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1986


榆林还好些,有黄河天险拦着,北胡想要南下的话,并不那么容易。
马邑却真的是四敞大开,北边的长城更是如同虚设。
而从云内向南,便只有马邑郡城了。
实际上,马邑后面的雁门郡才算是有险可守
想到这些,李破的目光终于转向了南边儿,他开始有点担心王仁恭那老头儿顶不住了。
一旦被突厥人攻破了马邑郡城,那么马邑郡也就算是彻底糜烂了,光一座云内孤城,早晚会被突厥人拖死在坚城之内。
这个时候,李破有点毛骨悚然了起来。
以前,他并不太看重郡城,因为那里会直接面对突厥人的攻击,远不如云内这里的战略环境来的好些。
可现在再一想,没了马邑郡城,突厥人要是在马邑放牧不走了,就等于切断了恒安镇军和南边的联系,如果突厥人派精骑在恒山脚下游弋,那么云内也就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想到这些,李破不由拍了拍脑袋,呀,王仁恭那老头儿要是大难不死的话,看来以后得对人家好点了?
冥思苦想之中,他并不知道,其实决定恒安镇军的出路的,不是什么战略和战术,而是他的性格。
他无疑是个在越艰难的时候,越能迸发出能量的家伙,当旁人四顾茫然的时候,他总能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一如当初一路顶风冒雪的南下,在流民营地中挣扎求存,在辽东的漫天风雪中跋涉,在云内无粮的时候,跟突厥人拼死搏杀。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身为一镇将主,又统辖云内万千百姓的他,决定的就是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还是那句老话,李破并非是一个有着多大的雄心壮志的人,但天下纷乱至今,恒安镇军的生存空间开始受到挤压的时候,却逼着他不得不做出长远的打算。
他和那些一心建立功业的人不同,他全部的力量,都来源于生存环境的优劣,如果天下承平,说不定他就能拿起书本,来考考科举什么的呢。
而现在,他提刀在手,四顾之下,却开始恶狠狠的打量起了周围,他的目光也放的更远了一些,他甚至于开始想象,如果占据了晋阳,是不是就能歇一歇,松上一口气儿了呢?
男人的野心,催生起来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条件,有的时候,也许只需要看看妻子的衣服,便能让很多男人充满斗志。
而对于李破而言,生死存亡之际,可以称之为野心的东西也就在他身上应运而生了。
马邑城下,联营十数里,突厥人特有的毡帐满布城下。
高大的马邑城墙上,变得更加斑驳丑陋,红的白的黑的,染在上面,好像一副七拼八凑,却透着无尽恐怖的画卷。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突厥战士潮水般的退了下来,天色已晚,这一天的攻城战对于突厥人来说,又是无果而终。
骑兵的迅猛,在这座北地坚城之下,并没有半点发挥的余地。
和突厥人想象的完全不同,马邑郡城之战,比预料的要激烈的多的多。
刚刚经历过暴乱的马邑郡城,非但没有人再打算开城投降,而且,军民上下一力守城,突厥勇士数次登上城头,都被分不清是军人还是百姓的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挤下城墙。
随着一个个在突厥人中间有着勇名的武士纷纷战死在这里,突厥人除了变得愤怒和焦躁之外,也开始正视起了这座他们从来没放在眼中的隋人城池。
一些曾经参加过前年围攻雁门郡城的战事的突厥将领,已经想着,这难道又是一座雁门郡城?
这里面没有隋帝杨广,却有着一位形如枯木,却誓死不屈的大隋老臣,一个顽强的和石头一样的家伙。
当得知突厥人将要到来之后,除了命人立即关闭四城,招募青壮上城守城之外,还派人在四城之中,宣扬大业十一年突厥人南下的惨状。
从神武数说到雁门,让城中经历了一场暴乱,还没怎么缓过气儿来的百姓是心惊肉跳。
之后,他便找来了城中大户仕绅,其实不用他怎么再痛陈利害,大户们便都纷纷慷慨解囊,派出家中子弟,领兵守城。
没办法,一番清洗过后,马邑城的空气都变得单一了起来,而突厥人在大业十一年犯下的最为致命的一个错误,所带来的后果也显露了出来。
突厥人没有给降人一点的优待,破城之后几乎和屠城无异,和突厥人往来一下没什么,却没人再愿意让突厥大军冲入城内肆意掠夺杀戮了。
有了粮食,再劝服百姓,就变得分外的容易了,而刚刚经历的暴乱,也让百姓对城破之后的恐惧感彻底化为了战斗力。
用不了几天,王仁恭便整合了马邑城中所有的力量,这显然是个奇迹般的故事,而突厥人到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么一座军民一心守卫城池的马邑郡城了。
如果刘武周还能知道后续的话,一定会得后悔的再死过去一次,要是再等几天,说不定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呢。
黑黑的烟柱儿,从城内和城外升起,那是两军在焚烧战死之人的尸体,突厥人的萨满巫师围着火堆跳跃,口中喃喃的念着悼词,祈求天神接引这些战死的英灵进入他的神宫。
城上哭嚎之声屡屡不绝,不论这一战守不守得住城池,马邑郡城必定都是家家张幡,户户戴孝的局面了。
而在这种血与火的厮杀当中,已经休战多年,渐渐淡化了的仇恨重新鲜明了起来。
突厥人仰望着城墙,恨不能立即闯入其中,将那些隋人都一个个砍下脑袋,城墙上的守军,木然的望着城下的突厥人,恐惧之中,却也有仇恨的火焰在眼底不停的跳动。
当年北地商旅不绝,交通突厥者,比比皆是,而如今,马邑雁门楼烦三郡,却再无人敢于光明正大的行商出塞了,因为一旦被人得知,怕是不用官府如何如何,一家人就得被人给生撕活剥了。
中原帝国的边民,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受着无尽的煎熬。
===第292章烦恼===
突厥军中的金顶大帐之中,突厥可汗阿史那咄吉世,在用他那特有的随意的语气,在发出最严厉的质问。
“还要多久,我才能在这座城里饮酒?你们还想让我见到多少勇士的鲜血,才能夺取这微不足道的胜利?”
