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986


恢弘的画卷再次展开在李破的面前,对手还是那些对手,只是大唐却已经不一样了。
风云激荡,谁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呢?
===第1448章成军===
“快快,都给俺手脚麻利着些,背军规的时候一个个知前忘后,笨的和猪一样,这会再慢的像龟儿,你们还有什么用。
他娘的还不如回去放牧,老实的跟婆娘过日子……”
军官们粗鲁的连踢带打,喝骂声此起彼伏。
这是西平郡临羌城,两千各族兵卒正在集结当中。
他们是去年年中时成军,招募的主要是吐谷浑,羌族等部族人等。
…………
这些年陆续北上逃来凉州各郡的高地部落已有数十万众,除去老弱妇孺,成年男子记录在凉州户册上的大概有十余万人之多。
大唐从去年开始,准备施行重返高地的回迁策略,想把高地建设成第二个马邑郡,成为大唐的牲畜牧养基地。
先是对投唐的吐谷浑,羌族等部族的贵族进行了一**的甄别和清洗。
再不需要什么王族之类的人物,凡有吐谷浑,羌族贵姓者都寻出来或杀或逐,让那些亲近大唐的成为部落首领。
然后就是在其部落当中设置常驻官吏,宣扬大唐的各种“惠民”政策,以及让他们学习汉话,中原礼仪,适应大唐的各种风俗习惯,外加征召普通牧民从军,全方面的削弱部落首领对部落的控制。
只是时日还短,效果尚待观察而已。
本来各种措施施行下去,要用个两三年,五六年的,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就是养熟了再说。
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
去年囊聂率领高地吐蕃人投唐,临走之时又把高地上残存的部落祸害了一遍,南边的吐蕃国内也正在内讧,高地一下空虚了下来。
朝廷开始连番催促凉州官吏加紧行动,趁着这会没有干扰,先把高地纳入大唐版图再说。
尤其是去年冬天,苏毗人向大唐求援。
年末时诏书便到了凉州,诏凉州总管范文进,左翊卫大将军张伦,在今年春天派兵援苏毗。
这无疑加快了回迁高地等举措的进程。
大唐元贞六年三月初,凉州各地的冰雪刚刚开始消融,左翊卫大将军张伦的军令遍发凉州各郡,令各路得到征召的军伍立即至浇河郡汇合。
为了保证大军的战斗力,得到张伦军令的各部都是经过了最少数月操练的人马。
这支大军预计有八千人到一万人左右,是由一支在西海放牧两年的唐军将士作为主力,外加两千的西突厥逃人。
领兵的已经定了下来,是右武卫将军,兼凉州司马参军阿史那大奈……以左御卫将军陈礼,左翊卫府司马参军吴通,突厥叛将阿史那同俄辅之。
他们将由苏毗人和吐蕃人向导指引,从凉州出发,越过积石山,经高地南下,去往苏毗,这一路可不好走,尤其是那两千唐军将士,能不能禁受得住高地气候的诅咒,还在两可之间。
不过也没办法,若没有这两千唐军将士作为依托,只那些经过了初步整合的吐谷浑,羌族新兵,胜算实在不大。
…………
其实张伦想要亲自领兵去苏毗,只是和范文进商量了一下,范文进把他给劝住了。
庞玉,徐世绩等人已经奉诏回朝,这明显是大趋势,大将军们常年在外领兵的情况即将改变,朝廷正在收拢兵权。
你张伦比别人多个什么?至今还未受诏,这就是陛下对你的信任,你若还不知足,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再有就是河西渐定,可却远不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你瞅着吧,朝廷就算暂时不想经营西域,却也得和那边通商往来。
可一旦有了事故,对西边用兵是早晚的事情。
大将军们来过凉州的人都少,何况是领兵西出作战?到时肯定要用你张伦,不愁没仗可打,现在急个什么?
原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张伦深以为然,也就没有上书朝中请求领兵去苏毗。
也果然一如范文进所料,兵部选出的领兵之人皆是军中后起之秀,没他这个大将军什么事。
张伦还是颇为失望,却也暗自警醒。
兵部在他这样常年领兵的卫府大将军,开国公眼中不算什么,尉迟信那厮也就是比他张伦早到了几天而已,论起领兵之能,以及军功,尉迟信在他们这些大将军中间根本排不上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0/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