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1986


如今身在门墙之内,却靠着墙边儿,很可能被挤出门去,却又有着进入内里的机会,可人家现在却在墙边儿搭了间屋子,能够遮风挡雨,平时不显,可一旦内外风雨大作,你想进人家的屋子里去避避雨,你不顺势低头,就只能被赶出门外了。
像尉迟兄弟和他自己,其实就是想进屋的人呢。
至于屋中主人有着怎样的古怪,是不是失礼,你也只能用最宽容的眼光来看了。
所以,苏亶只作未见,捏着酒盏,轻轻抿着,不得不说,他虽说年轻,城府却已不低,举止言谈也有着自己的章法,在家族中间,虽非翘楚之辈,却也不堕苏氏威名。
李破也挺无奈,家里有个喜欢听墙角的婆娘,简直是屡教不改,他也没太好的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了。
好在,那婆娘还有些分寸,不然的话,惧内之名,估计李破也就逃不掉了。
等李春颠颠的回了后面,李破脸皮再厚,这会也有点撑不住了,很想扭头穿墙瞪一瞪后面那婆娘,让她消停一点,你把老子当牵线木偶了是吧?
尴尬的笑笑,拱手道:“舍妹无礼,让二郎见笑了。”
都是聪明人,一听这话苏亶当即就明白了过来,这位对关西门阀确实不甚了了,后面却有人在时刻提点。
看着李破的脸色,他心里不由有点好笑,后面那人,应该就是李氏三娘吧?
这是惧内呢,还是惧内呢?
果然,谈话就此进入了正常阶段,李破道着,“去岁苏公在雁门与突厥连番血战,威名远扬没想到,这会儿就能见到二郎,幸甚幸甚。”
李破在紧着往外倒词儿,也挺难为他的,只能说读书习字的成果功不可没了。
实际上,李破也觉着挺别扭,心里想着,之后派王庆去跟这人打交道,应该会省事一些才对。
苏亶本能直起身子,因为说到他父亲了嘛。
去年他父亲苏魁倒霉的跟着皇帝被围在了雁门,一个文章华美,精通音律的文人,都要操戈上阵,成为苏氏一族中,头一位因为临阵之功,而授通议大夫的人物,由此可见,当时雁门之战有多狼狈了。
苏亶还记得,父亲回去之后,没有半点的得意之情,转头就跑到祖父面前,哭诉了一番,出来的时候泪痕依稀,让苏亶兄弟几个吓的都不敢在父亲面前露面了。
在谈到近亲长辈的时候,那些应有的礼仪,都已经成为了苏亶的习惯,当即回礼,嘴里的客套话说的比李破可要顺溜多了。
“将军谬赞了,家父若知云内有将军这等人物,欣喜之下,定会赶来亲见将军,畅谈一番才对。”
听着挺客气,但人家说的是,我爹可根本不知道云内有你这么个人,我一脑袋撞过来,也属于个人行为,我爹是一点也不知道。
不用想,李破是肯定没听明白了。
他现在只是想着,你小子不去赶紧睡觉,却单独留下来,这是有话要说了,叽叽歪歪的,有点麻烦。
他和粗鲁的武人们打交道打的习惯了,有时候还想象一下,宽袍大袖的文人士子会是怎么一副模样,可真要见了,只觉得累得慌,叶公好龙的故事,无疑说的就是他这种。
所以,客气一句,也是他的极限了。
“咱们也不必客套了,二郎来我这里,所谓何事?如今此处就咱二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苏亶心说,就咱们两个?不见得吧,后面好像还有人在听着呢。
当然,单独留下来,他自然有话要说,来云内,他可不是游玩来的,他和李世民,尉迟信其实差不多,身为家中次子的烦恼,是一点都不少。
说起来,李破这里也快成回收站了,王庆,尉迟信,再加上如今的苏亶,都是家中次子,没点着落的人,都跑他这里来了,李世民要不是家中次子,也断不会带着人来云内晃悠。
苏亶想着心事,也不再兜什么圈子了。
“既然如此也就不瞒将军了,家祖如今获罪,我苏氏族人尽都免官削职,零落四方,先前苏亶随兄弟投于杨公麾下,杨公不弃,付予重托,可惜近闻将军之名,苏亶才薄,但自觉有用之身,不敢自弃,便觍颜随行来奔,还望将军收留。”
李破听着有点费劲儿,可意思还是听明白了。
苏氏子弟全被夺官了,大家于是各奔前程,奈何这一路人有点倒霉,跟在了杨义臣身后,甜头没尝到,就又要打道回府了。
这人不甘寂寞,正好听尉迟兄弟说起了云内,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跑这儿来了。
和听到尉迟兄弟的来意时不一样,李破现在心情是比较愉悦的。
还是那句话,云内武夫太多了,让他们打仗,那自然没的说,但想要让他们出出主意什么的,那就不用想了。
所以说,苏亶来的正是时候,受过三国演义熏陶的李破,对谋士还是很好奇的,他现在看苏亶,就和看到诸葛亮差不多。