他的声音并不高,也没有刻意的加重语气,可毫无疑问,这是个分外可怕的男人,在突厥汗国中掌握着无有伦比的权力的他,每一句话你都得认真的倾听,不然的话,也许你之后就不用听到任何其他声音了。
账内的突厥贵族们纷纷低下头,丝毫不敢与他对视。
他们大部分人都知道,可汗并不算愤怒,只是失去了耐性,当这位可汗真正愤怒起来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将触犯他的人撕碎的。
当然,账外旗杆上挂着的几个人头,也在提醒他们,这位可汗远不如他父亲那样仁慈宽厚。
“父汗”
有人开了口,这确实需要些胆量,众人看过去,毫不意外的,那是可汗最喜爱的儿子,阿史那求罗。
“我觉得,我们应该放弃攻打马邑城,我们的勇士并不擅长这样的战争,我们的战马在这里顿住了马蹄,我们的弯刀只能向上挥舞,才能杀伤敌人,那些石头做成的城墙阻挡了我们的弓箭”
“父汗啊,现在是春天勇士们需要得到相应的战利品,才能回去面对他们的家人”
一些人都在暗暗点头,这些话正是他们想要说的。
啪的一声。没等阿史那求罗说完,一只酒杯已经摔在他的身前。
“滚出去。”
声音中还是听不出喜怒。可在汗账之中,没有人敢于违抗这样的命令。
年轻的阿史那求罗脸色涨红的站起身。躬身敲打了一下胸膛,倒退着被赶出了汗账。
“哼,无知的崽子总喜欢炫耀自己的无知,我原谅他的鲁莽,因为那并非是怯懦好了,鲜血流的已经够多了,还有谁认为,我们能毫不费力的进入这座城池吗?或者之前我听有人还说,金狼旗到了这里。便会有人打开城门,迎接我们进去?”
“我们总是说,隋人正在内乱,很多隋人都在期待我们给予他们帮助,并随时恭候我们南下,带领他们杀死他们的皇帝。”
“但现在你们应该睁开双眼看一看了,那些向我们送上好言好语的人,真的愿意让我们占据他们的土地,听候金狼旗的召唤吗?”
“我带领你们来到这里。只为了获得隋人的财富吗?”
“都回去吧,你们拙劣的表现,让我们突厥人的威名看上去就像个笑话,明天。我会继续观战,作战勇猛的人才能在我这里得到奖赏和荣耀。”
突厥贵族们纷纷散去,始毕可汗端起银碗。抿着里面的奶酒,心头的烦躁挥之不去。
只是一座区区的马邑城。就让数万大军顿足不前,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
更让他不快的是。当初三十万大军围攻雁门城,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让他失望了很久很久,甚至于每每回想起来,都在想象要是捉住了杨广,给天神献上如此礼物的他会拥有怎样的荣耀。
可惜,那到底是想象而已,而一年多之后,他再次率兵南下,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座城池。
所以说,他在跟将领们说话的时候,是在努力压制着胸中的怒火的。
而且,这次南来,他谋划的很好,那就是彻底打开通往晋阳的道路,起码起码,也要扫平马邑郡,为秋后用兵做好准备。
是的,今年他要率领大军连续作战,不给隋人任何的喘息机会。
这当然是突厥国力的一种体现,可惜,在马邑城下,让他再次感受到了当初那种挫败感。
实际上,多年不曾与隋人交战,让突厥人的南下之路,充满了变数儿,就像大业十一年那场战争一样,突厥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撤军之后才发现,伤亡几乎难以承受。
这件事已经不用多想,因为在之前和突厥人中那些智慧的人商谈之中,办法很多,有用而且能很快见效的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更多的获取隋人工匠,让他们来建造精巧而坚固的攻城器械,获得更多的隋人士卒,让他们来攻打一座座坚固的城池。
想着这些,始毕可汗更加烦躁了几分,隋人狡诈,能奉令而行的人真的不多,一个个小可汗封赏出去,可真正听汗令行事的能有几个?
他们的恭顺,都只为了一个,就是不想让突厥人攻打他们而已。
实际上,始毕可汗如今也已经感觉到了,突厥广阔的疆土,拖累了突厥南下的脚步,突厥汗国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叛乱,突厥诸部的力量,在如此广阔的疆土面前,越发显得单薄了起来。
而现在,他们还要攒取更多的人口和土地,这让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始毕可汗皱着眉头思量着,这次回去,应该召集铁勒诸部的首领们来王庭一次了,他的弟弟颉利汗,并不算是一个英明的首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