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1986

===第581章来使(四)===
温彦博迎至介休,等了两天,终于迎到了第一拨人马。
可先到介休的却不是早一些过了黄河的王世恽一行,而是萧铣的使者。
温彦博与西河郡太守张云智率众迎岑文本于介休城外,护卫岑文本一行的是李年的亲卫,等他们散开,瞅见稀稀拉拉的六七个人,温彦博想笑,却又忍住。
楚王郑文秀没能到来,从荆襄到晋地的一路上,山贼如蚁,乱兵如麻,把这一行使节折腾的欲仙欲死。
楚王郑文秀受了箭伤,勉强支撑着过了河,便一头栽倒在李年的军营之中,李年让军中大夫给诊治了一下,又送其到了最近的临河郡。
李年当时也暗呼倒霉,若是这人死在他那里,算什么?那可真真是受了无妄之灾,于是以军营中缺医少药为由,将人火速送给了尉迟恭。
岑文本情形也不太好,一路上过于惊险,加上旅途劳累,他又是个地道的文人,就算也时常习剑,比后来那些手不挑肩不能抗的文人士子强健一些,其实也是有限。
所以这位也染了风寒,只是仗着年轻,比郑文秀那要死要活的模样强了不少,还能支撑着来到介休而已。
其实岑文本很想质问一下王世充,你他娘的这个河南之主是吃干饭的吗?怎么看着河南比当初你与李密相争的时候还要差上几分呢?
可再是抱怨也没用,洛阳大仓的粮食见了底,王世充也没想着怎么好好的治理属地,于是河南的乱象愈演愈烈,让萧铣的使者们吃足了苦头儿,人命丢了不少,只是好在没让两个使节死在路上罢了。
他的几个扈从穿着乱七八糟的衣服,身上还都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就算洗涮干净了,看上去也特像流民。
其实他们都已经骑上了战马,弄几辆驮车也根本不是问题,可在路上将送给萧皇后和李破的礼物已经丢了不少,如今仅有的这些,岑文本可不敢再给弄没了,严令各人背在身上,不得轻离。
于是乎,萧铣的使节可谓是威严尽失,颜面扫地,看着温彦博和张云智眼中,就和开玩笑差不多。
岑文本裹的和个粽子相仿,脸色苍白如纸,天气已经暖和了过来,可这位还是哆嗦个不停,他是坐着李年送的马车一路行过来的,滋味儿其实比骑马更难受,加上有病在身,已经在路上吐的稀里哗啦,差点丢了半条命出去。
其实到了介休这里,这位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按照随行的大夫的说法,那就是好好将养些日子也就差不多了,因为他年轻,倒也不会损了元气,留下病根儿什么的。
有气无力的跟温彦博,张云智见了礼,温彦博赶紧让人扶着他回去了车厢,生怕这厮突然栽倒在他面前,那乐子可就大了。
温彦博觉着也挺倒霉,就这几个人,正副使节还都成了难兄难弟,一个比一个凄惨,真要是都死在晋地……他娘的,你们这是想栽赃陷害啊……还不如死在王世充的地盘上呢。
入了城,准备好的接风宴也不用开了,温彦博立即命人去找了几个城中的大夫去给岑文本诊治,一边讲所见所闻据实写了下来,派人送回了晋阳。
当李破得知此事之后,也挠着下巴有点犯嘀咕,要是死了人,多不吉利啊,咱可是要称王的人了呢。
所幸,这两年他没少收敛乱七八糟的人物,转转眼睛就想到了一个人,立即命人去将孙思邈请了来,你个大名医在晋阳吃饱喝足,整日里游山逛水的好不逍遥,现下也该出点力气了不是?
