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1986


暖阁里静的好像没人了似的,其他三位终于意识到,这人跟他们确实根本不同路,甚至于说来的理由,让他们都有点难以理解。
而大义和私欲之间的区别,更让他们别扭的厉害。
半晌,刘武周终于笑了起来,虽然笑容有点不对劲,但毕竟还是笑了,还言不由心的赞叹着:“胡兄弟说的好,这样的英雄气概,呵呵,佩服佩服,那武周可就等大郎的好消息了。”
这就算是达成了交易,胡大郎可能在这里呆的也很不舒服,干脆的站起来抱了抱拳道:“一言为定,那俺就回去准备行装了,告辞。”
刘武周带着其他两位,将人送到暖阁外面才又回转。
坐下来之后,黄子英先就愤愤的开了口,“哥哥,这人说的什么鬼话,到将我等显得小了要俺说,何必寻了他来,阴阳怪气的,瞧着让人好不气闷。”
张四郎也点头附和,“是啊,这人空空大言,却未必能够成事,一军之主,在他嘴里成了待宰羔羊了再者即便他能杀了李破,却还有李破之妻李碧在呢,恒安镇军未必会乱啊。”
刘武周这会儿也很不得劲儿,只是他很是能沉得住气。
“你们不知胡大郎本事算了,拭目以待吧,至于李碧,一个女人家,死了丈夫,心神大乱之下,又能济得什么事了?”
“不过,到也不能不防,子英,明日里派几个人去云内,记住,要靠得住的人,不然不如不派,告诉他们,若胡大郎不能成事,一切休提,但要是云内城真的乱了,让他们趁机给我杀了李碧。”
“哥哥,要不俺亲自带人走一趟得了。”
“胡闹,刺君杀将之事,成与不成,都是九死一生,你我乃是兄弟,我怎能让你涉险?”
黄子英咧开大嘴就笑了,按照套路来说,这人的忠诚度立即加了二十。
但那毕竟是玩笑,实际上,不管黄子英还是张四郎,都没将这话太当回事儿,他们这些人,出尔反尔的时候多了,谁又是谁家兄弟了?
像刘武周就更是如此,刚才说的话还言犹在耳呢,转身就又不一样了,这样的人说把你当兄弟看待,你还能信吗?
刘武周没那个自觉,扭头就笑着对张四郎道:“四郎之前说的不错,北上拜见突厥可汗,乃当务之急,四郎可愿代我走上一趟?”
张四郎当即就被吓了一跳,但抬头对上刘武周看过来的目光,他却不敢有何推辞,嘴巴里泛着苦涩,拱手道:“郡尉以如此重任相托,小弟也只有鞠躬尽瘁了,只是怕才干不济,坏了郡尉大事而已。”
这是地道的苦差,突厥人如狼似虎的,去大利城做点买卖还成,真去见突厥可汗,张四郎觉着,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太安稳了呢。
刘武周哈哈一笑举起酒杯,“有你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将来武周若得富贵,必不相忘,来,饮胜。”
求月票,有的人挺有意思,在书评区里评论也算了,还告诉别人不看这本书,这就是高级黑吗?头一次见,有趣儿。未完待续。
===第240章相斗===
张四郎晕乎乎的出了郡尉府后门儿,被带着寒意的秋风一吹,脑袋更晕了几分。
等在外面的家人赶紧跑过来搀扶,两个人合力将他架上了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的走了不知多少时候,才算到了张府,在马车上眯了一会儿的张四郎下了马车,站在张府后门外,等人给他开门。
这会儿他已经清醒了过来,看着月光下斑驳黝黑的木门,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娘的,又是后门,老子什么时候才能光明正大的走一次正门啊?
庶出子的悲哀之处,那真叫个一言难尽,其实他还算好的呢,父祖都算仁慈,府中大妇也算和蔼,他现在已经年过而立,还能赖在府中,没人前来赶他,每个月的花销也都送到他手里,这样的人家,数遍大隋也不多啊。
但人心这东西,从来都没有知足的时候,有些人知道感恩,所以过的还算快活,像张四郎这样的,就偏于薄情寡义,总想着能在府中站直了说话,其他的想的可真不多。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能满城结交“豪杰”的人,你想让他深明大义,其实也挺困难。
要不说他和刘武周挺像呢,刘武周其实还不如他呢,刘武周当年也出身大户人家,因为结交的人太杂,被家中兄长给赶出了家门,一气之下,这才迁居到了马邑。
而张四郎好歹没远走他乡,还能在马邑张氏府中有着一席之地呢。
张四郎溜溜的回到了宿处,也没去按照习惯去妻妾的房中寻欢,而是径自去到了自己的小书房,闷头在那里左思右想。
越想越觉着刘武周这人太不地道,此次被逼北去,怕是凶多吉少,就算能活着回来,也得不了多少好处。
刘武周想做什么,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一旦不成,他们这些人就都要给刘武周陪葬。
他胆子虽然不小,但和刘武周,黄子英等人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当时给人出谋划策,说的挺欢。
现在回想起来,却满身的冷汗。
刘武周那如鹰似隼,野心勃勃的目光,黄子英那貌似粗鲁。实则奸猾的笑声,再加上胡大郎那身阴森森的鬼气。
张四郎晃了晃脑袋,这些人向来有些瞧不起他,如今和他称兄道弟,那可是要拿命来换的啊。
这个时候,他到是觉着胡大郎说的挺对,李郡丞当政马邑之时,大家过的还算平安,如今王仁恭,刘武周到了马邑。却弄的乱七八糟。
突厥人来了,定然有大把的人争先恐后的去开城门,没什么人再来护佑一方平安了。
突厥人把神武弄成了空城,到时候马邑会好了?
