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3/1986


突厥贵族们热衷于商业往来,存的其实都是自己享受的心思,而他们本来也是两国通商最直接的受益者。
突厥人可没有与民争利这一说。
其他部族也类似,到了大唐头一个想求得一般都是通商之便,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部族没有生产能力,贵族们的生活物资极为贵乏所致。
他们其实不太明白商业往来繁盛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中又有怎样的好处,哪里可以做些手脚。
他们眼中只看到了丰厚的回报,丝毫没有察觉出危险。
总体上来说,大唐跟突厥定下通商的约条,现在看来还是为了让大唐的商队去到突厥,不用受到突厥人的过分盘剥而已。
至于商业那点本身的利益,并不足以让大唐垂涎,所获其实皆在商业之外。
倒是今次提到了奴隶贸易,亟需人口补充的大唐,对这个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突厥人即将西征,也许战俘会比较多,大唐接收一些应该不算过分吧?
而且西域那边靠近西亚,那可是人贩子遍地走的地方,大唐的商队完全可以从中分润上一些嘛。
只是让人有些遗憾的是,最终突厥人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跟大唐交易战马的意思,大唐的铁制品和粮食等物,也是一锤子买卖。
…………
而经过激烈的磋商,突厥人“请求”大唐派兵出玉门,进攻高昌,从侧翼牵制西突厥王账。
这是突厥人用实实在在的疆土换来的“帮助”,突厥内部的意见不很统一,可因为很多人对西征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最后还是觉得应该让唐人帮把手。
不过在出兵时间上两边争论的就愈发激烈,突厥人想让大唐在今年秋天出兵,意图十分明显,想让唐军来打个头阵,试探一下西突厥王账的实力。
这自然是不能同意的,李破招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明年年初出兵是个好时节,也能先看看突厥人打没打出狗脑子再说。
于是给出了非常充分的理由,大唐需要完成动兵的准备工作,而且高昌向来是中原王朝的附属之国,出兵高昌在法理上站得住脚。
突厥人听了就觉得很腻歪,总说什么都是你家的,你在这跟咱们开玩笑呢吧?
只是这还真不是个玩笑,因为地理上靠近中原的缘故,高昌立国之时就是汉人掌权,如今高昌王室麴氏就是汉人家族。
太远的不用说。
只说大业年间的时候,高昌便曾到中原来朝贡,求为藩国。
杨广欣然而纳,大业五年的时候,高昌王麴伯雅入朝,在前隋住了好几年,后来还跟随杨广去辽东城下转了一圈。
杨广灰头土脸的回到洛阳,让人看了笑话,便没有再留麴伯雅多待,把北周皇室女宇文玉波,封为华容公主,作为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鞠伯雅,主持婚礼的正是如今户部尚书苏亶的父亲苏夔,随后礼送麴伯雅回国。
所以说高昌与中原的关系一直是十分紧密的。
至今没有音讯其实也是赶巧了,大唐立国的时候,高昌王麴伯雅病殁,国中闹了一阵,翌年其子麴文泰继位,本来想着看看东边什么状况,按照规矩,他是要派人去长安请封的。
而且宇文玉波是隋朝宗室女,他要娶这位继母为妻同样需要中原王朝的皇帝点头。
只是那会他也焦头烂额,统叶护可汗在碎叶川发来汗令,明确的命令高昌不得擅自与大唐交往,并让他携带国人到碎叶川相见。
其实就是一场西域盟会,统叶护可汗在那会加强了对西域各国的控制,不再允许他们擅自行事,也就是剥夺了各国的外交权力。
所以时至今日,西域各国都还没有跟大唐建立交往,商队全都是以西突厥王账的名义在两国之间行商。
===第1765章离别===
之前大唐的商队到了高昌,就受到了高昌君臣的热情接待。
高昌国王麴文泰还让商人带回了他的问候,只是动静不大,所谓现官不如现管,高昌国到底是在西突厥王账管辖之下。
另外就是前些年阿史那泥孰等突厥叛臣东逃到敦煌,路过高昌的时候,高昌国没有进行拦截,让统叶护可汗非常恼火,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训责。
之后麴文泰送了很多礼物到碎叶川,才平息了统叶护可汗的怒火。
从高昌的反应其实就能看的出来,统叶护可汗继位之后,对新兴的大唐是十分警惕的。
因为他已经知道大唐皇帝李破起于云内,和突厥王庭交好很多年了,还娶了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的女儿。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李破的贵妃是阿史那荣真,处罗可汗之女,而他则是射贵可汗的弟弟。
当年赶走处罗可汗,他是出过力的,手上沾满了处罗可汗子孙的鲜血,虽然突厥的习俗就是如此,可那些仇恨谁又能轻易的忘掉呢?
…………
最终突厥人也没有能说服狡猾的唐人去充当一个探路者的角色,那对于唐人来说,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现阶段,东西突厥发生的战争,大唐袖手旁观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做法,之所以出兵高昌的事情还能商议一下,是因为大唐必然要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一些战利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