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986


要知道,北征损兵折将的消息,早已传到了马邑,随后,李碧,李破等人的名字,差不多也就该写到阵亡名录上面了。
三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于高句丽腹地,可以说是天下震动,举国皆哀。
隋帝杨广在东都洛阳设祭,亲自为战死将士招魂,就这,他还没消停呢,在东都洛阳又建了个什么观,封了几个道官儿,让和尚们十分的不满意。
消息传到云内马场,也不过是一个月前的事情,当时,马场里的人们,从上到下就就都蒙了。
要知道,随军而去的可有着好几百都是马场这里的人,几乎是家家户户,哀声四起。
若非李春认定了,大哥一定能活着回来,硬是不让元朗率人设祭,也不让各家打什么白幡,穿什么孝服,不然的话,这些人的牌位现在肯定都被放到供桌上了。
元朗见过李碧之后,过来就想给李破个大大的拥抱。
却被李春一把推开,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告起了刁状,“就是他就是他,说你们回不来了还要”
这一说就没停下来,一直到回去马场,李破的耳根子就没清净下来。
连李碧听的都直翻白眼,最终选择跟元朗说话去了。
马场一下热闹了起来,一千多人,不算少,但马场的房子就是多啊,全安顿下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回到了自己的地方,李破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他的身体,也确实有点熬不住了。
不光是他,一千多人,其实都是咬着牙赶路,一到了地方,立马躺倒了一多半儿,剩下的,都是爱干净的人,比如说严闾人,就非得先洗一洗,才一头栽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李破的待遇,自然不是严闾人能比的了的,不过他还不如严三郎呢,躺在木桶里,洗着洗着,就睡过去了。
这次他的梦里就比较蒙太奇了,茫茫的白色之外,什么都没有,然后刺目的猩红,从中间开始渲染,一直流淌流淌,直到占据整个梦境,惊悚的很。
李破一下就醒了过来,水还热着呢,但李春已经站在木桶旁边,不知站了多久了。
李破立即皱起了眉头,熟悉的感觉也来了,赶着人,“出去出去,跟你说什么来着,我洗澡的时候,你滚远点。”
李春金豆子又下来了,不过嘴角却挂着笑,还敢小声嘟囔了,“切,又不是没见过。”
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熊孩子,一年不见,这是进入叛逆期了这是?
===第153章
拜师===
感谢书友白天么么哒的打赏,继续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现在才想起来,新书月票榜前两名要算到主榜上面,所以啊,阿草应该是新书榜第四的位置,悲催的位置,大力求月票啊。
这一天,一群人睡的是昏天黑地,直接让元朗办的接风宴无疾而终。
随后的几天,所有人都过起了睡了吃,吃了睡的幸福生活,只有大夫们忙的团团转。
冻伤太多了,几乎每个人,都有地方不对劲。
李破也很悲催,什么都没吃上呢,一晚过后,直接躺倒在了床上,生病了,喝了十多天的药汁才算缓过来。
瘦,还是瘦,一千多人,站齐了,就像插了一地的竿子,连陈圆那样的河北大汉,都瘦成了皮包骨头。
李碧本想着直接回马邑城,去见父亲。
但李破病倒了,她也就没走,来看了几次,于是也悲剧了,用大夫的话说,就是被过了病气,随之也过上了喝药汤的苦日子。
不过十多天后,马邑郡丞李靖赶到了云内马场,除了看望自己的女儿,抚慰兵卒之外,也带来了很多的消息。
大业八年十月,隋帝杨广终于算起了账本。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削职为民,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被直接下了牢狱。
明显宇文阀胜了不止一筹,隔年,宇文述便被重新启用,而于仲文也被放出了牢狱,不过于仲文年岁不小了。经这么一折腾,直接病倒了。随后在大业九年病故于东都洛阳。
不过他比许多北征将士可就强的多了,最起码的地点。算是落叶归根了。
而大将军于仲文的故去,对于隋帝杨广而言,其实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因为于仲文在文帝年间被重用,后来便跟在杨广身边,为太子右卫率,一直到大业年间,来到右翊卫大将军这样的位置上。
是隋帝杨广正经的心腹之臣,功勋卓著,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堂之上,都素有名望。
他的死,让杨广又失去了一支得力臂膀。
而另外一位大将军宇文述,也是帝王心腹,但相比于仲文,无论军功,还是治政,都要差上一筹。
这是明显是门阀在对抗皇权上的又一次胜利。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隋帝杨广这些年一直在着力约束大阀。将消弱他们的权势,当做一件大事来做。
但在关键时刻,却为能再次起兵北征,而对关西大阀做出了极大的让步。
