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3/1986


就像是恒安镇军擅自跑去了云中草原北部,跟突厥人部落友好相处是一个性质。
阿史那可达派人想要召回契苾部,却正值契苾葛病殁,契苾部上下反应非常激烈,差点没杀死了阿史那可达派去的使者。
而大唐在敦煌已经设置了官员,劝住了契苾部的首领们,放了使者回去。
契苾部由此正式投靠了大唐,首领之位由契苾葛的兄弟契苾歌楞继承。
契苾部虽然人数不多,可他们是铁勒诸部当中的一员,同时又是高车人的旁支,是个非常善战的部族。
这些风波是元贞五年的事情,那时东海战事还没有结束,大唐无暇西顾,契苾歌楞等人曾让敦煌的大唐官员传信朝中,他们想出兵高昌,为大唐攻下一些西域小国。
这显然源于他们自己的野心,同样也是对统叶护可汗背信弃义,逼着他们远走的报复,同样在他们西迁途中,还受到了沿途各国的刁难,也让他们怒火中烧。
契苾歌楞的传信并没有受到重视,大唐也不想跟西突厥开战,于是令契苾部继续东迁到了西海,让他们给大唐照顾战马,放养牛羊。
小插曲是身在长安书院的契苾何力听闻父亲病殁的消息,立即赶往西海,那里是他们祖先曾经放牧的地方。
这个铁勒部族算是重归故里了,契苾何力到西海见到族人,没过多久,便带着母亲和一些兄弟回到了长安,并得到了鸿胪寺的安置。
这是归附大唐的第一支铁勒部族,得到了很多的优待。
到了元贞七年,形势突变,突厥王庭西征的事情已是箭在弦上,大唐也顺势做出了很多反应。
其中之一就是令契苾歌楞率军到张掖,归于左骁卫大将军张士贵麾下,唐军一旦出兵的话,他们就是最好的向导。
…………
所以说阿史那可达对于大唐的警惕和愤怒不是没有任何缘由的,大唐不但收留了阿史那泥孰兄弟,如今又收留了契苾部,这都是对西突厥的挑衅,只不过还没有去到发动战争的地步罢了。
到了此时,阿史那可达也很庆幸,没有在这些事上跟唐国纠缠不休,不然这会就很难办了。
他需要唐国来对突厥王庭进行牵制,让他们无法全力攻打西域。
…………
战争即将暴发,唐国那边还没什么消息,阿史那可达也不再去管唐人怎么想,一心一意的开始准备战争。
刚刚离开他帐篷的商人,就是战争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为战争贡献力量,也就是他们积攒下来的一部分财富要成为大军的军资。
另外今年西域各国的税赋都要提前收上来,而且是加重征收,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大军的养料。
已经赶到三弥山的两个叶护可汗,正在聚集兵马,所有收到王账汗令的西域小国,以及游牧的各个部族,都要派出最为精锐的勇士去三弥山听令。
统领大军的不是两个叶护可汗,而是阿史那可达的弟弟,阿史那咄贺。
西域的军队构成没法说,有步兵有骑兵,听上去和中原比较像,可实际上则大不相同,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以及军械,更没有一致的战略战术等等。
来自各个民族的战士聚在一处,比草原上的部落联军还要乱上几分。
想要带领他们去打仗,可是个非常费劲,也很考验将领们威望和智慧的活计……
。:
===第1772章谋略===
西突厥最可依靠的力量还是自己人,擅长的就是骑兵作战,和他们的同族没什么两样,因为非常富有的关系,他们的军械还要比东(和谐)突厥精良许多。
这是保证能跟突厥王庭对峙这么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顺便说一句,不论是匈奴,还是柔然,再加上如今的突厥,都不是长枪大盾,却行动迟缓的步军能够抗衡的存在。
除非这些游牧民族没有半点脑子,非得去硬碰硬的冲阵,但是六米长的长枪想把集群冲锋的骑兵全都挑落马下,那也是在开玩笑。
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弓弩手才成。
大范围的机动,以及骑射的本事不是后来蒙古骑兵的专利,缺少成建制的弓箭手,什么马其顿方阵,罗马步兵方阵,在他们面前都是待宰的羔羊。
…………
“可汗,谋剌叶护到了,请求可汗的接见。”
阿史那可达抹了抹嘴巴,哈出一口酒气,拿起桌子上的烤羊腿啃了两口,这才擦了擦手道:“让他过来吧,让我的儿子也来,他需要见一见他的岳父。”
谋剌多光是葛逻禄部的首领,是西突厥五个叶护可汗中之一。
葛逻禄部是铁勒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西域分布的很广,天山南北都有他们这个部族的身影,吐火罗那边也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现在葛逻禄各部都奉在怛罗斯地区游牧的谋剌部为首,换句话说,葛逻禄部非常强大,他们的贵族和其他铁勒部族一样,都和突厥人世代联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