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8/1986


当年两人地位差不多,侯君集因为得了李世民赏识,堪堪能够独当一面了,比阿史那大奈其实还要强上许多。
这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而是阿史那大奈长的太丑,走到哪都不受待见。
现在人家成了皇亲国戚,从龙之臣,侯君集可就远远比不上人家了,几年间下来差距就拉开了老远。
侯君集默默在心里感叹了一声,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啊,人家如今领得大兵,他侯君集却在做什么?
看侯君集情绪明显低落了下来,程知节也不再作妖,吓唬吓唬即可,没必要弄的太过火,他就怕这两人是旧识,以侯君集的碎嘴子,不定就得把他老程给卖了。
至于他程知节哪些事值得追究,他自己也不晓得,反正他觉着自己好像没少做了出格的事……
比如说侯君集跟人来上一句,俺想带人南下到逻些城,却屡屡被程知节所阻,你说这话要是传到皇帝耳朵里,那他下次会被派去哪里?
此时侯君集又问,“领兵的不会就只阿史那将军一个吧?”
程大胡子道:“当然了,还有左御卫将军陈礼,左翊卫府司马参军吴通,外加阿史那同俄,那人和咱们一路从敦煌走回来,贤弟不会忘了吧?”
===第1485章大军===
听着这些人的名字,侯君集琢磨了一下,除了阿史那同俄,其他的人都是皇帝起兵时的旧部。
心中不由暗自感慨,开国之君就是不一样,可用的人极多,好像根本不用在乎兵权的问题,部下之中任寻出一个来,便是满身军功之辈。
这样一来,何时才能轮到他侯君集?
两人商议了一番,他们都是诸侯降将,和来的这些领兵将领们没有交情,耍不出什么花样,只能公事公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最终两人决定,程知节在城中跟苏毗人把话说清楚,安抚住他们。
侯君集则要率人去多弥迎接大军到来。
作为大唐派到吐蕃来的使者,本来起到的是政治层面的作用,可一旦大军到了,那就和军事产生了直接联系。
…………
马蹄隆隆,卷起漫天烟尘。
左御卫将军陈礼领两千兵马为大军前锋,一人三马,终于在五月初的时候绕过了大雪山,来到雪山南麓的多弥地区。
进入多弥诸部游牧之地已有两日,后面的中军和后军也陆续来至多弥,而据向导所言,先锋所部再向前走,就是苏毗人的地盘了。
走了两天,大军也没见到什么人。
不用向导解释,去过草原的陈礼知道,一来是这里地广人稀,很难捕捉到以游牧为生的部族踪迹。
二来恐怕就是大军人数众多,声势太大,把人都给吓跑了。
不过来到了这里,漫长的行程即将结束,大军上下都是疲惫至极,即便陈礼等领兵将领们想要加快步伐,早点赶到目的地好好休整一番,可行进的速度却越发缓慢了下来。
没办法,走了两个多月,途中各部皆有非战斗性减员,情况也比较严重,速度想提也提不上来。
毕竟不是到了地方算完,之后还要跟敌人交战,离着目的地越近,碰到敌人的概率也就越大,为了保证大军随时能做出反应,将领们也不敢让将士们把精力都用在赶路上面。
尤其是如今他们所率领的大军当中,一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部族战士,远没有唐军将士那么可靠。
像是陈礼的前锋所部,一路上陈礼就费了老大的工夫,一边对抗着高原反应,一边还要尽量的熟悉部下人等,鼓舞士气等等,路上画多少大饼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好在他很早就跟随在了皇帝身后,皇帝领兵的本事(主要就是怎么忽悠人去送死)他也学到不少。
经过两个多月的行军,虽然事故屡屡不断,可有了磨合的时间,对这支七拼八凑出来的军旅,陈礼终于还是初步建立起了威望,能够随意指使他的部下了。
其他各部其实也差不多,都是常年领兵之人,各有手段,知道该做什么,不会像后来文官领兵那样,除了排除异己,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
日头西斜不久,陈礼便命人就此安营。
陈礼闲不下来,先就吼叫着让人出去哨探,营地周围也要安排人进行警戒,不能放任何……东西进来,操心的一塌糊涂。
之前也是有着深刻的教训的,这些西北各部的家伙虽然经过一阵的操练,可细节上实在不敢恭维。
比如说有一天晚上,大家正睡得香甜呢,一群狼崽子竟然摸进了营地,黑暗之中咬伤了几个人不说,还把战马给惊了,差点闹出营变的效果来。
这要是正经的唐军将士,过后非得砍下几个脑袋来不可,但这些部族战士你就不用指望太多。
不管怎么操练整训,揪住他们的耳朵怒吼,这些粗糙如野兽的家伙们能听进去一半,都是烧了高香了。
所谓野性难驯就是这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