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1447


九斤以及十四斤加农炮二十多门。
十八斤、二十四斤、四十八斤臼炮等各类臼炮三百多门。
光是这个火炮数量,都能有对面明军的好几倍之多。
其他的武器装备也是大幅度领先对面的明军。
比如盔甲,楚军里的甲等师,那可是全员披甲,一线战斗兵员,比如旧式甲等师里的长矛手,那更是全身重甲。
而对面的明军的披甲率,远远不如楚军这边高。
从兵力数量以及装备数量乃至水平,对面的左良玉所部和孙传庭所部都是远不如楚军的。
不过战争这个东西,单纯对比纸面数据也分不出胜负,哪怕楚军方面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是也得打过了才知道,要不然的话,战争不用打对面就战败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楚军在陕西等地进行着最后的兵力部署,准备等天气好转后就发动西北攻势的时候,楚军第二师却是在卢氏和从陕西那边跑过来的流贼先打了一场,还是大名鼎鼎的张献忠所部。
不过这一场楚军第二师和张献忠所部之间的战斗,甚至都没有惊动到陕甘战役司令黄丁权上将。
因为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更没让第二师感到什么困难,第二师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击溃了张献忠所部两万余人。
眼见局势不可挽回后,张献忠很干脆的率领残部投降了……好歹还能给兄弟们一条活路。
投诚的张献忠看着边上的楚军,在看看自己手底下一群垂头丧气的手下,他自己也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一切都结束了!
————
过去几年里,张献忠等一票原本活跃在陕豫晋、楚等地的流贼们日子很不好过。
早先是被洪承畴带兵围剿了一边,把他们赶回了陕西,极大的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洪承畴被调往蓟辽后,接任的孙传庭更狠,依托着其新组建的新秦军,愣是把施虐依旧的各路流贼剿灭了个七七八八。
高迎祥被俘虏,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躲躲藏藏,期间又有不少流贼持续被孙传庭给剿灭。
等到了承顺五年正月份的时候,原本轰轰烈烈的各路义军,如今规模比较大的已经只剩下李自成和张献忠两部了,其他的不是被孙传庭给剿灭了,就是被他们自己吞并,还有一些试图闯入楚军控制区,继而被楚军给干掉了。
而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他们都只能是带着部众躲在秦岭山脉里躲躲藏藏,但是这么一直躲着日子也不好过,粮食问题极为的紧缺。
前些时候,张献忠所部又遭到了一部分孙传庭所部的围剿和追击,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部队一路往东走,最后一头撞上了楚军在卢氏部署的防线。
话说,其实孙传庭麾下的兵力一路追着张献忠所部打,还特地把他们往东赶,除了剿贼确保他自身的地盘安稳外,也是想要让张献忠消耗楚军的实力,最不济也要搞一波破坏什么的。
但是这些流贼连孙传庭手底下的明军都打不过,更别说遇到了武装到牙齿上的楚军了。
第二师只是简单的来了一番突袭,就把张献忠所部的主力击溃。
张献忠眼看着局势已经不可挽回,再加上他也知道如今天下大局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楚军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他们这样的流贼已经没有活路了,所以兵败之际很干脆的投降了。
反正继续当流贼已经是没有前途了,还不如直接投降呢,好歹能够给一些追随他多年的兄弟们一条活路。
楚军对投降的敌军还是一如既往的优待,只要率部投诚,性命还是能够保住的。
同时张献忠还获得了中校军衔的虚职。
不过张献忠对在大楚帝国里继续从军当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以前好歹也是个领军数万,纵横数省的猛人,怎么可能甘心跑到楚军里当一个小小的中校,而且还是空有军衔的虚职顾问……
只是不甘心这又如何,他空有野心,但是没这个实力,而且大局势也不允许啊。
张献忠心灰意冷,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时候,他手底下的不少人却是有了新的奔头。
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人本来叫李定国,被张献忠收养后改姓张,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张定国。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已经是多次率军作战的老资格将领了,这一次他也随同张献忠一起投降了,投降后他也被授予了上尉军衔。
因为李定国投降后军衔比较低,而且也不是和张献忠这样是属于领头人,所以楚军对投诚过来的低级军官的管理要更宽松一些,不会来一个什么软禁,监视居住。
而是会根据他们各自的意愿进行后续的安排,不愿意从军的回家,愿意干其他的安排到其他系统。
愿意继续从军的话,则是需要通过考核,考核通过后会安排到专门面向降将的培训学校里去学习,这种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也不是什么军事内容,而是政治内容。
政治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之后,那么才会安排他们去军官学校的速成班进行学习。
学习结束后,才会进行分配到一些副职,非主官职务,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核后,才会逐步正常化任用。
李定国想要继续从军,所以当场就表示了希望继续从军,因为态度诚恳,也通过了考核,当即就拿到了前往襄阳进行政治学习的门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