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1986


萧禹的妻子是独孤氏的女儿,而且还是出自嫡支,是李渊的表妹,与突厥可汗义成公主同样是亲戚,血缘关系比之独孤怀恩不差分毫。
而萧禹本人也出自江南萧氏,比起萧铣来其实还要贵重几分,他是萧皇后的嫡亲兄弟。
可以说,萧禹在独孤门阀中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当他站出来为李世民说话,独孤门阀的声音立即便小了几分。
再加上长孙叔侄,他们属于李世民的妻族,他们是东都门阀的代表,如今东都门阀子弟纷纷西逃,长孙氏因为早来一步的原因,很多东都子弟托庇于长孙氏门下,让他们在长安的地位越来越是稳固。
而且李渊为拉拢东都众人,也分外优待他们,所以说,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可谓是非同小可。
有他们在李渊面前为李世民说话,比萧禹还要强上几分。
再加上其他人等的奔走,李世民所举证的独孤怀恩的罪证也确凿无疑,这场风波到此其实已经有了结束的苗头。
毕竟独孤怀恩虽是独孤氏阀主,可才干平平,又自持身份,刚愎的厉害,在独孤氏中并不讨喜,众人此时其实并不是在为独孤怀恩本人鸣不平,而是在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罢了。
可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的道理自古皆然。
独孤氏门下众人渐渐有了平静之势,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却掺和了进来。
先就是裴寂等人,这些人中间有着不少长安大阀的影子,他们之所以很快就跳了出来,不但是因为裴寂的鼓动,而且还有着他们从此事中看到了危险的缘故在里面。
什么危险?李二郎问都不问一声儿,连解送独孤怀恩回长安的机会都不给,就地就能斩杀独孤氏的阀主。
在他们眼中,这就太让人难以接受了,今天李世民能杀独孤怀恩,明日里,李建成,李元吉会不会仿效一番,斩下宇文,高氏子弟的脑袋给人看?
而皇帝李渊又会如何?
是的,李世民开了一个极为糟糕的先例,让一些有着长远目光的门阀大族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要知道,就算杨广无道,弄的天下大乱,可在大业年间,杨广除了有目的的清洗开皇老臣之外,也从没有做过不经有司,就肆意斩杀门阀世族中人的事情,李二凭什么这么做?
而裴寂等人一旦掺和进来,事情便也急转直下,等到太子一系看到机会,顺势群起攻之的时候,事情就几乎无可挽回了。
李世民为了战事考量,斩杀独孤怀恩的举动,让他付出的代价几乎是难以承受的。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长安城中脆弱的平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彻底被打破了,秦王李世民在朝中声名大坏。
秦王一系可谓四面楚歌,随即萧禹因言辞激烈,被人抓住了把柄,黯然出京,专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这还是李渊刻意维护的结果,不然的话,丢官罢职也不出奇。
随之,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也遭到了围攻,李渊不得不令其闭门思过。
长安令长孙无忌出京转任万年县县令。
秦王府长史杜如晦也遭到了打击,因其叔父杜淹在东都王世充处任吏部尚书,有人伪造了他和杜淹往来书信,欲陷其于死地,很快杜如晦就被捉去了大理寺,投入了牢狱之中。
这是一场比之当初刘文静被杀时还要来的猛烈的滔天巨浪,秦王一系皆都战战兢兢,人人自危,改投太子一系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眼见情势无法收拾,李建成,和刚回京的李元吉兄弟两个兴奋的几乎无法自制,在他们不遗余力的推动之下,风波越来越大,开始波及到外间各处秦王一系的领兵将领。
