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6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7/1986


两个武人顿时麻了爪,对于他们来说,别看平日里一口一个酸丁的骂着读书人,可他们还是很羡慕这些酸丁的仪态的。
许敬宗于是入座,他可会来事,端起酒盏便敬了拓跋寿一杯,拓跋寿那点火气顿时烟消云散,傻乐呵了起来。
再敬程知节,不想程大胡子觉着一盏不够,跟他连干了三盏,许敬宗悄悄捂了捂肚皮,觉着有点涨。
程大胡子这才笑呵呵的开始打问,“陛下修皇陵了……啊,俺走的时候好像听谁说过,选在了渭南是不是?”
许敬宗点头笑道:“使君所言不差,只是那会应该还没定下来,去年年初定址,年中开的工,正是由尉迟将军督建。
俺听说工期将逾十年,陛下体恤民力,无过于此啊,想那前隋建大兴,洛阳两城的时候……”
程大胡子哪有耐心听他讲古,顿时端起酒盏,“郡守说那些可就远了,来,咱们喝一杯,俺与郡守可谓是一见如故。
郡守不要当自己是外人,俺交朋友向来实在,以后有什么用得着俺程知节的时候,只管吩咐,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又是一杯酒下肚,许敬宗饮的有些急,酒气上涌,肠胃便有些翻腾了起来。
拓跋寿撇了他一眼,接着便举杯回敬,“看郡守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还有此酒量,得,俺也回敬郡守一杯,不能让程大郎说俺不懂礼数。”
这就是武人对待文人的态度,你若不能在战功上胜过他们,越是斯文的读书人到了他们的面前,越是要挤兑于你。
这会还不算明显,毕竟当世的文人,包括许敬宗,都能骑马张弓的,等到后来,那才叫文武殊途,见面就撕个不停。
许敬宗明白自己想要结交这些人,总需受点罪,但他可不是任人揉捏的人,举起酒杯笑道:“拓跋将军战功赫赫,俺早有耳闻,今日能与将军同饮,可谓三生有幸啊。”
拓跋寿愣了愣,果然入套,“郡守竟听过俺的名声?”
许敬宗不紧不慢的道:“俺拜见过左武候卫大将军徐将军,大将军与俺说起过拓拔将军,十万强兵共攻南阳,唯将军立下先登之功,着实可敬可佩。”
程大胡子听了眼睛眯了眯,这许敬宗真还有点门道,是徐世绩那厮的人?徐世绩当年和他算是同僚,可现在他绝对不想去徐世绩面前寻不自在。
徐白脸和他们从来不是一路人……
再说单雄信的人头就是徐世绩给砍下来的,那白脸贼阴的很,如今成了那人的妹夫,攀上了高枝,估计收拾起他们这些瓦岗的老兄弟来就更顺手了。
当然换了他程大胡子其实也是一般,不然时不时的就会被人揭一揭当年的丑事,那多尴尬?
老秦死的有些早啊,不然许也不用怕徐世绩和张亮那些人,程大胡子暗叹一声,有些怅然……
===第1603章主意===
许敬宗和高季辅可不一样。
高阳许氏是正经的汉姓大族,耕读传家,书香门第。
许敬宗少读诗书,十几岁的时候便中了秀才,授淮阳书佐,那还是大业年间的事情,大业年间取中的秀才,进士加起来也不出十数。
当时大环境不好,科举被世族抵制的厉害,参加科举的人不多,大部分还都是汉人。
可话说回来了,那会被取中的人在之后却各个享有盛名,像房玄龄,杜正玄兄弟三人,孙伏伽,侯白等人,他们品行虽然不一而足,但皆为一时之选。
这些人如今大多数还都活着,其中年纪最轻的就属许敬宗了。
前隋的时候,科举出身的官员遭到了非常严重的压制,大部分人过的都很不如意,许敬宗也不例外,仕途上一直没多少起色。
隋末战乱来临,大家更是飘零四方,得到诸侯重用的人不多。
李渊在时,这些人大多数因为避祸,来到了关西地面,这是隋末时期人才流动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
只要有那个能力,大家就都会拼命的往关西跑,毕竟当时关西军事集团余威犹在,用时人的话来说,就是形胜之地,气运所钟。
再者又碰上了有着人才收集癖好的李世民,于是不少人便成为了天策府学士,房玄龄和许敬宗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那个年月,别看诸侯们都打着求贤若渴的旗号,但十八路诸侯,三十六路烽烟,真正能容得下人才的,不出五指之数。
…………
而文人冒然想要打入武将的圈子,那肯定不容易,也并非明智之举,可谁让他是许敬宗呢。
前隋的那些进士,秀才之中,名声最差就是杨纂和他许敬宗。
杨纂是华阴人,他们这一枝是弘农杨氏后人,大业末,因涉入杨玄感谋逆一事而举家迁入蒲城。
杨纂等人差点被杀,惶惶然丢了官职,逃入乡间避祸。
李渊渡河南下的时候,在长春宫接见了愿意投效的一些人,杨纂就在其中,后授侍御史,长安县男。
李渊败亡之后,杨纂又急急去拜见了杨恭仁,所以仕途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元贞四年的时候,还迁了吏部考功郎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