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1986


这个时候,李渊显示出了他的果断,兵分三路,派长子李建成率刘文静等人,据屈突通,令次子李世民率部过高陵,迂回攻长安,他自己则领兵直取朝邑,打算用最短的时间,去到长安城下。
这个时候,已经消息断绝了许久的李渊三女李秀宁给了李渊一个惊喜。
去到鄠县别业的李秀宁,并没有躲藏起来,等待父兄的大军来到,而是在李靖建议之下,散尽家财,招收民壮,在鄠县聚兵而起。
接着便以唐国公李渊名号,招抚各路义军,有李靖在身边出谋划策,又有五百恒安镇军精锐为用。
规模不大的各路义军在这支奇兵突起的军旅连打带拉之下,纷纷投效。
在四月间,这支大军已经迅速膨胀到了数万人,长安县的粮仓都被他夺下了两处。
而且,随着声势日壮,加之接连击败长安守军,连长安城里的勋贵都陆续跑出来投在了李秀宁麾下,娘子军的称号随之而起,威震关西腹地。
等到李渊父子来到的时候,人家正在挥兵围攻长安旧城,而且已经攻入了成安旧城的外城,拿下长安旧城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此时,李秀宁所率兵马,已经有十余万众了。
而四月间,河东战火旺了起来,河南也不差。
李密和王世充两个,围绕着洛阳的几个大仓,你来我往,大大小小的战事打了无数,只把东都洛阳附近,打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了四月间,两边儿红着眼睛,又围绕着洛口仓,准备进行一场大的争夺战。
河南的人口,在两个隋末豪杰的相互厮杀当中,迅速的消耗着。
一些人也在这样的征战当中,沐浴着血色,开始纷纷崭露头角,并颇为频繁的转换阵营,是的,参加过河南战事的人物,都缺乏最基本的忠诚。
而在李破起兵之初,当初的涿郡留守,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故逝于涿郡。
这位当初在白石山率部死里逃生的大将军,终于在内战之中被窦建德打的一败涂地。
当然,这也是罗艺据有幽州的先决条件,若非薛世雄惨败,罗艺,赵十住等人也不敢挥兵相并。
而薛世雄的死,实际上也是因为失去了兵权,忧愤而死。
随后罗艺大张旗鼓的为其发丧,顺势收薛氏之心,进一步巩固了他幽州总管的地位。
正在他想着继续经营幽州诸郡,拉拢人心的时候,不曾想,拥兵数十万的老对头窦建德还没发力,晋地豪杰却钻出了飞狐道,在群山环绕的飞狐口,集结起了一支可怕的骑兵大军。
飞狐口外,旌旗昭昭,马鸣阵阵。
北方群山隐隐,南边却骤然开阔了起来。
走过了令人压抑的黑风洞,李破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更为难得的是,这里刚下过一场雨,山林擎碧,草木芬芳。
一座太行山,竟是将东西两边儿隔成了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此时,已是五月间了,狭长的飞狐道,让大军耗费了十几天宝贵的时光。
所以,李破令王智辩在飞狐口等待后续的五千人马,自己则立即率军启程东向,漫山遍野的进入了河北北部地界。
因为又要写一场战事,阿草要好好想一想,所以昨天就码了一章,本来,今晚也打算一章,但时间还够用,今天晚上的一章应该能码出来,要是没有的话,大家也别惊讶,阿草正努力构思中。
===第310章幽州===
如果说大同乃河北门户,那么飞狐口,其实就是河北之咽喉。
两处险要一去,从晋地代州,到河北北部的幽州也就四敞大开,中间几乎毫无险阻可言。
和李破的预料其实差不多。
初据幽州的罗艺,忠心几乎都放在了南边儿,对于来自西边的攻击,可以说是漫无防备。
这也不能怪他,河北幽燕之地,本就是死战之所在。
西有飞狐,北有居庸,东临大海,南面最为宽阔,却也有拒马河涛涛而过。
所以自古以来,幽州皆乃中原帝国东北之门户。
后来又有天子守国门一说,那确实守的就是国门,没有半点的夸大其词。
凡据幽州之地,必图南下,以固基业,自锁一隅者,就要忍受到四面八方的攻击。
所以,当天下大乱时,占据幽州的人是非常痛苦的。
罗艺现在就很痛苦。
他的痛苦之处来源于方方面面。
头一个,他这个幽州总管来路不正,几乎是刘武周煽动民乱兵变的翻版,这让各郡守臣对他都很不感冒,阳奉阴违的事情时候发生。
第二个,他兵力不足,有心南下跟窦建德交战,后方不稳之外,他手里的兵马也不足以让他剿灭窦建德乱军。
