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1/1986


李破哈哈一笑,“突厥之事我怎好多说?我呢,一切皆以姑母安危为重,其他的我可不想多言。”
一句话说的阿史那杨环心中暖洋洋的,这就是李破的本事,惯会讨好女人,天生的,谁羡慕不来。
两人间的默契也就在此处,都把握着分寸,不会在对方面前刻意显示自己的聪明之处,拿对方国中之事来指手画脚。
…………
临近傍晚,太阳西斜,依旧向大地挥洒着光亮。
皇帝和可汗出去“游玩”的队伍踏着落日的余晖回到了营地,然后便分开各回各家了。
一切照常,李破用过了晚饭,才把臣下们招来,听听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先就是岑文本递上了谈判记录,李破逐条的看下去,然后就是对相应的问题提出疑问,让负责的臣下来回答。
让李破欣慰的是,今天突厥人终于主动提起了营州,只是突厥人的嘴巴还硬,不打算干脆的把营州还给大唐。
估计这事得等最后才能决定,大前提也简单,就是对阿史那多闻的事情达成一致,虽然这厮在突厥人眼中已如叛逆,可毕竟曾经是突厥人的东方汗。
他的人头若被唐人拿去,突厥人肯定要脸上无光,如果说阿史那多闻投唐,那情况会更加糟糕。
反正突厥人对这事的前前后后都琢磨明白了,阿史那多闻定然不会到王庭去负荆请罪就是了。
其实这也意味着两边进入到了心理较量的层面,就看谁更有耐心,筹码更多。
李破高兴的是臣下们很是得力,策略也制定的很是得当,让他省力不少。
侯君集表现踊跃,建议今年秋天大军前出张掖,突厥贵族的表现,给了他信心,觉得应该更主动一些,也好在将要到来的战争当中分上一杯羹。
…………
看的出来,臣下们都很振奋,变局就在眼前,在此为国争利,让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种使命感。
等人都散去,李破有些困倦的想要睡上一觉的时候。
阿史那荣真进到帐中,送来了长安的传报。
因为路途艰难,这是李破第二次接到来自长安的消息。
长安朝中好像很安静,没什么好说的,走之前把大事都安排好了,除非有人想趁他不在发起叛乱。
那种事前些年还有可能发生,如今嘛,想要来个什么政变可不容易,三省六部的主官都在,长安的驻军也都是李破的心腹将领担任。
李破本身又是个开国之君,不是什么倒行逆施的君王,再想火中取粟,那都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的举动。
传报上说第六批高句丽战俘已经上岸,今年大范围的开通了漕运,战俘的运送会省力许多。
随着运送过来的战俘,李靖报说,又攻破了高句丽人在山中的部落数十个,清缴残敌的工作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
接下来,李年作为朝鲜都护府的大都护,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他来完成了。
朝中已经派人去了半岛之上,对整个半岛进行勘探,主要是看看哪里适合耕种,哪里又有矿藏等等。
一切都在规划范围之内,已经不用太过操心。
算算日子,离着李靖回朝的时间不远了,李靖回来,也就意味着东海战事的彻底结束,大军班师近在眼前。
之后就是对海外飞地的治理,轮守等事,至于移民过去,且得等呢,大唐的疆域越来越大,人口数量便愈发显得不足。
今年户部又在进行第二次的人口普查,大概明年能够结束,会给朝中一个比较准确的人口依据。
另外就是今年的春耕圆满结束,司农寺做的很不错,大唐的耕地一直在增加,当然了,这种增加是相比前些年而言,不是要跟前隋相比,那没法比较。
只是大唐这两年一直在分发耕牛,驮马,再加上之前太常寺对农具的改良,让生产效率提升了一节。
司农寺已经在提请朝中,想把一个成年男丁的授田数量提高一成,再有就是民间牲畜的豢养需要官府帮扶,如今是可以抽出手来在这些事情上面做一做文章的时候了。
窦光大能力出众,李破非常满意,苏亶那厮掌管农事的时候,就不怎么上心,李破准备回到京师后一定要骂他几句。
===第1764章盟约===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份是来自大理寺卿长孙无忌的密报。
率先跟他私下里于科场舞弊一桉进行沟通的竟然是侍御史高士廉,对大理寺快速结桉提出了质疑。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娘舅,对长孙无忌兄妹有养育之恩。
而且高士廉作为京师的副主考,负有监察考场之权,他来过问此桉是有根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