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986


可吐蕃人一仗就被打蒙了,阵前的将军派人来求和,接着来的就是吐蕃国王的侍从……吐蕃人有点奇怪啊……
崛起于高原之上的野人,文明程度极其落后,一般来说越是落后的部族越是好战,吐蕃人之前的行为也印证了这一点。
可他们突然变得温顺了起来,那就一定是吐蕃国内出现了问题,就像突厥一样,越是急着会盟,越让人觉得不对劲。
难道还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大唐才刚立国,按照大国崛起的规律,必然要经过一连串的开国战争,才能站稳脚跟,进入到盛世之中。
开国战争可不止包括平定国内诸侯的战事,而且还包括对外战争。
比如说前秦,平定六国之后,始皇帝派蒙恬等率军逐匈奴上千里。
强汉也不差,在击败项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汉王朝,之后跟匈奴纠缠数十载,最终把匈奴打的奄奄一息,残部狼狈西逃。
东边则吞并朝鲜,将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纳入到了中原的势力范围之内。
前隋就更不用说了,在开国之初便和突厥大打出手,最终逼得突厥四分五裂,当时突厥有大大小小的汗王十数个……
然而大唐开国就比较诡异,东西突厥遣使结好。
和吐蕃倒是打了一仗,吐蕃人的反应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竟然就这么服软了?向为西北大患的吐谷浑人也已成为了过去,怎么看西北的局势都是一片大好。
要是高句丽再派了人来……他娘的大唐周边好像也就没什么让人烦恼的强敌了?这对于大唐来说算是一件好事吗?
李破在太极殿中又溜达了起来。
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大唐需要休养生息,可话说回来了,崛起于隋末乱世的唐军将士需要一个对手。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别说将士们不会同意,他作为大唐的天子也不会做那样的蠢事,刀锋正在锋利之时,若不砍些什么,过上两年也就钝了。
高地上不去,西域又太遥远,跟突厥王庭交战又有些得不偿失,李破的目光不由自主的便望向了东方。
高句丽……这些年没听到什么消息,也不知道正在做什么,数十万人的尸骸还留在那里,高句丽人还没有付出应有的代价。
只是他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攻打高句丽有点力有未逮。
跨海击之,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而在陆地之上……最大的障碍就是突厥的东方汗阿史那多闻,这个人统领着众多的东北部族已经有些年了,根基应该有了一些,之前在觊觎高句丽的辽东城……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中间的分寸对于帝王来说必须拿捏得当。
……………………
四月间的长安朝堂一片忙碌。
春耕渐渐接近尾声,之后各部一直在全力配合户部和司农寺施行新的田亩制度,劝农使纷纷赶往地方郡县,引导,督促地方官吏给百姓重新划分耕地,厘定税制等等。
今年要是能把这一件事做下来,其实就不算白过。
更何况各部都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李破案边的奏表堆积如山,好像永远也处置不完。
关于朝廷的举措,朝臣和地方守臣纷纷进言,议政的热情比以前高涨许多,主要还是朝中迭出新政,在地方上施行的时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地方上的官员也就不能闲着,上书朝中言有缺失是题中应有之义,算是给朝中大政的一个反馈。
皇帝在这个时候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拿主意,其他的还得朝臣们商量着来,面对地方官员提出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样的局势在近些年估计会一直延续下去,因为朝廷的很多举措都是以五年十年为单位,看的是一个长远效果。
皇帝和朝臣拿定了主意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弦更张,出现再多的问题也就是个解决的办法,大方向上不会产生变动。
这需要皇帝和他的臣下们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贯彻下去。
政务日渐繁重,好在李破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就是重任压身,让他对将要到来的会盟越来越是期待,他确实想要出去走走散散心了。
………………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户部统计户籍的事情完成了,三年的时间,拖的有点长,但也不能怪户部没有尽心尽力。
因为平定窦建德还是去年的事情,所以河南,河北,山东各地的户籍都是在去年统计出来的。
其他地方诸如江南,蜀中各地要轻松一些,西北一直乱纷纷的,还跟吐蕃人打了一仗,吐谷浑,羌人各部的人口也一直成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