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1986


但他也不是没有优势,身后有着王氏作为支撑,这些年也任劳任怨,功劳苦劳都能占上几分。
所以回朝述职对于他来说,并非坏事。
而有了温彦博这封书信,他心里面就更安稳几分,温彦博那人他是了解的,应该不会跟他虚晃一枪,等他回朝之时,给他来上一记回马枪。
…………
王泽又重头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遗漏之后,慢慢将信放下,沉吟良久道:“朝中最近有谁辞官没有?”
王乔想了片刻,“年前时只听说左御卫大将军王智辩请辞,陛下不准,也就没了下文,其他的则未有传闻……”
王泽瞪了侄儿一眼,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王智辩是左御卫大将军,就算辞官而去,跟他王泽有什么关系?
看来问也是白问,他和朝中的一些人书信往来,对朝中之事比身在京师的族人还要清楚许多,根本不需要问这些。
这两年朝中愈发安定,职位变更上比以前要少了许多,他想知道的其实就是最近朝中有没有什么变故,可看侄儿的样子就知道,朝中并未发生什么大事。
王乔此时却突然又道:“封侍中在去年冬天殁了,有没有人告知于伯父?”
王泽微微点头,宰相病殁可不是小事,虽然发生在冬天,不可能闹的天下皆知,可各处的守臣们都得到了朝廷的通报,为此王泽还特意吃了几天素,以表哀思。
他在京师的时候和封伦见过两次,那时封伦还是吏部侍郎,温彦博掌管吏部诸事,据说和封伦甚为相得。
后来封伦转任门下侍郎,王泽也为自己谋了扬州总管之职,外放出京。
可以说他和封伦不搭界,一个是从龙只臣,一个是伪唐降人,一个是晋地人家,一个是渤海人氏,几乎没有任何的交往。
接着王泽便又摇头道:“封德彝为内相……”
说到这里,他一下顿住,按照他本人的意愿,是不会去门下省那样的地方任职的。
在他看来,随侍于帝王身侧,看似荣光,实际上比起外朝臣子们来,天然就矮了一头,皇帝侍从,失之于谄媚,也无法有大的作为。
像他王泽这样出身衣冠世族的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光明正大,万不得已,即便是皇帝,他们也不会愿意去近身侍奉的,那与奴仆何异?
这种观念的形成,要从门下省的由来说起,门下省本就是起于宫内宦官的一个机构,发展到如今,倒也和其他两省差不多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充斥其中,并非那么不堪。
可谁让王泽是晋阳王氏后人呢?他们看重这个。
所以说之前王泽并未想到封德彝病殁跟自己有什么关联,可此时一想到内相之位暂缺,王泽也不很确定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王泽回朝述职,是不是朝廷有意……
王泽接着便暗自摇头,看了温彦博的书信,好像不是这么回事……然后他便松了口气,若是日后整天跟在皇帝身边……
一想到皇帝的性情,王泽便大摇其头,那可不是什么好职位,千万千万别落在咱老王的头上才好,不然俺怕是也会暴病而亡的。
先为封伦默哀一下,老封……这两年很不容易啊……
…………
王乔带来的消息其实也就这么多了,除了确定他会在不久回朝述职之外,没带来什么有用的东西。
王泽也看了看弟弟王温的亲笔书信,和王乔一样,语不及义,大多说不到点上,这还是他的亲弟弟,一想到王氏这些年发生的变故,弄的有些后继无人,王泽不由在心里暗叹了一声。
大唐开国之时,王氏在晋地占了那么大的先机,最后却落得如此窘境,朝中竟然没几个姓王的,自己一旦离开朝中,竟是无人可用,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王庆,王智辩几个也是的,这么多年了,那点怨气也消的差不多了吧?怎么就不能相互扶助,同心协力,重振家声?非要让外人来看笑话吗?
这些族中之人,还不如温大临这个乡党呢……
…………
既然消息已经确定了下来,王泽除了一直在思索回朝之后会面对什么,该争取什么职位外,便也开始准备离开广陵的事宜。
温彦博能给他来信,主要为的也就是这个,让他尽快安排一下政务,别到时候拖延了回京的行程。
主要是和几位督查使交接政务,扬州总管在的时候,权力自然集中在扬州总管身上,王泽一旦卸任,朝廷又没有继续在广陵设总管府的意图的话,那么权力便会分散出去。
------题外话------
月底大力求票票,多谢多谢
===第1662章回朝(二)===
让王泽颇为遗憾的是,他有很多事可以做,却还没有做。
有些事做了,却还没有个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