他这里是越想越觉着心寒,到了天明,就让人将自己的长子和一个心腹家人叫了过来。
先是嘱咐了儿子几句,就将家人叫到了一边,让他带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晋阳投奔他们的姨父。
之后这位又在房中喝起了闷酒,喝醉了念念叨叨骂起了刘武周等人。
不想,他说的话却被给他送酒过来的仆人听到了。其他的到也没什么,但他嘴里屡屡提到恒安镇李破的名字,让这仆人上了心,趴在窗外零零碎碎听了不少。
当日。仆人便回到家中,将自己家里刚刚长成的娃子叫了来,道:“还记得李公吗?”
他的儿子道着,“爹您常说李公有大恩于俺家,俺自然不敢忘了。”
仆人点头,“当日李公活了我等性命。如此大恩,怎能不报?今日有人欲加害于他,你赶紧准备准备,出城去云内,到了云内就说要见恒安镇将李公,有要事告知于他,见了李公的面,你就说啊,马邑郡尉派了人到云内,要行刺于他。”
“到了云内,你也就不用回来了,如今马邑活人不易你就厚颜求求李公,让他收留你在云内过活吧。”
这一天,一个半大娃子背着包袱出了马邑城,一路往云内方向走了。
不要怎么说呢,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其实说的就这个,有些人不太靠得住,上位者看错了人,那可是要丢身家性命的。
而靠不住的人,其实正以读书人为最。
其实过不多久,刘武周也有点后悔了,恒安镇将李破派人给他送了些礼物,交好之意,那就不用说了。
他自然没有粮食去给恒安镇,但这礼物可是分外贵重,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刘武周把玩着那顶金灿灿的冠冕,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不后悔派人除去李破,而是后悔这礼物到的有些晚了,要是早到一些,选择的余地也就多上许多,他说不定还能支使一下恒安镇军,到时候马邑太守王仁恭,可也就是他砧板上的肉了。
最终,他打问了一下来人,主要是问了问恒安镇军的情形。
恒安镇兵马并不多,而且还缺粮,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恒安镇军的威胁,在他心里是直线下降。
打走了恒安镇来人,另外一件事也就到了该办的时候,欲哭无泪的张四郎被刘武周派了出去,潜往塞外,向突厥汗账献媚去了。
马邑两位手握兵权的将领,勾心斗角,玩儿的不亦乐乎。
两个人其实没多大的仇恨,但可惜这两位心眼儿都不大,如今呢,又都觉着要是没了对方在马邑郡,行事要惬意的多。
于是乎,不约而同的想要算计对方,手段也都称不上光明正大。
只是这次,李破的手段花样,明显都要逊色对方一筹,他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没想到对方却是已经在想要他的命了。
正在斗的热闹的马邑军政长官们,丝毫也没注意到,这个秋天雨水可不多,而且,冬天来比往常早了一些,一个冬天,也没下几场雪呢。
天灾,正是乱世不可或缺的两个特征。
大业十二年的马邑,终于开始渐渐融入这个乱世当中去了,马邑百姓,也终将迎来最为残酷的一年,大业十三年。
这个时候,李破率兵赶着漫山遍野的牛羊回到了云内城,云内城上下终于松了口气,李破也觉着这个冬天大家可以好好的猫冬了。
当然,上人家地盘上抢劫,也得防着人家的报复,所以长城沿线上,都有恒安镇的斥候在游弋。
大业十二年的秋末,云内城是十分热闹的。
现在的云内城,差不多成了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外人很难进入其中,恒安镇的关卡,已经不容外人进入,商旅断绝也早已多时。
而云内也没什么流民,马邑其他地方产生的流民,也不会往云内这地方走,加上恒安镇军的恒安镇将李破雷霆大之后,军纪也严厉了起来,这些显然让云内的治安变得良好了起来。
是的,大业十二年的云内,是闭塞无比的,甚至于马邑的政令军令,都已经到不了这个地方了。
一些往云内探头探脑的家伙,都被恒安镇的斥候,接连杀死在云内边缘的山林里面,就算进了云内地界,也是寸步难行。
在李破和李碧这两夫妻的经营下,云内悄然间已如铁桶一般不容外人窥伺了。
这显然是马邑郡丞李靖离开后,造成的最为直接的结果之一。
这一天晚上,八面楼后面的一间花厅中,如今云内实际上的两位主人,弄了一坛酒,几个菜,很是惬意的对坐而饮。
“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
李碧显然很高兴,眼睛都笑弯了,现在他对自家夫君的领兵之能,已经由欣赏转为了钦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