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986


屈突通率军迎候皇帝御驾,不管是他,还是各个领兵将领,心里都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这其实是继杨广与启民可汗榆林相会之后,中原王朝的皇帝第二次跟北方草原帝国的君主在边塞相见。
虽然整个过程都趋于平淡,可南北空气中散发出的那丝丝缕缕剑拔弩张的气息,却让所有人都很紧张。
这场别开生面的会盟终于结束了,估计谁也不想经历第二次,太危险了,比御驾亲征还让人担心。
………………
李破没有急着南返,他先到了云内城。
这是他起家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人们都在称呼云内赵氏,比没去过一次的扶风可亲切多了,更像是他的家乡。
而这里的百姓也没有辜负于他,把他当做了衣锦还乡的游子,凡是听到皇帝驾临消息的人,不论官民几乎是蜂拥而来。
当圣驾进入云内城的时候,百姓的欢呼声震天动地,顶礼膜拜者比比皆是,让李破终于见到一次夹道欢迎是什么场景。
当然他确实也受得起。
他率领的恒安镇军,在中原大乱,在外敌南侵的艰难时刻,保全了这一方百姓,使他们免受战乱之苦,能够安居乐业至今。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百姓,这里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同时他们也付出了无数的鲜血,李破今日之荣,要有他们的一份,于是与有荣焉。
入城之前,李破先去云内墓园拜祭了几位叔父,以及在当年的历次战事当中战死的云内将士,并让岑文本宣读了祭文。
在旁观礼的云内百姓大多热泪盈眶,这里埋着的很多都是他们的亲族友好,恒安镇军一直在这里守护着他们的英灵。
密密麻麻的墓群,即便李破心硬如铁,此时也不由生出了几许伤感,当年死的人太多了,根本顾不上悲伤,如今重回故地,回想着当年的金戈铁马,李破暗自叹息一声,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所言果然精辟。
在云内待了两日,李破接见了一些旧人,又到当年的八面楼转了一圈。
这是他当年他和李碧结亲的地方,另外还差点死在这里,确实很值得怀念一下,可惜李碧未来,不然可以在八面楼里住上一晚,找寻一下新鲜感。
八面楼已经不是当年的八面楼了,这里不再开门迎客,而是成了云内的一个著名景点,很多人来云内都要观览一番,甚至拜上一拜,想要在这里沾上点贵气什么的。
八面楼如今由云内王氏在看管修缮,并州总管王庆的次子常年在此打理,顺便兼任县中主簿一职。
………………
两天之后,李破离开了云内城,送行的人比迎接他到来的人还多,嚎哭之声传于十数里之外,弄的李破很不舒坦,他娘的好像送丧一样啊,你们哭个鬼呢?
家乡人就是这么情绪饱满……
同时这也是当世的规矩,哭的人越多,说明你越受拥戴,地方官离职的时候就喜欢这样的场景,李破这个皇帝也体验了一把。
李破慢悠悠的又去了云内马场,其实没什么好瞧的,云内南部草原之上,一片繁荣,这里早已成为大唐战马的主要来源地,战马成群,牛羊遍布,草原都快受不了了。
离开马场之后,队伍转而西行,李破要去看看沧水城。
那里已成为了内附的突厥人的主要聚居地,数万人在城中居住,在马邑不算是小城了。
突厥人表现的和云内城的人们又不一样,凡圣驾所过之处,突厥人莫不五体投地,有如叩拜神明。
这就是阿史那庆云等人当年在云内传教的结果,大唐皇帝在这些内附的突厥人心目中,已和天神并列,且有居于天神之上的架势。
毕竟天神时灵时不灵的弄的人很困惑,而皇帝却真真正正的掌握了他们的生死,非常灵验的那种……
===第1287章续战===
马邑郡城,东郊墓园。
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马邑太守王仁恭墓前,李破率人祭奠了一番。
李破亲自上前,拜了一拜。
众人都是一惊,皇帝拜的是天地,父母,王仁恭乃前朝之臣,哪里受得?
李破转头目视众人道:“王公忠烈无双,代州百姓与朕承惠多矣,其人上侍君王,有情有义,下护疆土,百姓,有始有终,即便有瑕,也当为卿等之典范。”
王仁恭是前隋贤臣之一,这个自不待言,朝中众人修隋史之时,王仁恭册上有名,评语是生性刚毅,持正守中,评价不低。
而对于李破来说,王仁恭在马邑太守任上,有功有过。
过错是他赶走了马邑郡丞李靖,然后还激起了民乱,治理马邑的手段实在不敢恭维,可隋末乱世之中,民心思变,大势所趋,过错实不在王仁恭一人。
有功之处在于他率领马邑城中军民,共抗突厥,生死荣辱皆置之于度外,保证了代州三郡未再受到突厥人的蹂躏。
王仁恭死时,更是痛悔不已,觉得自己对不起君王的托付,也对不起马邑郡的百姓,自觉晚节不保,忧恨而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