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986


其实是他们接到了阿史那多闻的示警,想要带领一部分阿克南部的部落向东迁移,并没有什么占据王庭,杀死可汗亲信,进攻其他王庭部族的意思。
只是他们的行为和反叛并没有什么不同,私自串谋,在没有可汗的允许之下,想要离开王庭所在。
这无疑背弃了他们向天神以及可汗许下的诺言,在突厥是不可饶恕的行为,自突厥立国以来,这样的事情只发生过两次,都被很快的镇压了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掌管阿克南部的大逻便阿史那思真及时得人密报,不用旁人动手,阿克南部在内部便解决了问题,将阿史那叶尼等人抓了起来,并在随后报给了阿史那求罗。
这几个人其实不算什么,就是阿史那多闻在王庭的党羽还有不少,阿史那叶尼等人的作为,让王庭有了不稳的迹象。
阿史那求罗派人来催促可汗,尽快结束会盟赶回王庭。
作为西方汗,他没有借机进行清洗,给予阿史那多闻重重一击,而是选择了顾全大局,在等可汗回到王庭之后,亲自处理这些事情。
………………
“回去告诉颉利汗,他的睿智令人赞赏,我回去之前,不要有太多的血腥和杀戮,没有谁能从我们这里夺走什么。”
阿史那杨环平静而又简单的让人给阿史那求罗带回了自己的口信,心中甚至没有一丝的惊讶。
因为突厥人本就是这个样子,权力归于可汗,但总有人在旁边窥伺,隔上几年大家若不闹上一闹,就好像不舒坦一样。
牧民们游荡在草原上,多数只会对管理他们的土屯或者是部落首领们献上忠诚,而贵族们坐享其成,满脑子却都是私欲。
大家都自称是突厥人,可又有几个会为突厥着想?
这看上去是北方部落联盟帝国的痼疾,实际上则是人性的问题,南边的中原王朝同样受此困扰,并无法杜绝。
中原王朝比北边的游牧民族强的地方只在于,经过几次统一战争之后,中原王朝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只要贵族精英们别犯糊涂,能给多数人一口饱饭吃,大家就能相安无事。
在渐渐有了中央集权迹象之后,地方官员们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约束,不再有人能像突厥的部落首领,或者是土屯,小可汗之类的拥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够轻易的掀起叛乱。
换句直白的话来说,那就是中原王朝的朝廷的统治更加强而有力,即便是普通百姓,也知道奉公守法,不像突厥牧民那样懵懂无知。
当然了,草原的牧民整日就是吃肉,放牧,喝酒,打婆娘,中原百姓大多过的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其实大家都活在一个世界里,只不过是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老话说的真好,不论南北东西都是一个德性。
………………
阿史那杨环在突厥多年,对此再清楚不过,所以她不以为意,只是在想着,看来阿史那多闻真的快要按捺不住了。
想要学达头吗?达头最后可是死在了吐谷浑王城,他阿史那多闻会死在哪里呢?
隔了也就是两天,阿史那多闻起兵攻辽东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阿史那杨环的耳朵里,这和当初阿史那求罗率军南下一样,都属于小可汗的战略独走。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阿史那杨环已经派人屡次三番的告诫阿史那多闻,不得擅自动兵,但阿史那多闻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汗令,明目张胆的违令而行。
而且选择了在会盟之期起兵,对于此次会盟定然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存心极为险恶。
阿史那杨环自然是愤怒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就暗骂了一声蠢货,可要说她有多震惊和慌乱,那也谈不上。
阿史那多闻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到王庭拜见她了,其人的野心显而易见,会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值得奇怪。
此次会盟还没有谈到辽东和西域,如果在这个上面签下盟约,回头阿史那多闻就率军去攻打辽东,那才叫糟糕。
阿史那杨环立即召来了部属,跟他们商讨此事,当贵族们听到这个消息,会盟的气氛一下变得紧张了起来。
阿史那格布立即为附离子看管,并被带到阿史那杨环面前,当着一众突厥贵族的面,阿史那杨环对他进行了讯问。
………………
李破此时正在大帐之中翻弄着南边传来的文书。
科举大考已然完成,各处传回长安的奏疏表明,科举的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坏,问题自然很多,可抗拒科举,故意进行阻挠干扰的事情却不多见。
总体来说,大唐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趋于平淡,并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来,也没有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精彩。
之后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尽量完善科举制度,将其推行下去,使之深入人心,让人们忘了什么九品中正制,或者是察举之制。
另外就是要抓上一批典型,总要杀上一些,让那些不太聪明,或者是聪明过了头的人知道下其中的厉害。
换句话说,杀鸡儆猴而已,每逢大事,总会有些人逆势而行,把自己的脑袋伸到刀下,你不砍下去的话,他们就会沾沾自喜,下次还会玩一下心跳。
历来都是如此,屡屡不绝,跟他们也就没必要客气。
再有就是今年秋收已经开始了,年景还不错,各地粮食都在增产,当然也不用太高兴,底子太薄,增产上几倍也还不如大业末年,想要跟前隋盛世对标,也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传到李破这里来的文书不多,都是关于朝廷当前大政的,传述也趋于笼统,并不需要李破花费什么精力来进行处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