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0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986


五月初的大朝会上,朝廷也表彰了一些地方官员,并再次对今年的朝廷举措做出了展望,人事任免依旧有些频繁,说明官僚队伍还有待整饬。
最重要的一个决议还是六月份要进行一次官考,去年年末在长安做了试点,将一些闲杂人等清除出了官员队伍。
由此获罪的人不在少数,今年延及全国各郡,估计其中猫腻不会少了,朝中也没有太多的办法进行干预,地方上的人会怎么做不用想都知道。
其实朝廷的主要用意还是在为将要到来的科举试水,事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考试,锻炼一下队伍。
官考暂定每三年一次,和唐典中规定的地方上六品下官员任期相同,也不知科不科学,和吏部每年一次的考绩合在一处,算是对官员的素质做出了比较严格的约束。
礼部权责大增,所以事先便增加了一个礼部侍郎的职位,由芮国公豆卢宽充任。
这人六十多岁了,李渊在时任礼部侍郎,李纲被贬之后,暂代礼部尚书之职,等李破入主关西,他又退居礼部侍郎。
这人别看是鲜卑人,但谨慎好礼,前隋时是皇亲,母亲昌乐公主是隋太祖杨忠的女儿,文皇帝杨坚的姊妹。
李渊入主关中,他随萧禹投了李渊,作为从龙之臣,李渊对其极为优厚。
之后再易其主,岁数大了,为人又好礼乐,估计觉着有些羞惭,不久便托病不出,辞去了礼部侍郎之职。
去年由萧禹举荐,他又羞羞答答的重新出任礼部侍郎。
可见当世并不时兴为君王效死的死忠之臣,大家转换起门庭来都很轻松,也没什么人在这个上面做文章。
大家几乎都是一般德性,谁也别说谁。
………………
还有就是户部尚书苏亶举荐凉州总管府长史张公瑾为户部侍郎,备选的是殿中侍御史张行成。
他也算沉得住气,一直到现在才推举人来补职户部侍郎之位,选择的人也极有讲究。
张公瑾是河南魏州人,在王世充治下为官,投唐之后也没太大的作为,在洛阳和晋阳之间奔走,做起了“人贩子”的买卖,就是送粮到洛阳,再抽空把洛阳的一些人才弄去晋地。
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搭上了楚国夫人府,去到了梁州总管李武身边,在平定梁州蛮寨的战事当中有功,助李武在梁州施政等事上也都有所功绩,累迁梁州长史之职。
这人和军中的将领有不少联系,加之李武乃是外戚,皇帝的心腹之臣,所以他沾了不少的光,而且在从蜀中运粮到关西的过程中没少和户部打了交道。
今年苏亶终于打定主意,荐举他入朝为官,想以他为主去应付兵部那边,如果遇到紧急之事,也可以像王庆,窦轨那样在外往来奔走。
张行成呢,差不多就是陪衬,这人曾经是王世充的度支尚书,投唐不久,才能上不用挑,就是没什么亮眼的地方,对户部助力不大。
因为他觉着户部现在需要一位能文能武的人来辅助于他,张行成在这方面差了一些,不如张公瑾合适。
李破看了看也就允了,现在朝中人才很多,高官的位置也就那些,谁上谁下看的不光是才能,还要看机遇。
张公瑾机遇不错,交往的人也都是他最信任的那一波,那机遇也就来了。
李武出京时带的那几位都是这般,冯立和韦待价基本上都是前途无量。
尤其是韦待价,李破还记得自己率军进驻万年县的时候,那个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为家族操心的少年。
虽然未曾经历过隋末战乱的磋磨,但给他几年时间在地方上轮换一下,不定就是个宰相之才。
………………
近几年事情多,李破索性便又在户部加了一个侍郎位,令张行成出任,可谓是给足了苏亶的面子。
你瞧瞧,朝堂上的人事变幻还是这么频密,很多官员还都有着极大的上升空间,看上去活力十足之余,也表明统治基础还不牢固。
………………
大朝会过后,李破亲自接见了西突厥来使,也就是阿史那咥力。
统叶护可汗的儿子,在西域可以称得上一声王子了,需要他这位大唐皇帝亲自接见一下。
也没什么好说的,少年看上去很是直率(有点天真),门下省负责接待他们,从来到长安之后,阿史那咥力就对长安的一切都赞不绝口,李破觉着这真是一个当质子的好苗子。
很想留他下来在长安游历几年,估计少年应该很乐意在长安享福才对。
只是西突厥那边没有向大唐称臣的意思,这么干的话有点不妥当,所以李破也只是想想就放在了一边。
跟阿史那咥力见了一面,没谈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其实就是相互表达了一下友善而已,连承诺都算不上。
便如李破所想,这些使节来到长安观风望色,就算对大唐有利,也是有限。
见过阿史那咥力之后,他又见了吐蕃来人。
松摩哈赤,吐蕃国王的悉南纰波,得带着翻译上殿说话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