至此。第一次北征高句丽的战争算是彻底的结束了,但大业初年,陆续走上高位的那些人。却渐渐凋零。
段文振,于仲文。麦铁杖,辛世雄。宇文恺,一个个曾经显赫无比的名字,都在这一战当中黯淡了下来。
而他们所效忠的帝王,却还在为能挽回君王的颜面,而做着努力,这对于大隋而言,无疑是一种悲哀。
如果这些人都还活着,天下完全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可惜,大业八年的这一次战争,隋帝杨广几乎是亲手斩断了自己皇位之下,最有力的那些支撑。
一如李碧所料,随后,便是大肆犒赏了。
但大隋的国库,却不再允许皇帝胡乱挥霍。
从大业六年开始,大隋文帝年间充盈的国库,就被继承者,糟蹋的差不多了。
到了大业八年,这个时候大隋的国库都快能饿死老鼠了。
于是,皇帝只能赏官,很多人就此升迁,官爵军职的迅速泛滥,让大隋朝廷也是措手不及,乱成了一团。
而此时此刻,山东却已是遍地烽火,河北,河南,两淮,甚至是向来平静的江南,也陆续有了不稳之相。
还是那句话,大业八年死的人太多了,光北征军卒,就死了三十多万,征发的民夫,更是死伤狼藉,无法计数。
确切一点的说,这一次北征高句丽,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百万人消失了。
一百万人在这样一个年头是怎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也就不用多说了,即便是后来,先进的武器渐渐普及,在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也没有哪场地域性战争会以百万为单位。
大隋再次创造了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奇迹,说起来,隋帝杨广脑袋上的光环其实应该更多一些才对。
这个时候,因齐郡通守张须陀击破泰山贼王薄,剿匪有功而晋山东讨捕大使,开始走上了他的名将之路,剿匪之旅,他的前面,有着无尽的匪患在等着他。
讽刺的是,他陆续聚拢于麾下的来自山东河北的英雄豪杰,在之后几年间纵横山东,河北,河南,让人闻风丧胆,最终却成了隋末动乱中最顽固,闹的也最凶的那一批人。
这个冬天,确实和李破想的差不多,天下汹汹,马邑边塞,却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安静祥和。
而在这个冬天里,李破终于算是面对面,真正看清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李靖,李药王。
很严肃的一个中年人,老了一号的老白脸,看着就知道不太好惹,其实这些杂七杂八的概括起来就是,形容俊伟,不怒自威。
其实,李靖已经算是和颜悦色了,李碧在父亲面前没少说了李破的好话,李靖对李破自然是勉慰有加。
当然,要是搁在十年前,肯定不是这个待遇,因为李靖最看不上不学无术的家伙了,连大字都认不全的人,估计他连瞅都懒得瞅一眼。
要知道,李靖也算是著书立说之人呢。
但岁月蹉跎,对于人才的理解,和十年前相比,却是更加透彻豁达了几分,这和他的经历,是脱不了干系的。
重头戏在最后,李靖送给了李破几本兵书,还有他亲手写的心得,当然,这都是李靖带过来要送给自己女儿的东西。
女儿险死还生,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也越发的重要了起来。
现在却是送到了李破这个关西小子手里,这意味着什么,李破很清楚,因为李碧已经私下里提点的足够清晰了。
李破当即拜倒在地,口称老师,李靖抚须而笑,算是勉强认下了这个学生。
李破这个便宜可占大了,作为李靖的学生,他算是一脚踏入了关西世阀的门槛,以后说起来,就能跟旁人说,我是谁谁谁的学生。
虽说听上去还有点单薄,但只要入了这个门槛,便也差不多算是关西世阀中的一员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来历和家世。
别以为这是多轻而易举的事情,随便拜个门阀子弟为师,就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实际上,只有像李靖这样,在门户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又有著述在先,换句话说,有着不错的名声的人,门下的弟子,才能给予门下弟子这样的好处。
不过,李靖现在也还没意识到,他占的便宜是一点也不小。
从李破开始,李靖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名将摇篮的道路,李破不是他收下的第一个弟子,却是他收下的第一个将来成了气候的弟子。
李破在他弟子当中,是出身最低的一个,却可以说是他真正的衣钵传人。
后来人,对于马场师徒相会的桥段,给予了很多的艺术夸张。
实际上,此时此刻,李靖对收下这么一个弟子,也是颇为勉强,拜师礼更是草草了事,一点也不正规,李破呢,对突然有了这么个老师,也有点无所适从。
这是一位真正意义上,关西门阀家长式的人物,和尉迟,程知节等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