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1986


其实说完这句,萧皇后就后悔了。
到了这个时候,她再不知道眼前这人跟窦建德之流不一样,那也就算白活了四十多年,这人和粗鲁不沾边儿,反而言谈颇为有趣儿,不同俗流,更无什么造作之意。
就算没有江南人物那么风雅别致,在言谈举止上其实也当得起门阀中人这几个字了。
这让她颇为安心,甚至于有些不想让这“不速之客”就此离去了,当然,也别往其他地方想,这位只是寂寞久了,想找个能谈上几句的人聊一聊而已。
其实李破提起江南故事,也正搔在皇后娘娘的痒处,几年了,在她面前提起江南的人越来越少,北方的人们杀的红了眼,见到天下第一美人出现在自己面前,除了觊觎其美色以及利用价值之外,还能有其他什么呢?
这人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还能陪她说上几句,能惹她几笑,也就很不容易了,再说,这人身上也许还藏着些秘密呢……
“本宫失言,将军莫怪……本宫在长安时,关西男儿谈起江南人物来,多有鄙薄,本想将军也是如此……”
李破笑笑,打断了她的话,开始努力为关西男儿正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臣未曾去过,却也知道文风鼎盛之所在,必有可取之处。”
“只是如今天下动荡,战火纷飞,江南人物比之北地豪雄,确有不如,臣劝娘娘一句,娘娘就算想家,也是不要回去为好,有人说的好,不到白头,莫归江南嘛。”
萧氏的惊愕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她就算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以军旅起家的年轻人还能出口成章。
而随之她那深厚的文学素养就本能的发挥了作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简直就是一刀致命,受尽离乱之苦的皇后娘娘,只稍微想象了一下,便红了眼圈儿……
想说什么,却在喉头哽住,良久悲伤稍减,却好像呓语般问了一句,“也不知……不到白头,莫归江南之语出自何人之口,他可真是舍得……”
李破身上酥的一下,起了不少鸡皮疙瘩,见惯了北地红粉,江南佳人的做派他有点接受不能。
此时李破却是觉得,该到结束这番交谈的时候了,他对人心的把握可比萧氏要精准的多,萧氏的语气,神态以及动作,都在表明其防范之心大减。
再要聊下去,也许只要他想,可能就会发生点别的故事了呢……他也再次体会到了这些名句的真实威力。
===第572章长远===
“听说江南山清水秀,物埠民丰,这样的地方……臣若是老了,也愿过的闲适一些,可年纪轻轻,寄情于山水,悠游于林下,就算满身的才情,一肚子的文章,也没多大用处,最终不过一浪荡子而已啊……”
李破说的很刻薄,整个将江南说成了是养老的地方。
像这种有点似是而非的道理的歪理邪说,李破能给你说一大堆出来,一点也不稀奇。
实际上,江南对于中原帝国的重要性李破知道的清清楚楚,那里有很多人才,最为重要的那里有数倍于江北的人口以及耕地,只要江南没被打烂了,中原帝国归于一统之后,恢复起来就要快的多。
南人的缺点却也很明显,就如他所说的,江南太过富饶,让居于那里的人们偏于守成,在进取精神上,和急于过上好日子的北人没法相比。
和之前的很多人一样,萧皇后被他弄的不上不下,有点难受,本来还想借机询问一下李破的家世,找找其中破绽,又想跟他理论一番,谈谈诗词歌赋,南北差异等等。
这说明李破已经成功的挑起了她的谈兴,如果按照后来人的套路进行下去,以时下的风气而言,可以说李破已走在成功的道路之上了,至于是怎样一个成功,那就不用多说了。
可李破缺少那方面的兴趣,他确实比较喜欢和秉性强悍的女子相处,柔柔弱弱的……欺负起来没什么成就感嘛……
当然,这都是玩笑话,此时李破代表的可不再是他一个人了,他代表着晋地的门阀世族,代表着晋地的军旅,代表着晋地的百姓,沉甸甸的一副担子压在身上,更关乎他们李家一窝的生死,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雅致去干其他什么。
之后能走近他身边的女子,几乎全部都将是政治考量为先,不会以他个人喜好为准则,在这一点上,李破有自己的认知。
像个情圣一样弄个三妻四妾出来,那样的好日子早已离他远去。
而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位皇后娘娘,就算是天仙下凡,除了欣赏一下之外,他也不会去触碰一下,因为在之后这位娘娘和日月星辰旗其实没什么分别,都将是一种象征。
将来如果真有那么一日,这些象征性的东西尽可去之,那么他也不会有半点犹豫,更不会在之前给自己弄些腻腻歪歪的障碍出来。
可以说,他的冷酷和漠然是藏在心底里面的,轻易不会示之于人,当它肆无忌惮的展露出来的时候,多数是大局已定之时了……
李破很果断的终止了这次谈话,从玄武殿中辞了出来,在殿门之前还矫情的望着天空,摆了个造型,嘟囔了一句,天下第一美人果然名不虚传,也还不算笨,嗯,就是柔弱了些。
可他心底里琢磨的可不是这些,萧皇后作为江南萧氏的代表人物,再多见上几面,让她知道一下咱的“诚意”,将来也许会大有好处呢。
而杨广一脉虽然死的差不多了,可关西杨氏族人众多,比如他身边现在可就有一位弘农杨氏子孙在当记室,那什么观王杨雄就是杨坚的侄儿,杨广的兄弟,听说在关西很了不得呢。
