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447


比如提前派人勘察路线,制定北撤路线,甚至连北撤后的落脚点选在在那里,准备在那里驻防兵力抵抗楚贼进入山西这些他都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计划。
就连进入山西后,如此掌控当地的官兵也是有了众多的计划。
如今山西南部驻防的一个参将,就是他昔日的部下,去年被他举荐到山西任职参将,手底下有着好几千兵力。
除这人外,还有其他好几个人也是他安插过去,或者是提前拉拢好了的。
退往山西的全盘计划,左良玉已经是早就准备妥当,现在楚军一杀到汝州,尤其是当左良玉发现北上的楚军里骑兵不少的时候,他自然就毫不犹豫的率军北撤了。
撤往洛阳之后休整了几天,顺带把偌大的洛阳也劫掠一空,带着大批钱粮铁料铜料等物资以及足足好几千人各种工匠,尤其是枪炮工匠,左良玉在五月中旬又一次撤出了洛阳,紧接着渡江前往黄河北岸。
此时,左良玉率领的麾下大军以及工匠、民夫等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
十万人浩浩荡荡的继续北上,翻山越岭朝着山西而去。
这一操作,直接让楚军这边的将领目瞪口呆,而明廷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崇祯都气疯了……
据传连续下了十几道的圣旨,要求让左良玉率军停止撤退,南下抗击楚贼。
结果这些传旨的钦差们,连左良玉的面都没见着……
人家左良玉都已经认定,大明王朝这栋大夏即将倾覆了,那里还会搭理什么钦差啊!
再说了,他不管这么说都算是擅自撤退,更不打算掉头回河南和楚军死磕,这个时候见什么钦差啊,纯粹自找麻烦。
——
左良玉不顾大局,直接跑路了,而接到了崇祯的圣旨,让他们率军入关勤王,抗击楚贼的一票宣大、蓟辽等地的边军将领们,同样也是对此争论不休。
五月下旬的时候,祖大寿、吴三桂等一票辽东的边军高级将领们就是聚集在一起,就是商讨着要不要入关勤王。
不过不少人还是持反对意见的,比如吴襄父子就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入关。
朝廷想要调边军入关,但是一个铜板都不给……这没好处也就算了,关键的是入关和楚贼干架,那风险可是大的很。
不过,虽然有人反对,但是最终蓟辽那边的边军,尤其是辽东那边还是抽调了兵力入关勤王。
辽东那边虽然说被将门世家所掌控了,但是明廷也一直很重视当地,派过去的巡抚等文官还是能够稳定当地局势的,而且洪承畴也是威望不错。
洪承畴和其他几个文官,自然是一力支持入关勤王的。
有洪承畴和几个文官在上头压着,哪怕是祖大寿也不敢明面上抗旨不尊。
所以这入关的兵力最终还是派了,但是派遣入关的兵力也不多,只有大约三万人而已,剩下的依旧窝在辽东各城防备东掳的袭击。
祖大寿带着一票将领,包括吴襄在内亲自率军入关,其他将领包括吴三桂等人留守辽东。
而洪承畴也是率领了两万多蓟镇一带的边军,嗯,其实也就是之前洪承畴从陕西带来的两万多主力秦军。
两部相加,兵力约六万人左右,浩浩荡荡的一路南下……
只是刚走到幽州城附近,他们就开始饿肚子了,因为随军携带来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而朝廷却是没有给他们补充任何的粮食……
祖大寿率部前往幽州城索要粮食,结果被关在城门外,进都进不去!
之前崇祯好几次下旨召见祖大寿,现在祖大寿来了,崇祯以及一票内阁大老们却是没勇气放他入城……
索要粮食不成的祖大寿气不过,直接纵兵劫掠,引来一堆人弹劾祖大寿以及其他将领,随即崇祯下旨训斥了祖大寿等将领,顺带洪承畴都被扣上了一个督军不严,纵兵劫掠的帽子。
蓟辽六万大军一路争吵扯皮,一路劫掠凑集粮食慢吞吞的南下。
于此同时,楚军第三军也已经杀到了山东东昌府聊城城下,并且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拿下了这个严重空虚的城池,随即分兵东进济南城。
===第四百三十六章
势如破竹===
和很多人预料的一样,在楚军拿下江北之后,接下来的北伐行动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实际性的抵抗。
四月份的时候,楚军已经控制了江北全部地区,并把战线推进到了河南汝宁府一带。
进入五月份后,大楚帝国第二军、第四军在河南一带发动全面攻势,左良玉不战而逃,直接撤往山西。
于是乎,第二军和第四军一起,几乎是不费吹成之力就拿下了汝宁府、汝州、河南府、开封府、归德府各地、并夺取了汝州、洛阳、开封等重要城池。
这些大城池,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襄阳的抵抗,很多城池甚至在楚军还没有杀到城门下呢,当地官员以及士绅们就已经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
也就洛阳那边依托残留的当地青壮卫所兵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是这种抵抗毫无意义。
一天不到楚军第四军所属的第二师就杀了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