兵营下设六个哨,其中五个为火枪哨,下设一百二十个火枪手,一个掷弹兵哨,下设一百四十个掷弹兵。
因为步兵营的扩大,导致了团级编制的扩大,最终为了避免师级部队达到两万多人的庞大编制,最终选择了采用师直辖团的方式,具体战斗的时候,往往以一个步兵团为核心,加强若干辅助兵力形成加强团的模式进行战斗。
也就是说,新式部队里的楚军,其战略单位是师,而战术单位是团。
这种编制下的第十师下属的第三十九团,在加强了野战炮兵,辎重兵,工程兵,师属骑兵等辅助部队后,该加强团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人。
大体上和以往的混成旅兵力相当了。
四千楚军正规军主力杀到桃源县,光是看着就足以让城头上的桃源县官员心惊胆颤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