第三个,突厥也在威胁着幽州北方边境。
更为难受的是,他还不敢向突厥称臣,是的,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
这个原因也很多,主要一点就是内部不稳,他怕授人以柄罢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向他跑出了橄榄枝。
河南快打出狗脑子的两位,都派了使者来,纷纷许下承诺,想让他归附于己,没办法,河南东部没了河北作为屏障。谁都觉着不安稳。
实际上,他们都想让罗艺率领他的幽州兵马南下攻击窦建德,其实不管罗艺,还是窦建德,都让河南这两位感到如芒在背,最好是让两个人和他们两个一样掐起来。
窦建德的心思更为迫切,因为他非常需要涿郡的粮草,从山东一路打到河北的他,别看声势一日强过一日。可粮草一直在困扰着他。
所以,对于饿肚子感受比较深刻的他,在诸路反军当中,表现出了颇为耀眼的远见和踏实的作风。
到了大业十三年,窦建德除了称帝之外,就是开始着力治理他打下来的地盘了,吃饱肚子的愿望十分的强烈。
他发下了很多的命令,大部分都是劝助农桑的。
可惜。他打下来的地盘,真是很破。人口的总数,可能比他麾下的大军多些,可也多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军民比例,同样让窦建德很痛苦,可消减兵员,却是他不敢轻易去干的事情。所以,他非常希望,能不战而去幽州诸郡,以供大军进食,然后反身过来。再治理地方。
于是,罗艺也收到了窦建德的书信,同样是劝降。
而罗艺还收到了唐国公李渊的来信,李渊就不用说了,抱着的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许诺的也是官职和未来。
当然,李渊的招降之意,此时罗艺并不看重,你一个太原留守,手伸的未免也太长了些吧?
其中,突厥东方汗的招降书信,是最让罗艺心动的,可也顾虑重重,不敢答应。
其实,从这些招降书信中可以看的出来,谁都没太将这位幽州总管当回事儿,丝毫没有给他平起平坐的地位。
原因嘛,同样很多。
一来呢,他太小气了,占了幽州之后,就自封了个幽州总管,实在和那些大反贼们没法比,格局不成,难免被人看低。
二来呢,这位出身也不高,关西罗氏人丁单薄,名声不显,差不多算是在门阀和庶族之间徘徊荡漾,名望上实在不成。
三来呢,幽州被挤压的很厉害,想让人高看一眼也挺困难。
换句话说吧,这位和李破比较像,作战比较得力,可惜,生逢乱世,战功竟然没人奖赏,起点又太低,占据的地方也不太好,而对自己将来的期许上,也同样不太高。
于是,来的都是招降信笺,联盟的都没有一个。
李破率兵打的就是这么一个和他同病相怜的人物。
就在李破率兵和当年一样,沿着山峦先向东北,从上谷郡东北方向,拒马河的上游渡过拒马河的时候。
罗艺正坐在他幽州总管府后宅的书房之中,看着满桌子的来信,既想从其中挑一个有前途的投靠,又皱着眉头苦思,想要将幽州治理好,成为自家的基业这两种想法中来回摇摆,拿不定主意呢。
此时有人来报,薛氏兄弟来见。
当时罗艺就揉了揉额头,有些烦躁。
罗艺并不算年轻了,可也说不上有多老,辽东的风雪和厮杀,造就了如今的罗艺,让他从一个暴躁好斗的军中恶霸式的人物,转变为深沉且有智谋的幽州总管。
可这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
他和军中同僚的关系一直不好,也并不得上官喜爱,若非天下大乱,他这样的人应该是没什么出头的机会的。
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在罗艺身上表现的很具体。
薛氏兄弟,是薛世雄的两个儿子,他们一直随父征战至今,前些时薛世雄病殁,这两位发丧之后,一直在给父亲守陵。
在罗艺看来,薛家父子,都很难对付,薛世雄本身不论,反正人已经死了,而他这两个儿子,却都骁勇善战,很得幽州军上下敬服。
若非他先行一步,并了赵十住等将领,说不定这两兄弟就能凭借其父威名成了幽州之主呢。
想了想那兄弟两人的来意,罗艺吩咐道:“叫他们来这儿吧。”
薛氏兄弟很快就被引了过来,这两位和他们的父亲很像,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汉,只是作为兄长的薛万均眉目间要柔和一些,气势上不像弟弟那么张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