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447


罗志学通过多层次的指挥体系,把指挥权是切割的比较零碎,不会出现说某个外头的高级别将领,就能够直接控制当地所有军队的。
最后还有一个轮换任职制度!
就和文官数年一轮换一样,军方的武将们也是会进行轮换,甚至这种轮换比文官还要更频繁。
一个文官可能主政地方好几年才会被轮换,并且也有可能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但是在军方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看见的。
军方的将领任职时间也不会很长的,大扩军时代不说,哪怕是现在稳定下来后,两三年内哪怕没有获得晋升,也必须进行调动。
如果是晋升,还要直接调离原单位。
而且去年开始,大楚帝国陆军实施异地晋升的政策,这个政策很简单,晋升时必须调离原单位。
比如第一师任职的上校,如果被晋升为准将,必须离开这个师,前往其他师级单位任职。
准将升少将,少将升中将,中将升上将更是如此。
反正就是不让你在原单位晋升,更不准你在一个地方兜兜转转然后一路爬上去,形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类似这些限制军权,防止军队变成将领私兵的政策还要很多,比如装备问题,都是军械部直接研发并采购的,和前线将领没啥事,上头给他分配到什么只能用什么。
又比如士兵们的军饷,这可不是直接发放到部队主官手中,然后让部队主官再发放给士兵的,而是后勤部直接发放。
后勤部为了给全军将士发放薪饷,直接在各部队里设立了专门的薪饷机构,专门用于发放给将士们发放薪饷。
现在后勤部方面还想着和财务银行合作,通过直接银行转行的方式给将士们发放薪饷呢,不过还有众多现实限制问题,所以暂时没能成行。
众多这些限制,很大程度上,也能避免统兵大将直接造反的问题。
当然,哪怕是做了足够多的防御措施,但是皇帝如果是个大傻子,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叛乱依旧会出现,军阀依旧会产生。
但这已经和杀不杀功臣没关系了。
===第五百零二章
漠西蒙古===
很多事情,都不可能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
就和这个世界上没有千秋万载的王朝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好的制度也经不起人心的考验。
大楚帝国也同样如此!
罗志学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搞出来一劳永逸的各种制度,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是现在他弄出来的参务制度,看似能让他更加自如的掌控整个帝国,但是较真了说,其实也和明王朝的内阁制度或者清朝的军机处没啥太大的区别。
都是依靠阁臣之间的相互制约,来达到一种平衡,从而让皇帝高高在上。
但是这是需要皇帝持续的掌控阁臣之间的平衡,如果没有持续的调整和平衡,很容易就会出现权臣了。
只不过参务制度,相对比明王朝的内阁制度,阁臣的制约要更多一些,顾忌要更多一些而已。
而掌控军权上也同样如此。
单纯依靠各种制度进行平衡,其实也很难说彻底的维持平衡,所以罗志学制约军方将领的办法从来都不是一种,而是很多种!
比如近卫军制度。
罗志学老早就以近卫部队为前身,建立起来了独立于陆军、海军之外的近卫军,并且对近卫军还特别的重视。
近卫军自成体系,拥有自身的参谋、军械、军政、后勤机构,甚至连军官学院都在去年建立起来了,而且去年开始,罗志学为了进一步切割近卫军和陆军,直接禁制了近卫军和陆军以及海军之间的军官流转。
同时近卫军的军费,也不是走传统意义上军费,财政预算里的军费,是特指给陆军以及海军的军费。
而近卫军的军费,则是直接从皇室经费里支出。
从经费再到人员上,近卫军都不受陆军或海军的管辖。
同时随着陆军的规模持续增加,罗志学也没忘记持续扩大近卫军的规模。
在北伐战役里,随着第一近卫师和第二近卫师北上参战,第三近卫军和第四近卫师也悄然的在金陵城城郊军营开始编练了。
到如今,第三近卫师和第四近卫师已经成军,并驻防在应天府。
此外,近卫军还成立了近卫军骑兵师,这也是大楚帝国里的第一个师级的骑兵部队,辖有两个骠骑兵团、一个龙骑兵团、一个枪骑兵团,一个骑炮团,一个骑辎重团,总兵力达到三千多骑兵以及三千多名炮兵辎重兵力,这是一支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骑兵部队。
嗯,其实罗志学更愿意把这个骑兵师,称之为快速机动师,要不然也不会给他们配上拥有大批骡马的骑辎重团和骑炮兵团了。
一共五个近卫师,总比兵力达到七万多,这是一个足以在平常了制衡陆军和海军,在关键时刻维护皇权的关键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