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1986


李渊想来想去,却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却在心里给这些晋地大族们记上了一笔账。
实际上,别看他整日里笑的那么温和,但他心里却有着一张黑色的名单呢。
换句话说,这人的宽和是有限度的,而且,李渊绝对算不上是一个仁厚之人,他的杀伐果断,他的种种忌讳,都被他深深掩藏在了彬彬有礼的微笑之下。
只是他一直不曾太过得势,没有发泄出来的机会罢了。
就在他烦闷异常的时候,在晋阳他交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
李渊交朋友的标准,这个家伙都具备。
出身晋地大族裴氏,容貌俊伟,谈吐不俗,不羁于礼,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位没多大的野心,任职地方的时候,没多少政绩,任职京官的时候,也不怎么出彩。
换句话说,这人没多少才干,也没多大的野望,在晋阳宫副监位子上呆的很老实。
所以,有了烦心事,李渊就喜欢跟这位喝酒谈笑,过后心情就能舒畅很多,可以说,这是个不错的知心朋友。
尤其让李渊感激的是,这位和王氏不一样,对他支持力度很大。
在裴寂游说之下,晋南裴氏拿出了不少粮食,来充实晋阳大仓,也说服了一些造反的义军,来投靠李渊。
这让晋南的情势有所缓和,最让人舒心的是,裴寂在他面前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显示出了鹤立鸡群般的谦恭本质。
李渊愈发信任此人,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多年之后,这位是最喜欢提及当年功劳的一位。
可见,时移世易,人心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雪中送炭的还有一位,只是这位的遭遇和裴寂就截然不同了
月票月票
===第219章内斗===
马邑郡丞李靖来到晋阳献捷。頂點小說,
带来大量的缴获,除了那些羊群之外,最为宝贵的就是近两千匹战马。
说起来,这实在是一份大礼了。
李渊很高兴的见了李靖,多年不见的两个人,距离拉开的有些大了,没办法,人家李渊正值上升期,李靖倒霉还没到底。
两人头一次在晋阳见面,其实谈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李渊看来,李靖是个人才,这次战功也绝对不小,他在晋地立足,需要这样的人来辅佐。
而李靖委婉的提出的要求,也很合李渊的胃口。
一个是粮食,马邑需要一些粮食来度过今年的难关,让辖地百姓和兵卒,协力准备对抗突厥的侵扰。
再有就是军功,女婿和女儿率兵立下大功,需要正经的奖赏。
别看世道很乱,朝廷政令在很多地方已经是一纸空文了。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朝廷的官职依旧是正统的象征,自封的这个将军那个王的,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至于马邑太守王仁恭,李靖还这没想怎么去对付或者难为这个人。
王仁恭是大隋老臣了,治政多年,官声很是不错,按照李靖的想法,对于马邑来说,突厥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有这样一位老臣坐镇,可以给他分担很多的压力。
如果能同心协力的话,还是能保住北地边塞不失的。
可以说,李靖也不算是个深有野心的人,而过去的两年中。将他藏在心中的怨气和愤懑,也发泄的差不多了。躲在暗处偷笑了半天,终于开始想着过自己的日子了。
所以。两个关西李谈的很不错,儿时旧事,好像已经成为了他们颇为有趣的回忆,李渊主动提起的时候,两个人谈笑间,关系又是亲近不少。
过后,李渊甚至觉得,李靖是个可以交往的人,将来不定能多个有趣的朋友。
李靖呢。也感觉谈的不错,叫好李渊对他将来的仕途有多大帮助说不准,但现在却能得到晋阳的支持,也就算不错不错的了。
然后李靖就干了一件蠢事
要说李靖这些年倒霉,其实除了机遇太差之外,也有着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他自己不承认罢了。
他确实有一定的政治嗅觉,但相比他那还未太过显露出来的,惊才绝艳的军事才华。他的政治智商实在不值一提。
这次他就又栽坑里去了,从李渊府中出来,他转头就去拜访了晋阳王氏。
这两年,虽然跟雁门太守王确不太对付。但他却跟晋阳王氏主支中的两位书信往来,走的比较近。
这既是为了应对来自雁门太守王确的压力,也是因为王氏在马邑的旁支引见的结果。
他是觉着。太原留守李渊对晋阳王氏待之以礼,倚为臂助。和晋阳王氏交往,也就不用遮遮掩掩的。
他却没想到。李渊和王氏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了,而且隐隐间有了不少裂痕,这样快的变化,也许只有李渊和王氏的首脑们心知肚明。
于是,李靖又朝着老路上走了过去,根本不知道怎么就把人给得罪了。
李渊这里听说李靖转头就进了王氏的大门,当即脸就沉了下来。
之前的那些好感,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了恼怒,有我这太原留守在,来了我这里,你一地守臣,何须再去向王氏献媚?
