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1986


故意放走了王世伟,单雄信送了口气,他可不想引的王世充大军在攻打李唐之前,先来围剿于他。
单雄信也没带太多人走,三四千人在他率领之下离开弘农,避入山中,重新落草为寇去了。
临去之前,这个黑心眼的家伙还修书一封,送给曾经的瓦岗故人们,劝众人尽早离开,不然早晚掉了脑袋云云。
不管这封书信落在谁手里,单雄信都相信秦琼等人不会过的那么安生了,他还真想让大家应了当初的誓言,有难同当……
说起来,单雄信对于河南大军的伤害其实要远高于张士贵,五万大军至此才算是烟消云散,继张士贵之后,给了王世充重重一击。
而他造成的影响更是糟糕至极。
总的来说,李唐和王世充先“小小”的较量了一次,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只不过王世充吃的亏更大一些而已。
单雄信跑了,张士贵也溜之大吉,王世充暴怒,李建成也是灰头土脸,有功之人临阵叛逃没了踪影,这样奇怪的事情在李唐军中还从没发生过。
议论纷纷之下,黑锅很快就落在了吕成业和同样不见了踪影的魏征身上,吕成业当即被押回了长安。
魏征是河南降人,人又不见了,黑锅你不背谁来背?
可魏征毕竟是东宫洗马,拔出萝卜带出泥,弄的李建成连奏疏怎么来写都不会了,白白让李世民看了场笑话。
消息传到长安之后,李世民觉得回京的决定很正确,他这个大哥统兵无方,之后不定会出多少纰漏呢。
张士贵悄悄的走了,留下了一地的猜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唐军上下都不知道这人到底去了哪儿,有的猜他就在弘农老家躲起来了,有的则说他去投了王世充,有的说他应该过了黄河去了晋地。
反正众说纷纭,没个准信。
只是在当天晚上,李破本人还不知道隔岸观火的好处马上就要出现了,他反而觉得很懊恼,这一战太过莫名其妙,完全不符合规律,顺便还打乱了一下他的计划。
召集众将过来商议了一下,王世充的不堪一击让众人很兴奋,可在李破注目之下,到底没人敢再提议去打洛阳什么的。
最终的结果很无奈,还是按兵不动瞧瞧再说,王世充吃了个大亏,就算有点伤筋动骨,可还不算伤及根本。
换句话说,王世充还有一战之力,嗯,刀子被人斩的有点裂了,却还能拼一拼。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破就醒了,随即带着罗士信去黄河边上溜达,对岸怪事有点多,他觉着趁着清静得好好想想之后该怎么应对突发状况。
实际上,想那么多也没用,晋地大军过河的前提条件很清楚,一个是李建成率军出关,一个是王世充大溃。
只要这两件事没有发生,强渡黄河便是得不偿失之举……
就在李破盯着自己建造的浮桥出神的时候,对岸来了一群人,还欢呼了一下,随后便毫不犹豫的踏了上去,嗯,李破觉着对岸的怪事还真多。
===第634章名人===
从河岸高处望去,密密麻麻的营寨铺满了视线之内,一直延伸向远方。
张士贵当时就吃了一惊,如果想将这样一座大营塞满的话,嗯,张士贵也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人马。
这是要渡河?不是说这位正在向蒲坂增兵吗?
蓬头垢面的徐世绩跑了过来,先捶胸向李破施礼,眼珠儿乱转,瞄了瞄张士贵,又瞅了瞅魏征,即便跟人问过了,还是难掩惊讶之色,真都是故人来的。
张士贵在河南名声不小,前一日又是一战破敌,正应该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突然跑了过来,实在有些古怪。
至于魏征,那则是老相识了,两人还曾经共事过一段时间,相处的颇为融洽,算是徐世绩在河南军中不多的几个友人之一。
魏征年岁比他大的多,河北人,当年官居武阳郡丞,严格说来应该算是归于裴仁基辖制,后来归降李密,并未受到重用。
这人当时在瓦岗军中辗转来去了一些时候,今日辅助这个,明日里又去跟了那个,没担任过主事之人,干的也都是筹备粮草军需之类的活计,很快就被徐世绩这样的年轻将领甩在了身后。
两人勉强算是忘年交……好吧,那会儿很乱,一个个军中将领都和得了病一般,嘴上说的再好听,也得提防别被人算计了,所谓的交情也就那么回事。
两人先后投唐,相隔不过数月,只是李唐那边过于看重家世,人家魏征后来一步,却直接去了长安,当即被太子李建成看中,入了东宫为官。
而他徐世绩呢,却成了可以随意丢弃的李密降将,情形整个颠倒了过来,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故人又出现在了晋地。
想到这里,徐世绩感觉世事很奇妙,你这追的很紧啊,老子跟你有那么深的交情吗?
