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986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韩氏确实被波及到了,韩氏子弟就戮者不少,但他也是多虑了。
韩氏根基还在,因为从叛者太多了,根本杀不过来,有些关西子弟更是家门显赫,你杀疯了,也别想在这些人家身上动刀。
所以韩氏勉强在法不责众的前提下,逃过了这一劫,但家声中落却在所难免。
李靖随即又想起了那个新收的学生,前些时书信往来,颇有见地,心里才算勉强有了点安慰,女儿给他好像挑了个还算不错的女婿。
这个时候,其实李靖挺想跟人说说话的,有心将李破从北边叫回来,教导一番。
后来想想又放下了,多年的孤寂已经让他习惯了这样的感觉,就算有人在身边,又能怎么样呢。
他心里藏了多年的那些话,还能跟个年轻人诉说不成
而他心里念叨的这个学生,这个冬天里呆的挺老实,哪里也没去,回恒安镇猫冬去了。
本来想在云内城里呆着来着,不过李碧怕这小子学坏,去青楼之类的地方转悠,以军令的形式,让他回恒安镇领兵。
于是,李破只能屁颠颠的跑回了恒安镇。
大冬天的,事情不多,最多最多偶尔校验一下人马,再操练操练,等天气再冷一些,这些也都省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一说,根本行不通。
所以,这个冬天李破过的很舒服。
回想一下,大业六年的冬天,被冻了个半死,大业七年的冬天是在涿郡过的,跟着那么个倒霉皇帝,真是担心的要死。
大业八年的冬天就更别提了,直接跑辽东爬冰卧雪去了,三魂七魄差点都给冻成冰块。
所以说,还是大业九年的冬天过的最为舒服。
想吃什么了,让厨子去做,如果嘴确实馋了,自己也可以动动手儿。
想喝什么了,嗯,也没什么好喝的东西,冰冻点酒拿来一尝,都吐了,真难喝。
好在,还有李碧,李春陪着他,时不时跟李碧斗斗嘴,再教导李春一顿,还算不那么寂寞,要不然,他都有心去找工匠,雕出一副麻将牌来娱乐娱乐了。
当然,还有军务在呢,巡查营房,看看王庆弄的账目,再不时去库房转上一圈,然后关心关心士卒的饱暖,一天天也就过去了。
而六千人的大营,其实不会太安静的,好勇斗狠的人凑到一处,今天你揍我一顿,明白我来报仇,很是热闹,竟然还有人在恒安镇的青楼大打出手,差点把那楼子给拆了。
二十多条生猛汉子,人人挨了一顿鞭子。
李破一瞅,得,也别都闲着了,一个个大冬天的火气还这么壮盛,还是咱来给你们泻泻火吧。
于是,在十月里,恒安镇六千人马,分为六军,热火朝天的摆起了擂台。
这一下,整个恒安镇都沸腾了起来。
也让李碧再次感到,这厮真是太能折腾了。
军中大比,力强者胜。
只要认为自己不含糊的,都可以参加,上去就可以揍人,当然也必须做好挨揍的准备。
李破很是费了一番脑筋,才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则,以免这些粗野的家伙弄的腿断胳膊折的,不好收拾。
闹闹哄哄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消停下来,作为奖品,真正做到了勇冠三军的这位伍长,直接升了旅帅,又把在六军中夺魁的其他五个人加上,都带去云内城中最好的青楼楚馆,招待了一顿。
于是,冬天里的恒安镇军,士气高昂的好像能将天捅个窟窿似的。
恒安镇李参军威望高涨也不待言,只是操作了一次成功的比武大会的李破李参军,却是满嘴的苦涩。
他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的麻烦回来。未完待续。
===第174章
大势===
月票月票
李破遇到的麻烦说起来有点可笑。
比武大会得到奖赏的人太少,而且奖赏又有点太厚了,于是军中无数人眼红了起来。
到不像后来人,一眼红,大多数人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有黑幕,这会儿的军人没那么多歪心眼儿,他们只想着,能再举行一次,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嘛。
李破当时就头大了,折腾了一个多月,你们看看我劳心费力的,之前还受了伤,今年连个头都没怎么长,李碧那女人都和我一边高了,我容易嘛我。