不用说,李靖这次不知不觉间又站错队了。
不久,李靖再次接到李渊的邀请,欣然赴会,还道是是有结果了。
不想,人家李渊邀请的根本不是他一个,马邑太守王仁恭赫然在座。
王仁恭也是刚到晋阳,是来拜见太原留守李渊的,他和李靖都没想到,会在太原留守府上突然就见了面。
这份惊讶和尴尬就不用说了,两个人一下就想的多了。
这要是两个人在马邑相见,正式交接一下,还可能形成一定的默契,毕竟,他们都不是官场新丁,也都有治政地方的丰富经验,所以新老之间,几乎肯定能达成一定的妥协。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太原留守李渊在旁边瞧着呢,见面的地方也不对,是在晋阳的太原留守府邸。
王仁恭当时就认为,二李已经达成了默契,要对付他这个东都派遣来的外人了,毕竟,他升任马邑太守,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防着李渊坐大,尤其是不能让其人和突厥人勾连在一起。
这是东都群臣的共识,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只是没想到,李靖出现在这里,一下王仁恭就像刺猬一样将毛刺都立了起来,没办法,这在他看来简直太险恶了,上下夹击,地方官员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形。
李靖也不比王仁恭好多少,心说,好啊,新官上任,先就找了靠山,这是想死死压我一头不成?
李家小子以前就是个恶人,本来还在奇怪,怎么现在就成了他娘的成了慈善人了,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
于是,也就可以想见了,太原留守府中这场宴饮,到底是如何的剑拔弩张了。
马邑两位主辅官员,明讥暗讽,斗的是不可开交,差点把冷眼旁观的李渊给笑死。
王仁恭先就戳了李靖的软肋,拿恒安镇的兵力来说事,显然是已经听说了马邑大捷的事情。
李靖直接就给顶了回去,突厥大举来犯,众人束手,恒安镇将士拼死杀敌,战功赫赫。
说来说去,也在暗指王仁恭无事生非,想要夺人战功,将来恒安镇的将士要是受了委屈,那将来你这个马邑太守能不能当下去可就两说了。
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把马邑缺粮的事情扔给了王仁恭。
王仁恭转头就讽刺李靖,治理地方不力,竟然闹起了粮荒。
李靖过后再去找李渊要粮,果然,根本没见到李渊,被人就打发了回来。
李靖又气又怒,直接收拾行装,回马邑去了,粮食没要到,那就看王仁恭的本事吧。
显然,如果人家弄到了粮食,他在马邑的日子肯定就不会好过了。
不过他也不太担心,来日方长,咱们马邑再见啊,晋阳离马邑远着呢,到时候却要看你王仁恭有多大的能为。
王仁恭启程要比李靖晚的多,他拜访了一些人,又去找了李渊,确实收获不小,也间接的加深了他和李靖之间的间隙。
能玩弄这样两个人于股掌之间,这显示出了李渊纯熟的政治手腕。
对于李渊而言,既然不能收为己用,那就斗去吧,相互牵制之下,还能有多大作为?
这个时候,他丝毫也没顾及,马邑是防御突厥人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裂痕处处的话,指望雁门能挡住突厥人的马蹄吗?
实际上,到了大业十二年,隋人的内斗,让晋阳已经算是门户大开了。
可以说,作为太原留守,李渊是十分不合格的,而作为一个关西世阀子弟,却又非常的合格,而这,才是他们的真正面目。
自私,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除了门阀本身的利益,其他的好像都不在他们的考量之列。
实际上,大业末年崛起的这些人物身上,你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特征,这无疑是晋末战乱的余毒还在兴风作浪。
所以,大业末年的战乱,论起规模和混乱的程度来,自古以来,也只有春秋战国或者是汉末黄巾起义能够相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