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3/1447


两者相加,大约十万人左右。
当双方兵力都不约而同的朝着天津方向汇集的时候,几乎整个附近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的人们都把目光汇集到了天津,汇集到双方统帅的身上。
此战中,明军方面的统帅是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蓟辽总督洪承畴。
而楚军方面的统帅,则是德安侯,陆军上将李成通,他是北直隶守备司令兼第三军军长,全权负责北直隶一线的战事。
此战不管胜负,这两个人都必定会在史书中留下自己浓厚的一笔。
胜者,成为一代名将。
败者,成为失败者的代名词!
——
最先抵达天津外围地区的乃是第三军下属的第一骑兵旅以及第十师。
他们一路沿着运河北上,最终在六月二十八日抵达青县,并攻占了这个明显已经被洪承畴所放弃的城池。
随即,更多的第三军部队也是陆续抵达青县城。
七月二日,第三军军长李成通上将率领一批炮兵和辎重部队抵达青县城。
此时,楚军已经在青县城内外汇集了大约六万兵力。
不过李成通却是没有继续贸然北上天津城,而是在青县城里继续待着,这是为了让麾下各部进行休整和补充。
更主要的还是为了等待后方更多的弹药和粮草抵达。
而这几天里,前线的各部骑兵则是陆续出击,对天津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侦查。
在侦查的过程里,楚军的骑兵部队也持续和明军的骑兵发生了交战,规模都不大,但是却非常激烈。
第一骑兵旅、第二骑兵旅以及三个师属骑兵团,基本都和对面的明军骑兵交过手,有胜有负。
双方骑兵在战斗力上,其实半斤八两,楚军这边没什么优势,对面明军那边也没有。
楚军是骑射方面的骑兵数量少一些,战斗力上也比对面精锐的关宁铁骑为代表的辽东骑兵差一些。
但是楚军的三个师属骑兵团,却已经装备了遂发骑兵枪以及手枪,混合作战之下对付明军里一些稍微差一些的骑兵还是挺靠谱的。
双方骑兵频繁出现中小规模的战斗时,双方的情报也是不可避免的被对方所获知。
洪承畴很快就知道了北上的楚贼乃是他们的第三军,里头还有个近卫师。
对近卫师他也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伪楚皇帝罗志学的近卫部队,听说战斗力很不错。
只是除了这些外,洪承畴还通过侦骑知道了一点很奇怪情报,那就是北上这几支楚贼兵力,其步兵竟然是清一色火枪手,别说传统的刀盾手之类的兵种了,就连长矛手都没几个……
“楚贼里的长矛手呢?”洪承畴对此很不解。
楚贼的军队模式,人家洪承畴也是知道的,毕竟明廷这边的诸多督抚都抄着搞新标军好几年了。
就连洪承畴这边虽然没有搞什么新标军,但实际上也是按照新标军的战术战法,扩大了火枪手的装备规模,并把众多的刀盾手之类的换成了长矛手。
某种程度上来说,洪承畴麾下直属的两万多人,在兵种配置以及武器装备上,和新标军是比较相似的,只不过他们依旧保留了大量的弓箭手以及重甲刀盾手。
所以,洪承畴很清楚,甭管是自家的秦军,还是其他督抚手底下的新标军,还是说楚贼本身,步兵作战都是火枪手或弓箭手和长矛手一起搭配作战的。
没有长矛手的列阵掩护,火枪手也好,弓箭手也好都是被虐菜的命。
然而现在对面的楚贼大军里,竟然是没什么长矛手。
如此不同寻常的事,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洪承畴的警觉,一边是继续加派侦骑试图搞清楚这些楚贼兵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到处搜集情报。
可惜的是,这一时半会的洪承畴也是搞不清楚楚贼那边为什么这么做,只是知道了楚贼那边似乎是装备了一种不用火绳的火枪,也就是自生火铳。
但是自生火铳他洪承畴也知道啊,那玩意非常的麻烦而且成本很高,最关键是点火率还低得很,也不知道楚贼为什么会列装这么多的自生火铳。
而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自生火铳,这射速和精度也就那样,并不会比火绳枪强到那里去。
真正打起来的话,估计作用也就和火绳枪差不多,而这种情况下没有长矛手的掩护,岂不是会被一冲就崩溃?
火枪手单独列队作战,明军可是试过好几次了,每一次都是大大的悲剧……
除了楚贼里的步兵比较古怪外,其他的倒是和洪承畴预料的差不多,比如说拥有大批的骡马和火炮。
这些楚贼彷佛钱粮用不完一样,军队里哪怕是步兵部队往往抱有大量的骡马,而炮兵和辎重就更不用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