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1986


他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就是一礼,“万望将军慎言,何某身有小技,浅薄之极,不敢与人相较。”
李破笑了,“坐下说话,没什么敢不敢的,古人之学若无后人添砖加瓦,怎能行于世上?能开一派之先河者,自是惊才绝艳,可也不必奉之为神明,对了工匠们皆奉公输为祖师吧?”
老头儿坐下,听的一愣一愣的,当然,这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晋末战乱以来,量产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将军,诽谤上那些先师几句,还真不能说有多大的事情。
这又说到了鲁班,那可是开工之前大家都要祭拜的一位祖师,和神明其实也差不多了。
老头儿有些急了,用后来人的说法,他是个数学家,建筑学家,地质学家,水家,天家,甚至对蛇虫鼠蚁也有研究,算得上是个生物学家。
而且,他和这个时代大多数门阀子弟一样,读过不少书,还领兵征战过,多才多艺的一塌糊涂。
当然,这是有着时代局限性的,搁在后来几乎没人能身兼多职到这种地步。
而局限性之一的表现就是,这位还很迷信。
听到李破说起鲁班,当即就不敢让李破说下去了,“将军有话尽管直说,老朽洗耳恭听便是。”
李破也不再废话,笑道:“前人自有前人的际遇,后人也有后人的活法,在我看来,您身负绝世之技,不让于古人,何不广收门徒,将一声所学付之于著述,日久必自成一家,这可是千载之名望啊”
馅饼画的有点大,差点把老头儿给砸晕了。
心动吗?那自然是心动的,名垂千古的事情,这年头没人会不心动,尤其是读过书的人,而何稠也只是著述不成而已,并非是不想在身后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广收门徒也意味着扬名之始,这显然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情。
官位和这些比起来,那就非常的渺小了,官位只能逞一时之威,著述和徒众则意味着千古事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话说回来,老头儿岁数不小了,也不知自己还有几年活头儿,画卷虽美,可热血上头的事情与他已是无缘。
稍稍激动过后,就狐疑的看向李破。
李破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带着诱惑的劝着,“何少卿不必相疑,诸人来投,谙于军事者,我必让他领兵于军前,熟于政事者,有治民之官虚位以待。”
“还是那句话,何少卿之才难尽,岂非可惜?我愿成人之美,扬少卿大名之外,呵呵,世间贤达闻之,知晓我求贤若渴,定会蜂拥而至。”
“哦,对了,河东王绩您应该知晓吧?他来晋阳投我,如今正在家中闭门著述,什么都不用理会,一应所需,自有我总管府来承担。”
不管怎么劝说,对于何稠来说,这都是个比较艰难的决定。
而且,这也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不用他的工匠之术,却要让他著述收取门徒,这里面的图谋他能体会到一些,在对这个年轻人不图眼前之利的野心和远见悚然而惊之外,他也确实是有些心意动摇。
相互成就之事,于人于己皆都无损,那也就不妨做一做了。
当初两代帝王要是那该多好啊,除了眼前这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在用其术,却不愿扬其学
是啊,前人因缘际会,各开一代之先河,他何稠又少些什么呢,不过是一个机会而已。
实际上,这会儿他已经被李破说服了,只是他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说想回去考量一下。
李破也不着急,恭敬的将人送出门外,又殷切的叮嘱老头儿养好身体,过几日若能成行,便送他去晋阳。
李破回到堂中,还没饮上几口茶,老头儿的儿子转了回来。
吞吞吐吐,颇为“羞涩”的告诉李破,他父亲年纪太大了,手足酸软之外,文思也晦涩了起来,想让李破给他父亲找两个可靠的代笔之人。
这也不算多大的事儿,过后李破想了想,这是老头儿答应了?还是说何老头儿文笔本就欠佳呢?
