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8/1986


时至深夜,李碧带着些忧虑来到太极殿,陪着他守夜。
阿史那容真派人来报,皇城的城门已经关闭,尉迟恭亲自到皇城之内驻守,她和罗士信则会同刑部,长安令衙的官员率人搜索行凶的人留下的踪迹。
李破对此已不报太大的希望。
元夕灯会之时,进入皇城之内观灯的人太多了,只要没有把凶手当场缉拿归案,之后估计就很难再找到人了。
刑部和大理寺的仵作当场办案,验尸的结果也已传了回来,就更验证了这一点。
行凶之人很可能有从军的经历,从人群之中暴起,一击毙命,趁着人群骚乱快速离开了当场。
没有受伤,也没留下什么可供追踪的痕迹,刺客应该是两个人,同时动手,马三宝身手颇佳,幸免于难,另外那个被人在脖子上扎了一刀,当场身死。
说是凶手有从军的经历,是因为凶手顺手还折断了那人的颈骨,很像是军中摔角的技法。
这些都没卵用,以如今的技术手段,想要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锁定嫌疑人,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让李破想起了自己在马邑行凶的旧事,杀了不少人,还放了一把大火,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早已成为了悬案,怕是都没留下记档。
…………
不过有刑部督办,皇帝的目光所在,加上有数千羽林军可供指使,到底是不一样的。
后半夜,李破刚迷糊了一觉,那边就又来通禀。
找到了两个刺客的尸体,竟然当即就被人灭了口。
李破哭笑不得,还真是缜密,这是知道在皇城中行凶的后果吧?所以干脆把事情给做绝了。
因为刑部那边的办案之人之前就说,凶徒做下如此重案,就算有人庇护,应该也会有很大几率寻机出城。
所以之后可以在城关处守候,查找形迹可疑之人。
李破知道,这是心理学的范畴,不管凶徒心理素质多高,后面的人来历多大,总会存在远扬千里的想法。
当世之人没那么多案例可供参考,也没系统的教学,所以若非积年办案之人,应该想不到这一点。
可凶徒当即被人灭口,那也就很可能没了后续。
那两人的尸体是在离着凶案现场不远处的一座废弃的府邸中发现的,皆为匕首所伤,行凶的又是两个人,同时动手,没有任何的挣扎和搏斗,一击致命。
只不过这一次,行凶的很可能是杀手,一个古老的行业,胡大就很有发言权……
…………
一夜忙乱,清晨时,刑部尚书杨恭仁带着一双黑眼圈入宫见驾。
说了不少,其实就是一条,应该是找不到人了,两个凶徒在灯市上行凶,见过他们的人有一些,还能说是露了痕迹。
可灭口的人就无从查找。
这种案子若不能当场有所突破,查下去基本上希望渺茫,因为根本没办法圈定嫌疑之人。
===第1447章风云===
基本上可以说,大唐元贞六年是以一场凶案开的头,看起来不很美妙。
而当街行凶,还是在灯会之上,见到的人太多,根本瞒不住,正月里便已闹的满城风雨。
皇城之中发生凶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据有特殊的意义,长安百姓们议论纷纷,算是给大家制造了不少谈资。
朝廷算是轻轻被打了两个耳光,倒是没有产生太大的震动。
这事其实就是影响比较恶劣,没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关西民风的彪悍之处就在这事上体现了出来,当街在皇城之内行凶,那必须是好汉来的,杀的是什么人先且不提,只这份胆量就值得关西百姓竖上一根大拇指。
古之游侠儿不过如此,好吧,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游侠儿没有太多褒贬之意,敢见血的就是豪杰。
死的要是哪个达官贵人,估计百姓们就更喜闻乐见,若是皇帝遇刺……嗯,刚经过战乱的人们怕就得慌张一下了。
这是长安城最新发生的精彩故事,说什么的都有,着实热闹了一阵。
朝廷很快就出来辟谣,凶徒当晚便被寻见,在羽林军围追堵截之下,已因拒捕而死。
这是杨恭仁的建议,与其留下一桩悬案,不如就此先结案再说,以免有人仿效,私下里再组织一些精干的人来追查。
自古以来,大家处置这种事情的手法都差不多,真相永远都只有少数人晓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