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9/1986


战略战术上指手画脚也就算了,竟然还出起了如此歹毒的主意,让杜伏威一下起了戒心,他不知道这是李药师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还是皇帝的意思……
如果李靖不是国丈,杜伏威的家小又都在京师,以后还指望着端好大唐的饭碗,人家都有心把命心腹让他在海上出点事故什么的了。
………………
李靖犹自不觉,在半岛上显了显自己的聪明才智,便开始准备率领大军渡海去倭国。
他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那么充分,他和杜伏威以及麾下众将仔细商量了一下,又把倭国降人叫来,仔细的询问倭国的政军等事,还有就是倭国的地形。
他在半岛之上用了数日,完善了一下倭国的地图,对此战的战术进行了极大的改动。
什么稳扎稳打,军事冒险才是李靖的用兵风格。
本来唐军的计划是向东北方向,先攻打倭国最北端的虾夷诸部。
虾夷诸部是岛上土人,和倭国主岛的和族不是一个民族,和族兴起之后,把虾夷人赶到了倭国列岛的北端,虾夷人在这里生活了下来,把这里称之为虾夷地。
他们曾经在南北朝时期向中原朝贡,并得到了册封。
到了倭国飞鸟时代后期,他们才成为了倭国的属国,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倭国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列岛。
北边的虾夷,南边的筑紫岛上,都有着一些部族并不视倭人为同族,只是在外人眼中统称他们为倭人罢了。
其实情况和中原的商周时期差不多,岛上是以和族为主导,其他部落为附属形成的一个部落联盟。
而在倭国的飞鸟时代,和族在岛上获得了一定的正统性,和族朝廷也在极力的扩充着这种影响力。
只是想要统一各个主要岛屿,把列岛上的人们打造成一个整体,他们还力有未逮。
虾夷无疑是倭国的弱点所在,这里的人们和中原曾经有所往来,而且人少地多,选择此处为唐军的登陆地点,在之前看来是非常合适的。
..
===第1402章攻倭(二)===
李靖在讯问过倭国降人,又详细的了解了之前唐军和倭国的那场海战之后,他有了另外的想法。
他认为大军登陆虾夷是下策。
虾夷的地形是中间高,四周地。
中间是一片大山,大军不论登陆虾夷的哪一端,都只是取得一个落脚点罢了,对倭国的中心岛屿形不成太大的威胁。
其实这也是倭国一直以来无法真正灭掉虾夷的重要原因。
虾夷岛,也就是后来的北海道地区的地形太糟糕了,冬天还贼冷,唐军到了那里,一定会渡过一个难忘的冬天。
更何况虾夷岛和倭国本州之间还隔着一条宽有数十里的海峡……
此时李靖已经总结出了进攻倭国的困难之处。
一个是岛国孤悬于外,大军征伐的话补给困难,再有就是岛国是列岛,有几个主要的岛屿组成,周围散布着众多的小岛,有点不好下嘴。
第三个就是岛上山多林密,倭人要是流窜其中,很可能把战事拖延下来,这有点像和岭南蛮族作战时的情况。
可以说,这样的战事,中原兵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无从谈起,很多谋略也都用不上,唯有持强凌之,在战术上下功夫。
八月中,唐军主力进至新罗,新罗君臣出迎,奉上早已准备好的粮草以供大军取用。
………………
一队队的唐军像溪流一般从新罗的土地上行过,并逐渐聚集于半岛东岸,驻扎了下来。
新罗人从上到下,心惊肉跳的观望着这支从未曾见到过的大军,眼瞅着他们聚集而来,大唐的日月星辰旗在新罗上空迎风招展。
大唐的威名在岛上早已传开,之前更是一战之下,便灭掉了百济。
如今后续的大军陆续登岛,出现在新罗境内。
全副武装,士气饱满的唐军将士,正在准备着另外一场灭国之战,而如今他们在半岛上的江南地区已是畅行无阻,没有任何人再敢于冒犯他们。
这几乎相当于一次军事游行。
新罗现在已成为大唐的属国,新罗的部族首领们带领着部民纷纷给大军让开了道路,看着那漫漫旌旗,还有那如狼似虎的大唐军兵。
有的人为新罗有了这样的强援而欢呼雀跃,也不乏人心怀忐忑,滋味莫名,毕竟新罗也曾风光过一段时间,这样让外来人大模大样的走过新罗腹地的景象还是头一次经历。
凡是有着自尊心的新罗人,怕是都不会太舒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