孙思邈在他治下确实过的有点乐不思蜀了,晋地有不少名山大川,正是求仙访道的好地方。
静下来呢,还有王绩等人相伴,几壶美酒,几碟小菜,他们吟上几句诗篇,辩上些老庄以为佐酒之物,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加上晋阳还有几家名医,本来对这个外来户很是不满,可在孙思邈殷勤走访之下,他们毫无意外的接纳了这个胸怀宽广,不类凡俗的孙大夫。
在孙思邈送给了车氏一株药性绝佳的老参,救了车氏长房独子的性命之后,他在晋阳城中的名声彻底转为正面,而且还是光辉的不得了的那种。
这会儿受了李破托请,他也没什么迟疑,立即快马赶往了介休。
其实用时下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这人颇有古风,很像三国时到处溜达的华佗,治病救人根本不看病人之身份,什么人碰上了都能治一治……
接到岑文本之后,温彦博又在介休呆了两天才迎到了王世恽一行。
三家使节,数王世充的使节最为风光,一营五百护军随行在侧,盔明甲亮,旗帜昭昭,队伍中车马俱全,风光的有点过了头儿。
温彦博看着就比较刺眼,你这是来别人家中耀武扬威来了不成?而且还走的这么慢,你是瘸了怎的?好大的架子……
这次温彦博确实是冤枉人家王世恽了,河南地面上的事情自然是河南人自己最清楚,一路上可不平静,就算是在自家地盘上,也不得不防,所以带来的兵卒多了一些。
而走的如此缓慢……好吧,云定兴在其中没少起了作用,这家伙总想瞅机会跑去关西,奈何路上匪患多多,他拖了拖行程,就算有了机会,他想想被捉回来的下场以及路途上的凶险,犹豫之间,却是错过了几次良机。
等过了黄河到了晋地,他就“病”了,最终王世恽差点敲着他的脑袋告诉他,没跟我耍心眼儿,不然俺就扔你进黄河喂鱼。
于是云定兴终于老实了下来,却还是落在了后面,所以别人的使者都想尽快赶到晋阳,他们这里闹来闹去,出发的最早,离着还近,却落在了后面。
王世恽长的很威武,浓眉重目,脸型狭长,笑起来腮旁带着鹰纹,面相上来说,这样的人一般一生劳碌,就算大富大贵,也要劳神费心,不会太过长久。
王世恽身上同样带着比较浓重的关西贵族风范,严肃庄重,笑的时候其实和没笑差不多,眼神儿很专注,是个你不得不郑重对待的人。
和温彦博寒暄的时候,他也在仔细打量这个晋阳温氏子,来之前,他对李定安身边的人也不会一点研究都没有。
温彦博,字大临,出身晋阳温氏,曾为幽州总管罗艺府中长史,李定安破罗艺得此人,不久视为心腹。
一见面,温彦博给他的印象很不错,礼仪之上有大家风范,言谈举止也很有分寸,相比那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洛阳门阀子弟,在王世恽眼中,显然温彦博才是可以相交论友之人。
可温彦博对王世恽印象不太好,为什么呢?纯是让李破给带的,他对于河南王世充和李密等人厌恶的厉害,也从不掩饰这一点,他底下的人听的多了,回去想想,总管说的很有道理嘛,于是乎,王世恽也受了牵连。
只是李破称王在即,来者就都成了贵客,瞧总管的模样,以及当前的局势而言,温彦博也明白,对王世充的使者,尤其要郑重对待。
所以,接待起来,温彦博表现出了主人家的热情,款待的也十分尽心,也没将病秧子岑文本请出来给王世恽添堵。
这让王世恽很满意,因为这种招待以及温彦博的家世,权位,乃至于他迎出的距离,都表明了一件事,李定安有意与郑国修好。
这样一来,出使的目的其实就完成了一多半儿了,只是他稍微有那么一点遗憾的是,李定安不曾亲迎于此,不然的话,也许收获会更大些呢。
可那毕竟只是想想而已,李定安不是窦建德,如想要向洛阳称臣,皇泰帝的时候估计也就做了,又怎么会等到今日?
王世恽一行在介休稍稍尽欢,与此同时,另外一边儿的岑文本被赶到介休的孙思邈翻来覆去的检查了一遍,终于得出结论,此人性命无忧,开个方子喝几天,也就能好的差不多了。
岑文本欲哭无泪,他娘的,还要喝那药汤?看看咱都瘦成什么样子了,药汤管饱吗?
