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1447


楚军不仅仅缺乏训练有素,骑术上佳的骑兵,更加缺质量上乘的战马。
目前大楚帝国的众多控制区里,虽然也能找到一些西南马,然而这种西南马太过矮小,用来充当役用马可以,但是想要充当骑兵用马就不行了。
这也导致了楚军里,其实各种役用骡马不太缺,毕竟后勤以及炮兵部队也不太挑,有的用就行了,矮小的马匹可以,骡子也行,甚至驴子也大批量使用。
但是骑兵用马就非常缺了。
楚军以往的骑兵用马,基本都是缴获而来的,少数则是过去两年在西北等方向,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渠道走私进来的,然而总体上来说,依旧远远无法满足楚军的庞大骑兵用马需求。
所以楚军里的很多师属骑兵团,其实都是不满编的。
第一近卫师、第一师等等少数几个主力部队能够做到满编,而其他部队大部分都是只有两三百骑甚至更少。
在江北一战里,其实楚军已经集中了相当多的骑兵,然而在总数上依旧比不过对面明军骑兵。
质量不如,数量也不如,这就是之前楚军骑兵在江北地区里尴尬事实。
但是随着沈元奎的投诚,这个尴尬现象一下子就扭转了过来。
楚军的骑兵部队,一下子就从劣势的一方变成了优势的一方。
这一点也是让坐镇在淮安的罗志学微微点头,不枉费他给予了沈元奎这么优厚的待遇,甚至准许沈元奎继续带骑兵作战。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要能够扭转在江北地区里的骑兵劣势,让己方骑兵占据那么少数的优势,那么罗志学就有信心把这个少许优势滚雪球一样,直接给滚起来,最终形成巨大的战略优势。
罗志学对此是满意了,然而凤阳城里的朱大典却是要气吐血了。
“这个该死沈元奎,平日不听从号令,擅作主张也就算了,如今竟然敢投贼,他好大的胆子!”朱大典得知沈元奎投贼后,愤怒无比,直接当着其他的下属就是破口大骂了起来。
紧接着又是派人迅速北上,把消息传回京师,让京师那边把沈家的人给抓了。
如此公然率兵反叛的叛徒,远比那些投降的官员更加可恶。
明廷最近一年,因为前线一连串的战败,不可避免的有一大票文武官员投降,然而明廷也不可能真的把这些投诚官员的家眷全都一股脑杀了。
毕竟真要杀,那需要杀的人可多了去……
所以也开始选择性的进行处理,一些性质恶劣的自然是抄家灭族,比如宋祖舜这样的,堂堂一声巡抚竟然尼玛公然投贼,这刚投过去就写了封什么效忠书,然后又大肆批判明廷各种黑幕……明廷那边自然是会严肃处理,早就下令对宋家进行抄没了,可惜迟了一步,宋家的直系家眷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对于一些性质不那么恶劣,比如说兵败之后无奈被俘虏,深陷重围后为了保全将士和百姓的性命而投降的文武官员,往往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明廷那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很多人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怎么说呢,谁也不敢保障以后自己会不会投楚啊……
眼瞅着楚贼实力越来越强,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现在又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北伐,连接攻陷了扬州、淮安这两座战略要地,大有把整个江北一口吞下的架势。
而接下来楚贼会干嘛?
傻子都知道他们会继续北上,进而攻占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区啊,而明廷能够挡住楚军的北伐吗?
很多人其实心里是没底的。
哪怕是朝堂上的诸多部堂高官,哪怕不敢说,但是对此保持悲观态度的人却是不少。
也许,其中就有些人想着,如果楚贼真的杀到金陵城了,自己少不得要学一学金陵城里的诸多同僚们转身投楚的。
当初楚军攻打金陵城的时候,很多陪都的尚书,侍郎们可都是最终投楚了……
如今大楚帝国里的礼教部右侍郎,就是明廷里的前南京礼部尚书蔡思充!
这人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除了他外,还有一大票,甚至是投诚的时候,乃至投诚之前就已经暗中为大楚帝国效力的,比如丰和商行背后的大老板李元魁,这人不仅僅前几年帮助大楚帝國采购各類战略物资,金陵城战役的时候更是直接带人城中叛乱,紧接着打开城门迎接楚军入城。
楚军入城后,李元魁先是被任命为贸易部左侍郎,今年二月份,原本还活蹦乱跳的贸易部尚书,突然以病重为由‘乞骸骨’,天子罗志学未做挽留直接批準后,李元魁此人正式升任贸易部尚书。
乃是众多投诚明官里,第一个身居尚书高位的人。
而中低级官员就更多了,你从大楚帝国去年冬天的时候,甚至都专门针对一批思想不端正的明廷降官,发起了规模浩大的吏治整顿行动就可以看的出来,其实楚庭里,明廷降官出身的人是真不少。
而既然这么多人都能投楚,没道理我就不能吧?
有类似想法的人,在如今的幽州城也不是一个,甚至身居高位的那些部堂高官们,兴许都会有人带着这种想法。
如此情况下,他们自然也不会和以往那样,由着崇祯瞎搞,一见前线有人投降了,立马就给人抄家灭族了。
这事,不能做的太过分了,要不然以后自己投过去后,还如何面对那些先行投楚的同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