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1447


明军也好,东掳也好,看到楚军用这种武器,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哀叹楚贼有钱之余,也是毫无办法了。
而类似的武器在楚军里,还有手榴弹这么个玩意,还有一些华而不实,基本没啥卵用的地雷……
天知道楚贼为什么舍得昂贵的火药,弄成这种手榴弹扔出去,说实话,实战效果很一般……除了极少数攻坚时候,大多时候对面的根本不给楚军的掷弹兵们使用手榴弹的机会。
要么直接用枪炮形成火力网,楚军步兵无法靠近用不了。
要么直接溃败跑路,楚军步兵还是用不了什么手榴弹……
也只有一些攻坚战的时候才能用的比较好了。
上述这些武器,明军那边基本都是嗤之以鼻,根本不会进行彷照,人家又不傻,有这钱他,有这火药,们弄更多的野战炮岂不是要更香。
臼炮也好,手榴弹也好,对于当代东亚地区的战争而言,都是属于局限性非常大,尤其倾向于攻坚作战的武器。
然而……楚军就是用了。
所以明军那边也就只能苦逼的针对性防御,给各种防御工事加个顶盖,构筑环形沙包工事用来抵御榴弹炮击了。
只是这些防御工事最有能有多大的效果,洪承畴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
要知道之前的九江也好,扬州,淮安三地,当地新标军构筑的各种防御工事严格上来说,都比天津这边的要好。
上述三个地方,都是经过当地的明军长时间的构筑各种防御工事,而天津这边呢,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不到。
时间上的欠缺,自然也就导致了构筑的防御工事远不如九江,扬州,淮安当时的各种防御工事了。
至少洪承畴就没能在天津城外,搞出来那种突出部大型堡垒来。
这种大型的突出部堡垒,需要的工程量太大,没有几个月时间动员大量人手进行施工,根本就建不起来。
天津城外的各种防御工事,整体上还是偏向于野战防御工事的。
而如今,这些防御工事迎来了最终的考验。
大楚帝国承顺四年,明崇祯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抵达天津外围地区多天,并且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楚军,终于是对天津防线发动了进攻。
就和楚军以往的攻坚战一样,最先上场的永远都是火炮!
首先是八门十四斤的加农炮,十二门的九斤加农炮,一共二十门加农炮,利用射程上的优势,在外围地区率先开火,并开始集中攻击已经发现的两个明军的堡垒。
这两个堡垒的目标非常明显,而且地形比较高,同时又居于战场的比较中间的位置,明军在上面部署的长管火炮,基本上能够覆盖大部分战场的位置。
而基于这一点,洪承畴也是把手头上的三十多门大口径的长管火炮,也分别部署在这两个高地堡垒之上。
为了后续的进攻能顺利摊开,楚军就需要先攻克这里,再不济也要压制此地的明军炮兵部队。
于是乎,二十门的加农炮对着这两个高地堡垒进行集中炮击的时候,楚军的工兵和普通步兵们,则是挥动着锄头和铁铲,开始从远处向前方挖掘交通战壕。
楚军攻坚战大多了,这经验自然也就多了。
他们很清楚面对这种有着堡垒,还有众多大小火炮的防御工事,直接派遣步兵冲上去那基本和送死也没什么两样,而单纯依靠加农炮进行远程炮击,也很难彻底摧毁敌人的堡垒。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工兵上场了!
直接从开阔地冲过去自然是找死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交通战壕提前机动到前线,然后在短短百米甚至数十米的距离里就发动突击。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些交通壕不仅仅能够让步兵们提前靠近,更重要的还能让楚军里的大量臼炮,尤其是比较轻便的十八斤臼炮能和步兵一起,直接抵近前线。
当这些十八斤臼炮跟着步兵们一起抵达前线后,就能够利用弹道弯曲的特性,直接就在战壕内开火发射榴弹,进而杀伤对面的敌人。
虽然楚军里的臼炮精度差,但是打一两百距离的目标还是勉强能确保比较大的精度的,大不了就是好几门十八斤臼炮一起开火,哪怕误差大,但是只要炮击密度大了,总能命中敌人的。
于是乎,当双方的长管火炮的隆隆作响,响彻整个天津防线的时候,楚军里上万的士兵和工兵们,也是在烈日中埋头挖着各种交通壕,至于头顶上陆续飞过去的明军实心炮弹,这根本影响不了楚军的施工……
===第四百四十七章
楚军的强攻===
明军知道用壕沟来抵御楚军的火炮进攻,楚军同样也知道利用壕沟来抵御明军的火炮反击。
有些明军将领看见己方的火炮反击没什么效果,干脆直接派遣步兵上去反击,试图驱逐楚军的这种不正面交战,偷偷摸摸挖壕沟的行为……
结果这些明军士兵刚离开壕沟,还没等列阵呢,就迎来一大片的炮弹……
一些侥幸突破楚军火力反击的明军靠近后,很快就发现对面的楚贼步兵火力凶猛的很。
噼里啪啦的枪声就跟炒豆子一样,密集的让人怀疑这些壕沟里藏着的楚军根本不是几千人,而是好几万人……
他们自然不知道,第一批参与作战的楚军兵力,乃是楚军王牌第一师,而第一师早已经全员换装了燧发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