老天爷开起玩笑来那真没的说,再加上鬼头鬼脑的张亮,至此,李建成麾下有名有姓的河南降人聚齐了一多半。
李破摆了摆手,让徐世绩随在身边,他是越看这人越不顺眼了。
于是徐世绩敏感的觉察出了一种深深的恶意,下意识的缩了缩脑袋,赶紧闪开凑到了魏征身边。
“多时不见,魏兄别来无恙否?”目不斜视间,徐世绩小声道了一句。
魏征已经被松绑,嘴巴也能说话了,只是还没找到什么好的机会,这会见了徐世绩也没多少惊讶。
徐世绩是个聪明人,若没有当即战死,随李神通一道被俘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此这般,若没投了李定安,那才叫见了鬼呢。
去了束缚,也能张嘴说话,魏征聪明劲也就上来了,他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只要别碰到太不讲理的人,都能幸存下来。
此时苦笑一声,“几年未见,还道和贤弟再无相见之日,不想……呵呵,世事无常,竟是一致于斯,观贤弟神采飞扬,更胜当初,只是愚兄还是那般身不由己,落拓流离,惭愧惭愧。”
他嗓门起的挺高,徐世绩一听之下,心里暗笑,这话你是说给谁听呢?嘿嘿,魏玄成还是那般聪明,看来日后这里又能多上一位故交,嗯,倒也不错。
李破走在前面显然是听到了,扭头便笑道:“你是河北人吧?我记得当初在马邑时,曾有个税官姓魏,据说有亲族在河北为官,你可识得?”
李破也是随口一问,魏征在他这里很有名气不假,可对其人来历他却所知不多,听口音应该是河北人,也就是一夜之前,还是李建成的东宫洗马。
东宫洗马?那是什么玩意?给太子洗刷马匹的吗?混的不怎么样嘛。
这些年他还真碰上几个姓魏的,当初在马邑城门口见到一个税官姓魏,好像也是河北人来的,和尉迟那厮一起看城门,顺便捞点油水。
只是随口问了问,听人家都快扯着脖子喊了,活命的如此强烈,若不给点反应,别把魏镜子给吓坏了。
不成想,那边当即接了口,“殿下竟是识得族兄?没听他……”
及时打住,他那个族兄当年在马邑为官,说的为官,其实是抬举的说法,不入九品,属于杂役之流,而这位汉王殿下,估计那会儿也是籍籍无名,两人年岁又差着老大,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交情。
好吧,现在李破也觉得当初那个马邑确实有点神奇的味道了,很多“名留青史”的人聚集在了那里,连魏征都能跟那里扯上关系,可那里是正经的边塞之地啊,难道还真有因缘际会一说?
可回想一下,当初那些在他心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如今死的死,散的散,留在晋地的又有几个?
实在算不得什么风云际会,如今能搅动天下风云者,也唯他李破一人而已,李破有些自得的想着。
嘴上却进入了闲聊模式,“魏税官可还好吗?”
那边张士贵左右瞅瞅,娘的,这个魏洗马竟然在晋地有故旧不说,还和这位攀上了交情,早知如此,应该让人绑的松些嘛。
更让人不解的是,被他寄予希望的阿史那大奈待遇还不如他和魏征呢,此时正被那个凶恶的大汉提在手中,晃来晃去的,眼睛都划起圆圈了。
其实到了这会儿,张士贵也已心安,他可不是无缘无故选了晋地李定安来投,晋地门阀不多,少了那些大家子弟作怪,像他张士贵这样的人,将来定能得到重用。
就像现在,这人虽少了点善纳贤才的样子,可他也看够了李氏父子的虚伪模样,现在这个样……挺好……
“多谢殿下牵挂,可惜,族兄已于数载之前病殁于武阳任上了。”
李破叹息一声,招了招手,让魏征走在自己身边,转头却对罗士信道:“当年那个和你们一道守城门的魏税官还记得吗?”
“怎不记得?”罗士信挥舞着手臂,晃的阿史那大奈一阵恶心。
“那穷酸很是嗦,可人还不错,给过俺几口酒喝呢,不像尉迟那厮,尽拿俺来说笑。”
李破拍着罗士信宽厚的肩膀哈哈大笑,“当年咱们认识的人如今剩下的可不多了,还闹什么意气?”
“这是魏税官的族弟,过后你派几个人护送他回晋阳,让人好生招待,对了,这人是怎么回事?不说是处罗可汗族人吗?到了家,怎么还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李破对待这几个人态度不一般,别说心眼多的要死的徐世绩,就算是罗士信也感觉出来了,还特意瞪着眼睛仔细瞧了瞧张士贵和魏征,更是提起手中的阿史那大奈打量了一番,除了手里这个家伙长的比较丑之外,到底没瞧出几个人的特异之处。
张士贵却觉自在了不少,卖人也就卖的也就越发彻底,“他是秦王门下,立功不少……”
一句话就够了,李破点头,“原来如此,把他一道送回晋阳吧,交给薛万均。”
谈说间,一行人已经进入了营寨当中,此时晨曦微露,营寨也活了过来,炊烟升起,轮值的人也开始换岗,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各种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
一路行过,兵卒将士纷纷捶胸施礼,张士贵略略注目,不多时,心里便道了一句,都说李定安能战,今日一观,果是名不虚传。
这话说的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他领兵多年,只需从一些细节处,便能看出哪支军旅精锐,那支军旅糟滥。
这些晋地士卒精神饱满,身体强壮,显然吃得饱穿得暖,年岁又很恰当,这样的人即便聚集为匪,也当得起精锐一说了。
而在行止之间,是否有严明的军律约束,也能得到明确的体现,更不用提他们身上那若有若无的肃杀气息了,一路上竟然没碰到几个新兵,都是经过战阵的老卒。
这许多精锐聚集在河边……张士贵不自禁的兴奋了起来,这位既然有意过河,那他张士贵应是不缺用武之地。
新来之人向来难受重用,可只要有仗可打,立功是早晚的事情,就怕像李建成那般,不给他领兵之权……
胡思乱想间,一间大帐已经出现在他面前。
“张将军来的仓促,不如先梳洗一番,再来说话吧。”
不容置疑的陈述句,没给人说话的机会,李破掀开账帘便进了大帐,很快,其他人也都被赶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