他娘的,竟然还想来一次,你们当我是铁打的不成真是不当家不知道事情有多多,六千人啊,有一多半参加,就是几千人的活动,李破想了想,自己都不由打了个寒颤。
不成,绝对不成,谁说也不成。
奈何来游说的人是越来越多,还都是旅帅这样军职不上不下的家伙。
这些膀大腰圆的汉子,都可以说是军中勇士,他们可以没什么脑子,但身板绝对一个比一个壮实。
本来军中大比,这些家伙也没放在心上,没一个旅帅会跟手下人抢这个风头,若真上去了还不够丢脸的呢。
但过后都后悔了,一个小伍长,直接晋升成了旅帅,他娘的,这得立多少军功才能这么连窜带蹦的升官
要是下次俺也赢了,六军之首不敢巴望,总也能弄个营尉来当当吧
就算不成,也总能到云内城好好享受一下才对。
六千人,多少个旅帅你就算吧,多少个旅帅就多少张嘴,弄的李破是烦不胜烦,最终答应,明年夏天再来一次,才把人都给打发了。
然后李碧又来找麻烦,说他不干正经事。就知道瞎闹腾。
其实吧,是在责怪他,领头把军兵都给带坏了,那都是什么奖赏升官也就算了。让人去青楼胡闹,有这么领兵的吗
幸好,李破还能把持的住,没自己带头,不然的话。李碧这里的话绝对就不会是这么说了。
李破是一个头两个大,摆事实讲道理,才把李碧再次糊弄住。
事实就是,恒安镇军的士气分外的高涨,军营中的气氛十分活泼,军心可用啊。
道理是,凝聚军心的手段多了,何分高下只要让军人们觉着,在你手下当兵感觉很不错,那就成了。
李破这个累啊。就不用提了。
这个冬天,皇帝的诏书又到了,调马邑军兵两千,明年春到河北听用,以惩不臣。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皇帝的诏书上除了调兵令之外,还加了一句,皇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也才功成。
意思很明白。我才打了两次,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这是算术的问题吗
估计是每封调兵诏令上,都有着这么一句,算是皇帝羞答答的给了天下臣民一个解释。看来他自己也有点心虚了。
但这个时候,你下罪己诏都没用,何况这么一句好似还在卖弄文才的话了。
这个时候,李靖就比较震惊了,竟然真就发生了,难道说。大隋的气数真就这么尽了
其实李靖之前觉得,皇帝不会再发兵去打高句丽了,毕竟连杨玄感这样的人都反了,皇帝应该能消停一阵,先平各地乱事再说。
至于能不能让各地烽火平定下来,李靖认为已经很难了,两次征伐高句丽,让皇帝威严尽失,杨玄感作乱,只不过是个开头,后来者应该很多。
至于天下大势到底会走到哪一步,李靖心里也没底。
但在这样一个时候,皇帝竟然还要起兵征伐辽东,就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就像大业八年年末皇帝发诏,准备再次起兵的时候一模一样。
明明觉着不可能,却就那么发生了。
不过李靖也已经快麻木了,随后只是想着,皇帝狂悖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那自己将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他不知道的是,他大哥李端,这次觉得机会到了,想要从征辽东呢。
因为皇帝身边得力之人,越来越少了,这在李端看来,是非常不错的机会。
李端的视角比较特别,但效果很不错,他到了东都,马上就受到了杨广的器重,许他独领一军。
十几年之后,李药王终于得偿所愿,再次披挂上阵了。
这次他没忘了自家兄弟,来信劝李靖随他出征,为他出谋划策。
李靖接到书信,看了看直接撇到一边儿,人家是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兄弟二人,找准了机会,肯定互相捅刀子。
他若是真信了李端的话,跟着他去了辽东,能不能回来可就两说着了。
要知道,当年那一刀,捅的可是让李靖痛彻心扉。
冬末,为了表彰自己的学生看待天下大势,比较有见地,李靖派人又给李破捎去了一些兵书和自己的笔记。
不过当面教导还是算了,只要李破字还写的那么丑,书读的还是那么少,他和李靖就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