相比岑文本,云定兴这个“病人”待遇就“好”的多了,孙思邈只是拽过人来瞅了两眼,开口就来了一句,“将军心虚胆弱,咱这里有良方相赠……”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两本书来,塞到云定兴怀里,转身飘然而去,直接带着两个徒弟,进了太岳山,采药去了。
云定兴有点蒙,拿过来一瞧,他娘的,一本道德经,一本庄子,都属遗世名篇,云定兴可不傻,见了这个,当即大怒,抽出刀子就想追出去斩了这个胆上生毛的王八蛋。
可人家真就没说错,不用别人阻拦,刀子只抽出了一半,云定兴自己先泄气了,喃喃咒骂一番,气鼓鼓的回去歇息,别说,睡的还挺香,要说他的脸皮厚度,那绝对是不让刘皇叔专美于前……
===第582章来使(五)===
一般来说,这年头使者们的技术含量都不高,大家也没有优待使者的习惯,所以作为出使之人,风险都很大,这无疑是胡风南渐的结果。
再没有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说法,差不多都是你送来了人头,我正好拿来祭旗,而且潜规则是谁先派出使者,气势就要弱上一分。
来到晋地的使者们,大概就是这个模样。
而使者来历五花八门,心思各异,也显示出了他们的不专业,无论是萧铣,王世充,还是窦建德,其实都是基于内外矛盾而派出的使者,人选上首先就存在了很大的问题。
论起出使目的来,他们倒是有志一同,可见晋地确实有着得天独厚之处,只要北边的突厥不来捣乱,晋地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就显现了出来。
占据这里的人,既可以威逼长安,又能直望洛阳,居高临下,实实在在的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它和秦地最大的区别在于,东临太行,另外两边都有黄河阻隔的情形之下,这种战略主动权也就被削弱了很多,偏于守成的一处地界,而它也没有与产粮之地相连。
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对晋地的看法都比较一致,山川险固,王者之气却嫌不足。
于是也就好理解了,使者们的到来,存的心思都差不多,你先跟李渊打着,我等看看能不能从中捡些便宜。
至于说仿效李渊一路冲进长安,也不是没可能,但大家都觉着,就算你进了长安,也应该是强弩之末了,那时候你立足未稳,正好便宜了我嘛。
打的算盘其实都不比李破差,可最终谁占便宜,却还要看各家的智商高低和实力大小。
当温彦博陪同使者从介休启程回转晋阳时,队伍的规模就不小了,此时两方使者也都知晓了对方的存在。
王世恽向温彦博知会了一声,便去探望了一下岑文本,礼节上做的很周到,其实王世恽也想趁机和萧铣的使者商量一下两方的边界以及双方的关系等事,可看了岑文本的样子以及他们的情形,王世恽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一来呢,他心中不免生出了些轻视之意,萧铣不过如此,派来的使者弄的如此狼狈,是来专程丢脸的吗?
二来呢,岑文本太过年轻,还就带了那么几个人过来,能成得什么事情?就算和其人谈的再好,回去之后对萧铣又能产生多大的影响?
三来,王世恽认为,萧铣派人前来,结盟肯定只在其次,他们想要的是什么,王世恽一猜就能猜的出来,姓萧的竟然想只凭一个姓氏就白捡个大便宜回去,你倒是会做美梦……
或者说,你想不利于我不成?
有了这般想法,王世恽也就失去了跟岑文本深谈的兴趣。
这可不怪王世恽狂妄多疑,萧铣明显对于出使之事不太重视,或者可以说是没有经验,派出来的人不对劲儿不说,还偏于鬼祟。
正确的做法其实应该是先跟王世充交好,稍稍达成一致的情况之下,再派人出使晋地,你隔着人家王世充就派使者过了黄河,人家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就得想一想,你是不是想要和李定安结盟,一起来攻洛阳了。
知道的早一些,定然会派人截杀使节,晚一些知道,嗯,其实就是现在这么个情形了……
可从介休启程之前,令王世恽更紧张的事情发生了,温彦博比较随意的告诉他,窦建德的使者也已去到了晋阳……
王世恽一听之下,首先想到的就是窦建德想要联合李定安共攻河南,王世恽想象一下不由大恐。
洛阳自古以来便乃四战之地,这可不是说说的,河南以洛阳为中心,地广民丰,承平时节,有山川拱带,往来通衢之称,可战乱一至,河南的战略地形就很糟糕了,几乎无险可守。
实际上,无论是王世充,还是李密,只一味兴兵相并,除了他们自己本身的原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源于河南的地理位置,在这里种田,你是给谁种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