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1986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481章宴饮===
刺史府后宅正堂,李破设宴款待唐使。
倒也不再有什么唇枪舌剑,对于李破而言,他只是想听听李唐会做出怎样的让步,因为这既非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也非汉末战乱。
几年下来,烽火遍地间,各个势力之间几乎没什么道理可讲,战争才是他们最常见的相处模式。
别人不说,李唐合纵连横了几次,也没什么效果,在这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时节,可能不会出现孙刘联合起来抗曹的事情了。
所以在李破看来,使者的作用并不大,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的事情更不会发生。
而且也同样不存在互取所取的条件,李唐不会送给他人口,粮食,土地,而他这里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给李唐。
两家之所以在一场大战之后还能坐下来谈一谈……嗯,倒不如说是在为之后更为激烈的一战争取时间来积蓄力量罢了。
给李破的感觉是,使者这东西对今天的隋末诸侯们而言,作用真没春秋战国时那么夸张,而且这也是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动不动就要掉了脑袋。
像李唐之前派去朱璨那里的使者,就被朱璨给煮来吃了,派去突厥的使者被割鼻剜眼,死在了晋阳。
又像前些时王世充派来他这里的使者,他就很想都给砍了,因为对方拿来的狗屁诏书让人看了真的很恼火儿。
当然,李神通派到他面前的使者就都变成了尸体。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事情,这年头可真不怎么流行。
而对于李秀宁来说,其实也差不多,摸清李破的想法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若李破执意想要率兵南下长安,那他们也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若有休兵之意,倒是可以谈一谈,至于怎么谈,底线又在何处,李秀宁想了一路,加上父亲的叮嘱,可她还是拿不太准。
一场宴饮,其实也不过是相互试探的一个过程,没有谁想来激怒李破,李破也不会再来给窦诞难堪。
大家对之前轰轰烈烈的一场大战都是避而不谈,好像那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也不愁没有话说,李破和李秀宁在“眉来眼去”,叙着当初旧情,其他人呢,都是大家子弟,攀交情这种事情都是他们的拿手绝活儿。
温彦博的大哥在李唐任职,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很快就跟韦节谈到了一处。
窦诞和裴寂交清也算不错,和裴世清也能说的上话,那丝在逆境和战阵上磨炼出来的犀利,被他收敛的很是不错,温文尔雅之处一如当年涿郡随军的那个世家子。
他对裴世清执的也是后辈之礼,做足了姿态,并不以其人反复无常而有所怠慢。
至于赵瀛嘛,晋地地方家门和这些人比起来,家世上差的可就远了,今日能同坐此间,只能说是适逢其会。
他来绛郡拜见李破,是因为龙泉郡今年匪患闹的很大,没办法,吕梁山横贯郡内,这些年来剿匪向来是龙泉郡的常态。
今年年初,龙泉郡出兵两千人,又被拉了不少丁壮,很多人为逃民役,都进了吕梁山,男男女女组成的盗伙,为了能渡过今年冬天,出山抢掠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龙泉郡本来就是下郡,经这么一折腾,今年的秋收是个什么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不用问,他是来绛郡向李破请罪的。
和李破谈了一次,李破对这人印象很不错。
这人出身龙泉赵氏,娶的是晋阳张氏女,人也算老实,来绛郡不但是为了向李破请罪,也是想着拼着官职不要,也要从绛郡弄一些粮食回去。
怎么说呢,乱世之中的地方官员各式各样,在李破看来,区分起好坏来很简单,能有那么一点保境安民之心就成,不用太过苛求。
能够成为座上宾,赵瀛倒很安心,他和这些人地位差的太远,说不上什么话,只一桌酒菜很是诱人,他已经好些日子没食用过这样的佳肴了。
所以这位只闷头饮酒吃肉,看上去很给晋人丢脸。
正自得其乐间,冷不丁有人在问,“赵郡守,当日我于晋阳归西京时,曾于龙泉停留数日,颇觉龙泉精致幽雅……只是民生艰难,匪人也多了些,不知今日之龙泉,又是如何?”
不用去看,只听那清细的声音赵瀛就知道是谁在说话,李氏的三娘子他当年确实曾在龙泉见过一面,只是那会儿他只是龙泉郡别驾,随前太守迎的贵人。
赵瀛抬起头倒也没怎么慌张,他这个太守当的早不想干了,下面盗匪就够令人头疼了,一场大战还要出人出粮,要是他在别处为官也就罢了,可那里却是他的家乡所在。
为此赵氏在家乡的名声可谓是一落千丈,小儿子出去玩耍都被人砸的头破血流,你说这个太守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到绛郡来请罪,其实不为什么匪患,一来呢,他想弄些粮食回去,不然这个冬天龙泉郡上下过起来可就艰难了,二来呢,他是真想借机辞官,就算回家去教导子孙,也比被乡梓痛恨谩骂强的多了。
说到这里也就清楚了,他对李唐是一点好感也无,对李破同样如此,因为今年一场大战,算是把龙泉上下给害苦了。
当然,如果将他弄去山东河北,河南等处瞧瞧,估计他的想法也就不会是这个模样了。
李破对他很是优待,他没多少感激之情,只是吧,他觉着李破比李唐强的地方在于,还能知道秋收为何,想着给龙泉人一口饭吃,那就比李神通,裴世清等辈要强的多。
可以说作为一郡之首,这人眼界不怎么成,也缺了些才干,可论起心肠来,却要甩那些乱世豪杰们几条黄河那么远。
他坐直了身子,先拱了拱手,又瞧了瞧李破的脸色,才叹息一声道:“当日殿下南归时,龙泉……已只剩下了些景色还堪入目,今日嘛……”
“龙泉辖下六县,合一万四千余户,比之当日,又少去许多矣……”
众人都在看着这个家伙,不管心里怎么想,却都住口不言。
李秀宁微微斜了李破一眼,那意思很明白,“地方残破至此,再要起兵往来厮杀征战,于心何忍?”