李渊终于坐不住了,他是对秦王一系的众人越来越是不满,也想着借此机会让次子老实一些,可他却断不愿看到儿子们在他眼皮子底下如此肆无忌惮的相互残杀,置大局于不顾。
于是在经过了两个多月时间的默许之后,李渊终于开始着手控制局面了。
和刘文静那次一样,他先就拿齐王李元吉开了刀,当庭斥责其狂妄无知,枉为皇子,屡屡与军前将士不合,还不知悔改,当即下诏夺其王爵及一切其他官职,改任长安令。
如此重处,其实就差将李元吉在李氏族谱上除名了,向群臣展示出了他的愤怒之外,其实也表明了李渊对这个儿子的失望之情。
趁着朝堂上安静许多的机会,李渊又扇了裴寂一巴掌,于是裴寂又灰溜溜的回家思过去了。
没有了裴寂这样的近臣上下煽风点火儿,太子一系的攻势立即大不如前。
接着李渊又纳了两个独孤氏女儿入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以左领军独孤修德继为独孤氏阀主,随后便下诏晋其为亲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领千牛备身府。
独孤修德是西魏上柱国独孤信的曾孙,祖父是独孤信四子独孤藏,父亲是独孤藏之子独孤机。
他的父亲已为王世充所杀,他是东都西逃长安众人中的一员。
世系谱也很清晰,确实是独孤信的嫡亲血脉,身份贵重,至此独孤氏众人怨气遂平。
釜底抽薪,太子一系到此也不好再寻什么麻烦了。
而且李世民那边儿也没闲着,被打了一脑袋的包,李世民也被弄的心惊肉跳,很快就娶了京兆韦氏女韦。
韦出身京兆大族韦氏不假,可她却属于再嫁女,她的前一任丈夫是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李子雄父子因随杨玄感作乱被诛,韦作为李子雄的儿媳,本也在被诛之列。
可她的娘家实在不简单,遂能保全,隐于京兆家中,却在此时被李世民寻了出来,结韦氏之好。
韦氏愿意吗?肯定是不怎么情愿了,可如果有皇帝暗自授意,那就又有所不同……
和韦氏定了一门亲事之后,李世民觉着自己精力还很旺盛,于是又与表妹独孤氏定亲,新任独孤氏阀主独孤修德很快就得叫上他一声妹夫了。
而李渊纳的两个独孤家的女儿,按辈分来讲,一个是独孤修德的侄女,一个是独孤修德的妹妹,嗯,关系乱的那叫个彻底。
所以说啊,胡风南渐在这会儿还真就不是一句空话……
风波渐渐平息了下来,太子一系几乎大获全胜,如果他们加把劲儿的话,说不定能将李世民天策上将的怪异职衔给弄没了呢。
李世民靠着联姻和父亲若有若无的支持,算是逃过了一劫,可遥望长安城中的一地狼藉,也是欲哭无泪。
回到二月间,李世民刚刚斩杀了独孤怀恩,干净利落的消除了背后的威胁,此时的他根本顾不上观望长安的动静,还得面对即将烧过黄河的战火。
对岸的李破这会儿也不晓得自己送过去一个和尚,便弄的长安城几乎天翻地覆,温大有灵柩过河的时候,他正在率军猛攻蒲坂。
===第549章攻城(一)===
蒲坂城严格意义上来讲,才是李破起兵以来需要强攻而上的第一座坚城。
之前像晋阳,涿郡郡城都是当世的坚城大邑,可李破率兵攻之,皆是兵临城下,城池已在手中,而像马邑,雁门,临汾,绛郡等,都在闻风而降之列。
只有之前介休一战,算是攻打了城池,可说起来,那也不算是真正的强攻,数万唐军聚于方寸之地,内里还矛盾重重,再加上唐军将领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都让介休一战无法归入强攻城池之列。
而蒲坂就完全不一样了,唐军以及蒲坂守军在城头之上严阵以待,内中将领大多也是一心守城。
外面呢,在黄河对岸还有唐军大军驻守,并非孤立无援。
所以,李破在攻城之初便耐心的很。
先就想着将蒲坂的护城河仔细平整一番,如果是前两年,这肯定就是个拿人命添的活计,而且会很艰难,因为蒲坂的护城河在文帝杨坚时修整过,和黄河延伸出来的水道相连,实际上,这是关西到晋地渠道的一部分。
所以蒲坂的护城河很宽,又是活水,你想硬生生将它填平了可得费上一番功夫呢。
