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3/1986


你说你一个使节,给人出出鬼主意也就算了,竟然不会躲在一边看热闹,还想跟着人家去打生打死,这是怎么一种心理?程大胡子很难理解。
而且你说你骑术不怎么样,射箭射不准,拿刀坐在马上就像根木头,还他娘的总想着身先士卒?真是作的一手好死啊……
侯君集在程大胡子注视之下,“惭愧”的低下了头,如果他知道大胡子在想什么,他一定会为自己辩解一下,俺不就是见了战阵,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嘛,有什么难理解的。
男子汉大丈夫,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只要不死,血便不冷……
“我说大郎,你还有一门如花美眷没有娶过门,自己保重一些吧啊,瞧瞧咱们来到什么地方了,喘口气都困难,俺可不想带着一堆尸骨回去……”
“呸呸,哥哥口下留情,就算是吐蕃的那些神仙都死了俺也死不了,等咱们回到长安加官进爵,再瞧瞧哥哥那好兄弟所得几何吧。”
两个家伙无良的嘿嘿笑了起来。
两人不约而同的带转马头率众南行,他们的话语飘散在高地荒原的夏风之中,了无痕迹……
………………
大唐元贞五年三月间,长安已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李破没有感觉错,今年的天气好像确实比去年暖和了一些。
太史局的人也很敏感,春初的时候一番操作下来报上了一份表章,李破看了看,写的云山雾绕的他也不太明白太史局想说什么。
最后的结论也比较吻合道家的说辞,大概就是事是这么个事,好像确实发生了,怎么解释要看天意,要不……您先祭祀一下天地,让老天爷高兴一下,说不定就会梦到点什么呢。
…………
怎么说呢,李破觉着太史局应该就像徜徉在儒家文化中的一点随时都会熄灭的火苗,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会对自然做出一定的探索。
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作用他娘的是给皇帝算命,这你能信?
今年太史局也不轻省,去年李破北巡的时候,长安书院教授李淳风上书朝中,要改动一下戊寅元历。
这遭到了太史局的坚决抵制。
监国的皇后李碧同样坚决的镇压了他们,晋李淳风为将仕郎,参与修改戊寅元历,这直接导致了太史令傅仁钧辞归。
郫国公何稠,御使大夫王珪共同举荐了在蜀中任职的袁天罡接任太史令之职……
===第1141章名人===
袁天罡是个看相的算命先生,李破听过他的大名。
去年年末,傅仁钧气哼哼的卸任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袁天罡的名字随即便被报了上来。
李破一看就知道,这又是些官场手段,就算傅仁钧不卸任,估计也干不了几天了。
而能被御使大夫王珪和郫国公何稠共同举荐的人,那自然是不简单,不管听没听说过袁天罡的名姓,李破都会给这个面子。
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他也相信何稠的眼光。
袁天罡是益州人,与何稠算是老乡,和孙思邈一样,属于那种身不在长安,却有名声流传的神仙人物。
通晓命理……其人主营业务就是给人看相,天文星象,历法什么的也有涉猎,这是当世算命先生的标准知识配备,并非是那种一心只想糊弄人钱财的家伙。
这人家中也是世代官宦,只不过到了他这一代败落了而已。
早些年在前隋当个小官,旅居洛阳之时发迹,有了神算之名,为洛阳的达官显贵们看相算命,名声鹊起。
王珪之所以举荐于他,就是因为曾在洛阳与之相识,并结为友人。
科举已经开始,但举荐制依旧大行其道,看上去永远也没有根除的办法,因为联结朋党几乎是官员们的本能……
………………
李破倒是真想让此人给自己算一算命理,看看其人有没有那么神,能够算出他的来历,还是和那些太史局的人一样,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说辞来糊弄人。
这显然是一个无神论者,秉着一切事故皆有解释的人的恶趣味。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袁天罡名声再大,在李破想来也只是个看相的而已,如果在天文历法上没有建树,照样换了他。
李破觉得像袁天罡,李淳风这样人,与其去给人算命,不如去琢磨一下怎么让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辨明方向来的有用一些。
比如把六分仪什么的给搞出来,和许多东西一样,李破知道名字,就是不晓得原理,没办法,当兵的保家卫国,不靠这些吃饭。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