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5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2/1986


刘庆则此时的感受估计和当年的宇文恺差不多,心里满是怨念,却也不敢再言其他。
没办法,军前的将领们就是这个鬼样子,只知军令,讲不通道理。
无奈之下只能应诺一声,陈圆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样把人给赶走了。
跟了李破这么多年,他却是没有学会对匠工人才有所尊重,长安来的官儿,只要不是各衙主官,在他眼中都无足轻重。
刘庆则蔫溜溜的走了,苏定方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来到陈圆身后锤了捶胸膛,“将军召末将过来可有吩咐?”
听到乡音,陈圆脸色稍缓,他和苏定方都是河北人,老家离着还很近的那种,所以相处下来,瞧着这个一身锐气的年轻人就比较顺眼。
他也不客套什么,挤出点笑容来道:“修了这么多的营寨,你瞧出点什么来没有?”
苏定方扶着寨墙,望着眼前黑沉沉的旷野,幽幽道:“不瞒将军说,俺觉着都督怕是在为大军后路担忧。
在此之时,什么人能威胁大军后路?末将觉着将军心中已有揣测,又何必为难于末将呢?”
===第1539章收获===
就在赵世勋所部首战告捷的同时,李年部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渡过浿水向东北方向,就是高句丽的盖马原,也是当年汉时玄菟郡和临屯郡的交界之处,再往北去,越过鸭绿水,便是汉时玄菟郡所在,后来改设辽东郡。
而大致从浿水到汉江流域,则是汉时真番郡郡治。
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汉四郡,涵盖了从幽州东北部,东到大海,南到辽东半岛北部,方圆数千里的疆域。
汉时中原政权广有疆土,在东北这一片就可见一斑。
只不过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前汉虽说在这些地方都设立了郡治,可管理上却还是难免有鞭长莫及之忧。
因为远离中原,各族林立,道路不通,前汉名义上拥有这里的统治权,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里依旧保留着影响力。
然而在那颇为漫长的岁月里,四郡之地与中原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契丹,靺鞨,扶余,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秽貊,沃沮,甚至是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等等族类,轮番登上舞台。
简直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白山黑水之间,为自己的部族崛起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
因为太多太乱,汉时人们将这些东北部族统称为东胡。
中原王朝对这些外族也是烦不胜烦,自汉武帝派兵灭掉盘踞在半岛北部的卫氏政权,划分郡县,宣称统有辽东以来,隔上几年就能冒出一个或几个刺头来,基本是屡征不靖的状态。
大致上就是如此了,一直以来,辽东以及半岛地区,还属于中原王朝之飞地,与中原之郡县有着明显的区别。
…………
如今唐军再来,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其实也在两可之间,和前朝不同的是,唐军先在半岛南侧登陆,有吞并整个半岛之心。
而李年所部和西边的唐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会修建那么多的营寨,随军便带了许多的粮草,行进比较缓慢。
当务之急,他们要寻找一处可供大军停驻的落脚之地,查找敌人踪迹反在其次了。
当然了,这个落脚之处在之前就已经选定好了。
几百年前,盖马原是秽貊族栖息之地。
说起秽貊这个部族来,只能说它分布的很广。
秽貊是个非常古老的东北土著民族,他们原来也在辽东地区生活,因为受到匈奴人的压迫,一部分人陆续南迁到了半岛之上,据说建立了盖国和马国,所以后来人便称呼这里为盖马原。
而不管之后他们是被前汉所统治,还是后来为高句丽人所征服,嗯,很多人都说高句丽的主体民族扶余人,其实是秽貊一族的分支,这么说来的话,其实是这个民族又融合在了一起罢了。
反正和炎黄部族相类,秽貊族分支极多,后来人已然无法考究,只是和炎黄子孙不同的是,秽貊族的后代们并不在意他们起源于何处,秽貊这个名字也就早早成为了历史,如今的高句丽人已不再提起,贵族和平民们更不会承认他们是秽貊的子孙。
只是说起高句丽国由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略微提到,扶余王南下征服了秽貊之事。
…………
如今在盖马原上生活的人,民族属性依旧杂乱无比,但因为高句丽立国已久,倒是都可以统称为高句丽人。
李年率军北来,选择的落脚之处在盖马原中部,这里有一座高句丽人建立的城寨,叫浦石城。
不知高句丽人怎么想的,反正高句丽人占据了半岛北部之后,并没有修建多少城池,反而是辽东那边,他们建了不少,这可能和扶余人起家在辽东有着些关系吧?谁知道呢。
浦石城说是城池,其实是几个寨子连在了一起,位置在狼林山西北延麓,北边则是摩天岭,白头山,其实都是太皇山余脉。
高句丽人则称之为盖马大山,半岛这边则是盖马原的一部分。
浦石城便位于半岛东北部的山脉丘陵地段,城池多为木石结构,和中原的城池不一样,它只能说是一处寨子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