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986


如今突然间,大唐就把高句丽那些兔崽子给灭掉了,堵在人们心中的一口气就此宣泄而出。
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所描绘出来的盛况,其中肯定有夸大的成分,可却也多少能够体现出人们对高句丽的痛恨。
所以只这一个消息,便让天下百姓对大唐的认同度提升了一个台阶,可以说是民心振奋,前所未有。
至于大唐为此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之前又精心布置了多长时间,对今后有着怎样的影响,普通百姓不会去关心,他们只知道大唐把高句丽灭掉了,给大家报了仇,这也就足够了。
很多人把为了年关准备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焚香祷告者比比皆是,告慰逝者的更是多不胜数。
在征伐高句丽的战事当中,死的人太多了。
山东人流过血,河南,河北人当过炮灰,晋人随军而征过,关西人死伤甚众,蜀人被税赋折磨的欲仙欲死,江淮壮士血泪横流,江南各郡征发的民夫大多一去无回。
不然当年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也不会一经出现,便传唱天下,世人皆视辽东为畏途。
…………
臣民如此欢悦,作为皇帝的李破同样放下了悬着的一颗心,可谓是一身轻松。
李靖还是那个李靖,没有因为是自己做了皇帝,李靖这样的唐初名将就掉了链子,攻灭倭国一挥而就,攻打高句丽做的也是干净利落。
有这么个老丈人,还是很幸福的,也没有什么功高盖主的忧虑,不错不错。
今年年末赏功好像有点来不及了,却也不能寒了前方将士之心,那就先赏赐些实际点的东西,比如金银绸缎,良田沃土。
等到明年朝中商量好了,再给前方将士加官进爵。
想到这些,李破不由有些肉痛,东海上打了几年的仗,花销如流水,实际收益却是不多。
尤其是攻打高句丽的这一战,钱粮耗费超出预期,把大唐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底掏空了一多半。
加上大唐正在搞基建,大多也是国库支出,做的也都是长远打算,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收获。
这么算下来,他之前跟妻子说的,粮仓都快饿死老鼠了也不算虚言逗乐,实际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如今封赏有功将士又是一笔支出,弄的李破的高兴劲都没了多少。
唉,农业帝国就是这么无奈,多年积聚,也许一场大战下来,不管胜败,都能让人感觉欲哭无泪。
好在也算速胜,不然拖个一年半载的,李破也只能双手一摊,道上一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第1564章景象===
长安,槐花巷中。
给事中褚遂良正在指挥着仆人们打扫巷中积雪,顺便把巷中其他几户人家的门前也收拾一下。
槐花巷中的人家相处的比较和睦,有人就专门出来称谢,孩子们也借机出来玩耍,仆人们帮着打扫收拾。
一时间巷中欢闹无比,其乐融融。
各家的男主人只要在宅中的,就都出来相互打着招呼,问候几声,说些闲话,自然都是以褚遂良为中心。
褚遂良揣着双手,和人谈笑风生,也没有一点的傲慢。
槐花巷中的邻居们都很和善,他们父子落魄的时候,邻居们都没有嫌弃,如今他得意了,也不能露出得意忘形的丑态。
说着话,褚遂良的眼神就直往对门瞅。
他家对门自然既是公孙安的府邸了,自公孙安结亲之后,两家时常来往,邻居都知道这两家有通家之好。
现在巷中欢腾,只公孙安府邸的宅门紧闭,一副冷冷清清的样子。
褚遂良自然知道公孙安带兵去了高句丽,刘娘子怕是又去了酒馆,只是宅中的仆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出来瞅瞅又能少些什么不成?
公孙安离开之后,他也不好上门,只是时常派府中管事过去探问一下而已。
此时一个老翁就笑着道:“今早刘大娘带着府中人等早早就出去了,看那样子应是礼佛去了。
高句丽那边不是打赢了吗?老汉明日里也去佛前上柱香,可不容易,多少年了,就属今日提气。”
有人笑着接话,“张翁说的是啊,俺家的儿郎听闻此事,都恨不能去到军前效力,您也晓得的,俺家大哥当年就去了辽东,一去就没了音信,不知生死……
唉,多年过去,阿爷阿娘每逢年节就要念叨,今天也算是报了仇,要是把高句丽王捉到长安来,俺一定上街去扔几块石头,砸他娘的。”
众人大乐,却也能从中察觉到些许心酸。
关西人的血可没少流在辽东,槐花巷中的人家都是关西世族中人,当年谁家没有随军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