所幸的是,如今李破麾下可并不缺少工程人才了。
何稠的两个弟子观测了一下天象,又观望了一番水情,带着人终于开工,六天的时间,先是封住了黄河水道,然后在蒲坂城四周掘出了三条沟渠,挖了一些大坑,最终几声巨响过后,蒲坂的护城河水泊泊而出,在蒲坂四周形成了几个渠塘。
随后早已等待多时的兵卒一拥而上,举着大大的木遮,背着土袋,很快便将已经干涸的护城河道填成了平地。
几天里,李破在一处小丘上整个观望了这个过程,算是对李靖兵书中引用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攻城战是领兵之人最无奈的战略战术选择,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在辽东城下他就见识过一次,这次在蒲坂城下又为他重新展示了一番。
所以说,中原大城之陷落,都是内忧外患的具体表现,也必然有人为了百姓什么的开城投降,若是上下一心,共守城池的话,中原那些坚城大邑几乎没有任何陷落的可能。
换句话说,再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成为依凭,最重要的还是人心,人心凝聚,荒野之外也能众志成城,人心离散,再高再厚的城墙也形同虚设。
飘扬的日月星辰旗下,李破扭头西望,觉着对岸的唐军太过安静了些,兵力也有点少,这是想诱惑他在没攻下蒲坂城便强自渡河吗?
李破晃着脑袋笑了笑,若真是那般,李二可小瞧了他李破呢。
当然,他也不忘腹诽了一下李渊,觉着李渊太过幸运,竟然那么轻松的就冲进了长安城。
你瞧瞧人家始毕,攻城攻的多辛苦,你再瞧瞧人家李密,也不知围着洛阳城转了多少圈儿呢,你那点儿人马去打长安,竟然没怎么费事儿就进去了,你说长安城中的人得有多废物啊?
异日咱打到了长安城下,会不会也来个一鼓而入呢?
皇帝啊,一直以来离他都好像很遥远,可黄河就在眼前滔滔而过,过了黄河不用一日便能去到长安城下,在这样一个时刻,皇帝这个词儿在李破心里终于渐渐清晰了起来,并像恶魔的微笑一样散发出了无穷的诱惑。
看着小丘下面密密麻麻的大军营帐,瞅着那如林般飘扬在营地上空的各部战旗……澎湃有力的心跳声好像在提醒他,那个天下之主的位置并非遥不可及,其实早已轻轻摆放在了那里,也许只要他再加把劲儿,就能一屁股坐上去了呢。
他的目光重又落在远处的蒲坂城头,上面飘荡的唐军旗帜终于将他从臆想中拉回了现实,先打完这一仗再说吧,分外务实的他很轻松的抛掉那些诱惑,一脚将魔鬼踢到了角落里。
施施然的一带马缰,笑谓身边众人道:“此战过后,基业初成,各人还需努力,咱们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你们说是不是?”
敲击胸甲的声音顿时连成一片,他身边的将领们都明白,攻城战就要开始了,作为总管一再提起的基业初成的最后一战,此战的重要性已在众将心中无限拔高了起来。
随即李破便吩咐道:“传令各卫府将军今晚至中军议事。”
确实,蒲坂的护城河已被填平,攻城器械也早已齐备,士气也不用担忧什么,那么剩下的就是最后一步攻城了。
李破对蒲坂城是势在必得,他不会留这样一块儿登陆的桥头堡给唐军,因为身后还有一些人等着他去收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跟李唐连年交战纠缠,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虽然长安一直在散发着好闻的气味儿,很鲜美的样子。
可在黄河边儿上已经冷静下来的他,觉着此时并不是攻入关中的最佳时机,就算真的像李渊一样幸运的得了长安城,他又会陷入怎样一个复杂的境地呢?
外间四处都是敌人,肯定会趁他立足未稳来攻打他,散处关西,蜀中各处的唐军也一定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而长安城中错综复杂的门阀贵族,也足够他喝上一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