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6/1447


其二,官方把大量抄没的官田,继续平价佃租给原租种人,无人耕种的则是招募无地,少地农民进行耕种。
这个是常规政策,不用细说。
其三,这也是近期引起最大轰动的一点,那就是官方准许租种人分期付款购买这些土地,价格很低,并且可以分十五年甚至二十年付款。
然而有一些’聪明人‘就发现,分期购买土地的每年支付的分期付款,再加上统一农业税,这两者的总额,虽然比租种官田的租金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基本也和租种地主土地的租金差不多。
于是乎,很多佃租官田的农民们,纷纷直接选择了分期购买官田,成为了自耕农。
他们虽然压力比本来就有土地的自耕农稍微大一点点,但是依旧要比旧时代里的纯佃户们过的更好。
同时官府还在用各种手段逼迫大地主出售土地,禁制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农业税阶梯税率了。
拥有的土地数量越多,农业税也就越高,最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这些地主出售的土地一部分被其他农民直接消化,然后还有一部分则是被官府分期付款购买,然后又被官府转手卖给那些农民。
大楚帝国治下的农村地区,原本大量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的土地,正在重新分散到众多农民手中,初步缓解了原本已经非常激烈的土地集中矛盾。
吕家,就是大楚帝国土地政策下的受益人!
大楚帝国的土地政策,对于吕家这样的农家而言是善政,但是对于那些大地主而言可就是妥妥的苛政了。
汝之善政,彼之苛政!
这也是楚军在新占领区里,推行行政策的时候往往都是非常迅速而且激进。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会引起巨大的反弹,所以才想要在军队或武装税警还在当地的时候,直接快刀斩乱麻,强行推动各种政策,免的事后搞起来麻烦的要死。
大楚帝国的各种政策,相对于前明而言,可不仅仅是改良那么简单,而是几乎推到重来,并且会严重损害到士绅,尤其是传统士绅,尤其是大地主的利益。
而这种利益损害,注定会引来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乃至掀起大规模叛乱的,而这就需要军队的弹压了。
不过军队在当地停留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哪怕是武装税警也不会在某一个地方长时间保持大量的兵力。
所以,大楚帝国每攻占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就会迫不及待的迅速施展众多的政策,不会说先慢慢稳住局势,然后再慢慢来的。
要不然,你以为大楚帝国每到一个地方,都拉过去好几千甚至上万武装税警是干啥用的……不会真以为是收税的吧……
人家是去抄家的……
楚军在新占领区里的前期的施政手段很简单的,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两招:
先用军队以‘清剿顽抗之敌,前明余孽’的名义,先杀一批抄一批;
然后武装税警以‘武装抗税’‘偷税漏税’的名义再杀一批抄一批;
基本这两个流程走完,当地的书香门第也好,地主豪族也好,基本都得乖乖趴着,大楚说啥就是啥……
什么,他们竟然还想和大楚官府对着干?
税务部很乐意把上面的第二个流程重复一遍……
————
爆发求订阅,大伙可以开个自动订阅。
另外诚恳希望在外站看盗版的朋友,来‘.as.中文网’‘.as.读书app’订阅。
您的订阅,就是我的所有希望所在!
===第四百六十一章
承顺四年的秋天===
当以雷霆之势压住地方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各种政策一股脑全部颁发出去,基本也没谁头铁敢反对的了。
当然,大楚帝国这么搞,也不是没搞出来什么风浪,比如盐务,因为大楚帝国是盐务国营,不准私人从事盐务。
而之前明王朝时期的那些盐商们,尤其是扬州、淮安为主,兼带江北其他地区的盐商们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继续偷偷摸摸从事盐业生意,甚至勾结各种匪徒、流贼、明溃兵等搞武装走私。
一些大盐商,手底下甚至能拉出好几千号武装盐贩子出来……一度形成了叛乱之势,波及多个府县。
罗志学在这个秋夏之所以坐镇淮安,除了居中指挥中原、山东以及北直隶等地区的大军外,也是为了坐镇弹压江北地区的内乱。
为了一口气解决江北地区的隐患,罗志学直接调动了四个甲等师以及三个乙等师,还有一万多武装税警,在江北地区展开了拉网式清剿,出动的兵力虽然在兵员素质以及装备水平不如北伐各师,但是数量上却是一点都不少。
通过拉网式的清剿,累计击毙非法武装人员四万三千余人,查获非法脏银以及其他各类资产四千余万两。
嗯,军方这一次的清剿非法武装的大作战,不仅仅把江北地区的非法盐商清剿一空,顺带还把江北地区的众多土匪、流贼、地主武装清剿了个干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6/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