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2/1986


可刀剑加身之时,也没见佛祖怎么照顾他们,萧娘娘就很虔诚,可你瞧瞧她这一辈过的,而以她的身份,难道还能修个来世?
李破吩咐道:“那就带上他们,问问他们的来意,等进了洛阳安顿下来再与他们说话。”
…………
转头他就开始挤兑萧禹,“朕当年随军征辽东,大军当中兵戈林立,杀气盈于天地之间,杨广却在涿郡行宫当中召开了法会。
这些人说了什么朕不晓得,可却眼见和尚道士们纷纷开坛做法,道士就不说了,和尚不是慈悲为怀吗?怎么还做法以求大胜?那得死多少人?佛祖的怜悯之心何在?
卿可别说那些佛徒都是假和尚,据说各个鼎鼎大名,就是卿口中的大德高僧,他们的作为让朕很是困惑,卿虔信佛道,可能为朕解惑?”
===第1468章相见===
萧禹的回答很狡猾,“陛下,臣虽信佛,可在佛前,臣也只是求佛祖能善待世人,保佑臣之家小都能一生平安顺遂而已。
那些高僧终日礼佛,想的什么,又能倾听到多少佛祖教诲,臣哪里知道?
只是佛宗之人好辩,与他们对谈会非常有趣,陛下有闲,不妨一试,到时就能晓得臣所言无差了。”
好吧,李破承认这厮是个真正的贵族。
他们在信仰问题上其实是非常灵活的,也就是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虔诚,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大家都信佛崇道,我若不信上一信,岂不很没面子的心态。
而且贵族就是当世的精英,他们充满了控制和掠夺的欲(和谐)望,利用宗教是最为常见,也是颇为有效的手段,可以让占据资源的他们轻易的抓住主导权。
虔信者大多不会出现在贵族群体当中,因为那意味着你不聪明,天然就会被贵族群体排斥,以至于驱逐出去。
可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世人称颂的大德高僧却多数出于世族……
…………
李破没这么容易糊弄,目光闪动间便刁钻的再次问道:“那卿说杨广是不是个虔诚之人呢?
朕听说他在位的时候,佛教大兴,洛阳这里的寺庙一大半都是他建起来的吧?好像天台宗的智顗和尚就曾屡次觐见杨广,世人称其为智者大师,东土释迦?”
萧禹笑了起来,“陛下竟然知道智顗啊……”
说完他就觉着有些不妥,皇帝出身草莽,不敬天地,学识上也有所欠缺,这事是明摆着的,可臣下们却万万不能宣之于口,更何况皇帝还作的一手好诗,有点诡异。
“陛下听到的有些谬误,智顗和尚见杨广时,是在杨广任扬州总管之时,那时江南方定,文皇帝也想拆除一些寺庙。
杨广抚江南,眼见于此,陛下您说,他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回答让李破很满意,杨广那厮心里若有一点善念,哪会闹的天下沸腾?和智顗和尚的交往,不过是因为政治需要罢了,这很符合帝王的人设。
如果现在需要的话,他倒也不介意到佛前拜上一拜,又不会少点什么不是?
智顗是南朝名满天下的僧人,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可惜却也没能收了杨广那个妖孽,显然法力不够,徒有虚名罢了。
李破对佛宗之事兴趣缺缺,可萧禹这厮出了长安竟然变得分外狡猾了起来,让他很是意外。
于是又说道:“那卿来猜一猜,白马寺的僧人想要见朕所为何来?”
萧禹看着满面笑容的皇帝,心里一阵MMP,这俺哪猜得到?
他眨巴着眼睛想了想,才道:“洛阳遭了劫难,白马寺恐怕也难幸存,不过白马寺存世千年,几次毁于战火都能重建起来,少不了这些僧人的努力。
如今拦路相见,臣猜原因有二,一来是想觐见陛下,效仿前贤故事,为陛下讲法,以博佛宗之名。
二来应是请求陛下允许他们重获庙产,以做栖身之所?”
对答的依旧很得体,和尚们见达官贵人,为的就是这点事,难道还想扶龙庭不成?那真是找死,佛祖也护不住他们。
李破笑笑道:“你劝朕见一见他们,朕可没读过几本佛经,论得什么禅机?见了他们岂不要丢丑?
卿有些不厚道啊,到时朕丢了颜面,让他们觉得朕不如杨广,卿觉得这合适吗?”
萧禹在马上僵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您自曝短处,却还要拉上俺,就是厚道之人了吗?
心念电转间,萧禹道:“陛下把僧人们看的小了,他们有所求而来,又怎敢故意让陛下难堪?
杨二那人才学也只平平,与那智顗相见,却总能宾主尽欢,之后佛门之人更是盛赞其明,其中道理一看便知。
陛下乃开国之君,气象恢弘,哪是杨二可比?僧人们见了必定如见真佛,恭敬还来不及,何虑出丑?”
萧禹把杨广拉出来狠狠踩了两脚,说完自己暗自也抹了把汗,心里念叨了好几声,伴君如伴虎。
他知道之前落下了不少饥荒,稍不留神就得还上,可得聪明一些,不能像在朝中那样耿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