当然,他比较清醒,知道自己没有三顾茅庐,这说明,对方成色不太够,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嘛
就算这人虚有其表,可一看就知道这人读过许多书本,算个账什么的应该能成吧,要是连王庆都比不上,可就白姓了一回了苏了。
太忙了,太忙了,太忙了,重要的事说三遍,抱歉啊,昨晚没功夫码字,今天先更晚七点这一章,早晨那一章阿草晚上赶出来,放心一天两更,不会断在今天,大家别着急,啊啊啊,阿草努力码字中未完待续。
===第264章收留===
赶出来了,说实话,阿草对有规律作息的人,很羡慕啊
“收留什么的,可不敢当,二郎能来云内我自然会竭诚以待,只是被朝廷免官,我这里也不好重用啊”
试探,完全是试探,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尉迟兄弟能留,为什么苏亶就留不得呢。
听了这话,苏亶却是不怒反喜。
他不会像平常人那么去想问题,他只稍一咂摸,便明白了过来,这明明就是有着看重之意啊。
当然,云内这地方现下在他看来,透着些古怪。
能不能,会不会留在这里,他也要呆上一段日子才知道。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说的就是这个。
只是他不是随遇而安,没有志向之人,走到哪里,都不会随随便便的让人看轻了去,这同样属于大家子弟的骄傲,只是不像尉迟兄弟那么外露而已。
所以说啊,这会儿说的话,都当不得真。
只能说是,头一次见面,我先告诉你一声,我有着投效之心,也需要正面的回应才好继续下去,不然的话,也就一切休提了。
什么才是正面回应呢,其实这就是了,若是李破也来对付尉迟兄弟那一套,那可不成,人家要的就是个独特呢。
于是苏亶笑笑,道:“将军何出此言?将军拥兵云内,自持一方,如今又官居马邑通守,开府也不过早晚间事,自行任用官吏又有什么呢?”
这话说的,让李破有些不满意,他要听到的可不是这个,之后他是要为自己,还有云内上下找一个出路的。
若是中规中矩的话,哪有出路可言?他身边现在也不需要朝廷顺民,因为大隋已经渐渐随风远去了,要是云内多出来个大隋的忠臣烈士。那就有点像是在开玩笑了。
像是尉迟兄弟,不管怎么说,人家说的意思很明白,之后你想做什么。咱们就跟着做什么,视朝廷已如无物。
直白些说,上山入伙还要个投名状呢,你连句实在话都没有,那可真不成。
好在。苏亶还话等在后面呢。
“苏二大言,将军勿怪,苏二言及于此,非是向将军讨要官职,如今天下大乱,官职可比不上刀枪了”
“苏二临行之际,家祖也曾嘱咐,若无才干,不如隐于山林,静待天下承平。免得伤及性命家族。”
“苏二却不甘寂寞,四处奔走,无非是想寻一处稳妥之地栖身罢了”
李破摇头就笑,“云内这等边塞之地,可断无稳妥可言,二郎怕是来错地方了吧?”
苏亶笑言以对,“如今各处烽火连天,又有哪里不是边塞呢?更何况,如今天下间能知突厥之害,远甚于反贼盗匪者。又有几人?只此一处,将军便远胜旁人多矣,能为将军奔走效劳,苏二也是心甘情愿。”
文人恭维起人来。可比武人强多了。
李破想了想,心情确实舒畅许多,当即举起酒盏,“既然如此,还有何话说?我府中正缺司马,就是不知二郎可愿屈就?”
通守官儿下面有个鬼的司马。苏亶心里跳了跳,心里也是叹息一声,方今之世,彻底是乱了,手里有兵有粮的人,各个心怀异志,隋亡之日不远矣。
当然,若再跟上一位杨义臣那样的人物,苏亶也是不愿的。
大势所趋,忠臣都没什么好下场。
只是眼前这位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其人秉性才干又是如何,留在云内是不是明智,还有待观瞧罢了。
随后苏亶做谢,也不再多言其他,饮了两杯,便趁机告辞。
实际上,第一次见面,双方的印象都谈不上有多好。
苏亶这里吧,看李破有点反复无常,说话间,也有点空空大言的意思。
李破吧,却觉着苏亶这人太过圆滑了些,而且说话太啰嗦,远不如王庆来的顺眼。
而且尤其可气的是,这人在离开的时候,往后堂方向瞄了又瞄,笑的尤其讨厌,不知是在惦记自家妹子,还是讥讽自己家里有个管事的婆娘。
却说苏亶出了大堂,被外面的冷风一吹,当即哆嗦了一下,方才在堂上侃侃而谈的气势立马烟消云散了。
只见他缩起了肩膀,左瞅又瞅,好像是想找个洞钻进去过冬的模样,看着极为滑稽可怜。
还好,黑暗中立马有人冒了出来,将他的披风又给他披上,领着他去宿处了。
出去不远,灯火映照间,对面行来几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