如今看起来,萧皇后的价值并非单单只是一个前隋皇后的名义,还有许多的附属产物,现在看上去没什么,可要真能冲进长安,那可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他的长远打算了,和其他人差别不大,要知道北周建立时,也没把元氏,高氏子弟杀个干净,隋代北周,宇文也没遭了没顶之灾,等到李渊称帝,可也没将杨氏斩尽诛绝。
这就是门阀之所以为门阀的厉害之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吃亏都只是暂时的,谁也奈何谁不得。
不像李破这一家子,就那么几口人,一巴掌拍下来,准保能绝了后患,都不带有漏网的,比之那些大门大户可是危险多了。
想了一圈,李破觉着自己长进不少,目光可比以前长远多了。
随即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嗯,只吃了个八分饱儿,又跟个看着比较“顺眼”的女人耍了不少心眼儿,还当了一回文贼,惭愧惭愧,嗯,回去得吃上些好的补补人品。
扈从侍卫们陆续撤出大殿,等人齐了,李破挥了挥手翻身上马,在众人簇拥之下往宫门而去。
这个时候的天色就不用说了,黑洞洞的宫城毫无美感可言,比进来的时候还要幽深几分,深刻的诠释着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
好在有人领路,不然的话很有些迷路的危险,这就是李破头一次进入宫殿群的过程,一来一回间,给李破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
玄武殿中,皇后萧氏心神不宁的又吃了一会儿,吃的很饱,心情却远不如没吃饱的那位美好,又将剩下的酒菜赐给宫人,才又熟练的捻起佛珠儿。
佛祖很给面子,她的思虑确实渐渐清晰了起来。
那人称王之后,她应该能清静一段时日了,只要李渊那贼子别把长安丢给这人,或是李唐的兵马没来到晋阳城下,她的安宁就不会受到太多打扰。
想到这个,萧氏的心绪终于彻底平静了下来,还是那句话,她只是一个女人,没有为梁国或是大隋复国的雄心壮志。
在大利城中,义成公主对她说的那些话语,她都当做了耳边风,如果可能,她宁愿将皇后的桂冠扔在地上,再踩两脚上去。
那么多至亲之人的鲜血以及自身的遭遇,已经让她恨透了这个身份。
现在,她已经初步确定,晋阳是个不错的地方,那人也还算是个不错的人,能吟出那等词句的人,又怎么会是个凶恶之徒呢?
嗯,不用说了,这位皇后娘娘有点文青的小毛病,当然,读过很多书的女子大多如此,不值得奇怪。
也是修养到了这种程度,才会有这种表现,如果你自身软硬件都不成,强要为之的话,那可就是真的文青了。
其实,用些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安全有了保障,保护者呢,又比较有趣儿,可以试着往来一下,于是,结果也就明了了,晋阳可以安心的住下去了。
本应该是挺高兴的一件事儿,可萧氏心里还有疙瘩。
李定安的身世在晋阳不是什么秘密,陈孝意,何稠等人都在萧氏面前提起过,出身扶风府兵人家,少年时家中无以为继,到代州边塞投亲。
他的叔父是驻守定襄郡的守寨兵卒,于是投亲不果之下,留在了马邑,渐为前马邑郡丞李靖赏识,随征辽东后,任恒安镇将,拜李靖为师,又娶李靖之女,渐入关西世阀门墙。
来历好像很清楚,也禁得起推敲。
可在有心人……诸如萧氏眼中,本就存疑之下,此时想来想去,漏洞也就多了起来。
关西扶风啊,窦氏,鱼氏的家乡,不说百姓富足吧,府兵人家要想过的那么凄惨,也真是不容易,窦氏,鱼氏可还要点脸面呢。
再者,十几岁的少年,还带着个妹子,千里迢迢奔去代州,不说吃喝怎么着落,就说中间穿州过府无数,那会儿可是天下承平,地方官吏难道都是傻的,让两个孩子就这么一路在守地走了过去?
还有就是他的叔父戍守边寨,定襄郡啊,大业初就废弃的差不多了,如今还被突厥人占了去,这么一来,无论扶风那边儿,还是代州这里,真可谓是死无对证了。
汉王啊,又长着那样一双眼睛……之所以难忘,是因为独孤族人中,好像就文献皇后和她的侄儿独孤怀恩有着这样的特征,文皇帝五子,也就汉王杨谅一个。
而独孤怀恩和杨谅饱受文皇帝夫妇喜爱,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的长相。
要不然两个文不成武不就,无甚才干的家伙,又怎会入得那样一对儿夫妇的眼中?
萧氏越想越是纠结,以她如今的处境而言,本不该去追寻这样的隐秘,那对她没有任何的好处。
可她就是忍不住的去想,去琢磨,可见女子在本性上都是一般,越是隐秘之事,她们越是愿意去探寻。
实际上,不用怎么深思熟虑,萧氏就已经找到了脉络。
杨续颇为老实,可以在他那里稍稍打听一下……而最重要的是,汉王杨谅的儿子身边绝对不会多出一个妹子来。
那个总管府的大娘子虽然未曾一见,可在晋阳城中名声着实不小,也早到了嫁人的年纪,欲要求娶的人家可不在少数,有的人都求到了她这里了……
想到这里,萧氏犹豫了那么一下下,就招手唤过宫人,轻声细语的道:“总管府的大娘子是叫李春吧?”
宫人点头,“娘娘记性真好,是叫李春,闺名好像叫庆生,听说备受李总管宠爱呢。”
说的大多都是废话,总管府中的一家人就那么几个,家中几头雌老虎各个鼎鼎大名,萧氏要是没有听说才叫见了鬼呢。
===第573章家宴===
“去,将那方蟠龙佩取来……”
不大一会,宫女捧着一个盒子重新回到萧氏身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