李破扬了扬眉头,举杯道:“赵郡守乃爱民之人,时至今日各地皆有残破,称帝称王者遍地,可能顾及于此者,十中无一,我敬郡守一杯,愿龙泉百姓在我与郡守治下能否极泰来,过上些安生日子。”
赵瀛举杯,“下官所愿莫过斯言,下官代龙泉百姓多谢总管。”
李破与赵瀛对饮一杯,转头就对李秀宁道:“三娘知我乃扶风人氏,当年扶风乃上郡无疑,哈,扶风窦氏也是名闻遐迩,听闻薛举与二兄世民战于扶风多时,也不知扶风今日可如龙泉否?”
这还用问吗,龙泉其实没怎么经过战乱,只是受到了战乱的波及而已,却已人口减了大半儿,实际上,多数人都跑到吕梁山里面的寨子里去了。
可扶风嘛,那就真的是沦为战场了,所谓的扶风窦氏,也早已举族迁入西京,彻底的将老家给扔了。
而大战之下,扶风的人口如今到底还剩下多少,那只能去问问老天爷了。
李秀宁撇了撇嘴,我说龙泉你就说扶风,如此针锋相对,可有失男儿气度,可她的争强之心不自觉间也被激了起来。
随即便道:“是啊,两国交兵生灵涂炭,实非仁者当为……当日与大兄初遇,小妹最敬大兄者,因大兄不同旁人,有北却突厥,保境安民之雄心,实非当世英杰可比,而今……大兄雄心壮志更胜从前,只是于小妹心目之中,大兄如今却与他人无异矣。”
李破听了,心里也是撇嘴,这话你还是说给你那父亲和你那些兄弟们去听吧。
微微一笑间,李破狠狠捅出一刀,“三娘所言之他人,可有唐公乎?若有……哈哈,在我看来与他人无异倒也不妨。”
李秀宁眉毛一下立了起来,眼神也是使劲儿的剜李破。
那边儿窦诞却已接了话,“皇帝仁德,四海皆知,异日军侯归于乡里,扶风定已繁花满地,不叫军侯失望才对。”
温彦博在那边轻笑一声,道:“观今日之晋地,唐公之仁,不说也罢,若真有贤弟所说那一日,有扶风窦氏在,花属何人,还待商榷吧?”
话语之中不带任何脏字,可火药味已经渐渐浓了起来。
李破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这种争执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的意义。
窦诞好像很亢奋,不停的在跟裴世清说话,一旦接过李破的话头儿,就显得很强硬,对人的心理十分敏感的李破,已经在怀疑这人根本不是来讲和的……
窦诞……现在是秦王府司马,又兼领太常卿之职,这些官职都意味着什么呢?李破斜斜瞅了一眼李秀宁,心里不由自主的打起了些歪主意。
一边嘴上却还道着,“今日对饮,只为给故人接风,莫要言及其他,来,我敬三娘一杯,以为赔罪。”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第482章姑嫂===
秋末时节,万物凋零。
晋阳总管府。
大腹便便的李碧晃动着笨拙的身躯,在众人小心翼翼的卫护之下,到府中花园这边儿来透透气。
现在她是重点保护动物,外间诸事差不多都已经来不到她面前,前方大捷那会儿还好,可也有人怕她一高兴,动了胎气,那样的后果谁也担待不起。
但话说回来,这么大的事情若不报给李碧知晓,总是让人吊着一颗心,又怎么成呢?所以还是先报到了李春这里,然后李春才小心的告诉了嫂嫂。
李碧还真没什么,自家夫君常年都是百战百胜,连突厥人都被打的遣使求和了,李神通之辈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李碧身体强健,自从怀胎之后,也就是肚子渐渐鼓了起来,其他与常人并无二致。
听闻前方大捷的消息过后,李碧就更不怎么出门了,最多最多就是在花园这边儿转悠一下。
今天她心情不错,叫了李春,红眼珠儿几个说说笑笑的出来透气儿。
红眼珠儿瞅着她的样子,自然是羡慕非常,她对子嗣倒是不算看重,只是越发的思念身在外间的男人了。
李春转着眼珠儿在跟李碧说话,不时的还要瞪上一眼说话向来不中听的阿史那天香,看上去挺忙的。
阿史那天香在这里呆的久了,除了对总是拎着剑转来转去的李春有点畏惧之外,其他人都不在话下,当然,只要这个大肚子不恼,她这个伽蓝公主在晋阳呆的还算有滋有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