几日之后,李破令人送何稠去了晋阳,临行之前,终于得了准信儿,老头儿想收一些徒弟,条件还挺苛刻。
必须读书识字,对术数之学有所涉猎,之外,年纪太大也不成,最好是些年轻人。
这样的筛选条件,差不多就已经排除了百分之九十的工匠,想要寻找的话,估计只能从门阀世族里去翻了。
当然,在李破看来,这都不是事儿,不用他自己费力,以何稠的名声,一旦有授徒之意,晋阳人家的年轻子弟们肯定要趋之若鹜。
其实连李破自己都觉着有点心动了,当初他要是在马邑碰到何稠这样的人,那定是要死缠烂打的学一学,因为他既能读书识字,又通术数,还是地道的年轻人啊。
可现在嘛,他走的路已经固定了下来,学问再多,也不如打上一场胜仗重要,嗯,正好将许昭那神神鬼鬼的家伙送去回炉再造一下。
当然了,何稠就算有再多的要求,李破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样一个人只要摆在那里就会闪闪发光,只要能传播知识,就是所有人的福音。
大隋的工匠多,那是一个个大工程堆出来的,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经验和知识都留下来,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出什么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他不着急,可十年二十年之后,如果他还活着,他相信世界会变个模样。
不是说是谁坐了龙椅,而是技术工艺以及生产力上的推进作用,将无法估量。
到了这会儿,他开始在心里祈祷何老头儿能多活几年了,甚至在随后便传信给李碧,让他寻晋阳名医入府,专门去照顾老头儿的饮食起居。
老头儿在他这里受到的优待,谁也比不了,后来更是连咳嗦一声,许多人都要前来嘘寒问暖。
呆的久了,老头儿越发感激,如此礼遇,别说李渊不可能给他,就算是当年他侍奉过的两位皇帝,也未曾对他这般照应过。
此时官位对他来说也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在李破治下,所有人对他都是毕恭毕敬,享受的是标准的土皇帝待遇。
老头儿晚年过的是神仙日子,有着李破的支持,门生更是数以百计。
而其人的作用,也绝对不是推广何氏之学那么简单,他直接提升了工匠艺人们的地位,对于李破这波澜壮阔的一生而言,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儿
而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何稠刚走,又有一人被带到了李破面前。
这人看上去没什么出奇,像个乡野村夫,穿着麻鞋布衣,身上多有破碎之处,个头不高,身体挺壮实,只是一双眼睛太亮了,盯着人看的时候有点吓人。
还弄的鼻青脸肿的,一开口就是叽里呱啦的关西口音,却不太纯正,夹杂些杂乱的音节,急促的说话的时候,让人有点听不懂。
月票月票,阿草算是彻底病倒了,昏昏沉沉睡了一天,晚上好了一点,立即起来码字,只是更新还是迟了,阿草够敬业吧?未完待续。
===第438章齐集===
等到听人家报了名姓,李破当即扬了扬眉头。六零文学
刚走了一个工匠头,就又来了个药王?
没错,这人就是孙思邈,一个和华佗扁鹊之类齐名的大夫。
可他与何稠不一样,他如今也就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头发乌黑,声音洪亮,看着特活蹦乱跳。
相比于他一百多岁的寿命而言,他才刚刚走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强。
如果说何稠日暮西山,早过了巅峰期的话,眼前这位就是歆回来了。
李破很快就在介休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宇文歆。
作为李破的使节,此次宇文歆北上之行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
他在草原上呆了两个多月,参加了盛大的突厥盟会,眼见着那位义成长公主殿下登上突厥可汗的宝座,并得到众人的承认。
实际上,作为盟会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率人献上了前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的亲族,这在突厥贵族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其实这也同样是义成公主稳固自己汗位的手段之一。
对于李破送来的礼物,义成公主表示了欣喜和赞赏,如此这般,宇文歆在大利城中受到的礼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好突厥,走到这一步上,才算是圆满了起来。
宇文歆在大利城中交好突厥贵族,探听了一圈儿,给李破带回了一个不错的消息。
今年突厥人内乱可能已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了,一些部族根本没有派人前来参加盟会,就算来了的,也必定有人心存不服。
一个女人登上突厥汗位,按照突厥人自己的话说,这就好像天神跟阿史那的子孙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叛乱,之后肯定是一连串的叛乱。
当然,即便登上汗位的是阿史那埃利佛或者阿史那咄苾,在登位之后面对的也会是这个,就像当初始毕可汗铲除反对者那样,先就得对同族挥出弯刀。
只不过这次突厥人内乱的规模,可能要大上许多而已。
好消息是好消息,可这些跟李破暂时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宇文歆也确实带回来了一些牛羊和奴隶,算是突厥人的回礼。
其他的他办的都不错,只是求娶突厥公主阿史那天香之事,被义成公主一口回绝了,并催促李破赶紧送公主归于王庭。
这里面的原因估计有很多。
只是义成公主给出的理由就是因为公主不可能屈于妾室之位,伽蓝公主和西突厥的落魄公主可不是一回事儿呢。
这事儿宇文歆没敢跟李破说,先在晋阳跟李碧禀报了一下。
李碧只是冷哼了几声没说什么,至于这位怎么决定,宇文歆是绝对不会去问的。
别看宇文歆这一趟走的很顺利,听上去也很正常,可李破已经隐约感觉到了那位义成公主的冷淡之意。
当然,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李破既没有向突厥称臣,又不再以隋臣自居,对于突厥可汗而言,利用价值正在急剧减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