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1986


此时王绮不免想了想自己少年时的生活,嗯,相比之下,竟然进了汉王府之后,过的要逍遥一些,王氏府中的规矩,礼仪,对于女子而言,才称得上牢笼一说。
不比不知道,一比王绮就吓了一跳,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竟然不想回家了?
而李破此时已然酒足饭饱,,顺便还“逗弄”了一下王氏才女,心情大为舒畅,遂起身道:“如今风雨正急,王氏能者多劳,为我担些责任,日后必得厚报,王侍郎是个聪明人,这些道理他应该明白,你也要记得,王氏围墙外的那颗老树,虽说挡了我的路,如今不是也还枝繁叶茂,荫庇于人?”
这样似解释,又好像隐含威胁的话语出自李破口中,再正常不过,也只能说明他心情正佳,便给了王绮一个不错的说辞去和王泽说话。
说完,李破便溜溜的走出了书房,王绮不错,还知道起身恭送,只是肚子饿扁了不说,脑袋也彻底晕了。
小丫鬟候在外面,看着这么大的功夫汉王殿下就出来了,而且衣冠整齐,顿时失望不已,自家二娘太不“争气”了……
……………………………………
晋阳这个冬天不会消停下来,正有许多政令蓄势待发,而相比之下,千里之外的姑藏就完全成了火药桶,沾上一点火星就爆了的那种。
范文进到底是住进了李伯玉的太子府,和他想象的也完全一样,太子府漏的和筛子没两样。
刚赴了太子殿下摆的接风宴,总算吃上了一顿热乎饭,回到太子给准备的宿处,本想诸事不管,先蒙头大睡一番,给自己回(防和谐)回魂,以免没被人砍了脑袋,先把自己给累死了。
只是别说床榻了,屁股还没安稳的坐下,李伯玉送的美人便已来到。
范文进那小身板,这会肯定是欲兴不能的状态,只能婉拒太子殿下的好意,可令他想不到的是,来的美人将一封书信交给了他。
当时就把范文进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娘的李伯玉,你能再无能一些吗?这要是有人在饭菜中下毒,接风宴岂不是成了招魂宴了?
不怪范文进如此惊恐,那个明显有着西域胡人特征的美人是武安王李仲琰派来的,也就是说,太子殿下送来给使者陪侍的女人竟然是敌人的坐探,任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和范文进一样,被唬上一跳,然后便会李伯玉失去任何的信心。
其实到了这会儿,范文进也没弄清楚,姑藏城中的大人物们,为何如此看重他这个外来的使者。
他在宴席上倒是试探了太子李伯玉一番,得出的结论很让人无奈,李轨确实是个厉害人物,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人生生顶起了局面,亲族当中没什么杰出的人物相帮不说,将两个儿子也养成了废物。
太子李伯玉已经和他的弟弟武安王李仲琰陷入到了,你赞成我就反对,你反对我就赞成的无聊而又缺乏智慧的争斗当中。
很多人在拿他们当枪使,梁硕估计就是其中之一,拥戴太子顶住安修仁等人,估计武安王那边也差不多,安修仁兄弟在接势用力。
在姑藏城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应该不会有太子李伯玉和武安王李仲琰名列之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城府,根本不足以领袖梁硕,或是安氏兄弟那样的家伙。
就像是这个送来的美人,不定就是昭武九姓后裔的安氏兄弟的手段。
而让他百思不解的问题,在太子李伯玉这里没有得到答案,因为李伯玉之所以自请出城迎接使者,是出于武安王想要如此的缘故。
轻松的在李伯玉口中得到了这些消息,李伯玉其实已经在范文进心目中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草包,等到美人送上书函的时候,则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武安王李仲琰想要密会于他,说是密会,其实和强抢没分别,李仲琰在信中很嚣张的表示,使者只要寻个由头,避开太子离开太子府,他就能把人都接到武安王府去。
这让范文进一下想到了家乡抢亲的戏码,他家的妹子就被人抢过,可谓是“深受其害”,他本人可不想当一回被抢之人。
尤其是安氏兄弟的来历,更让他早早便将李仲琰当成了敌人看待。
===第702章鬼怪===
姑藏太子府,汉王李破使者宿处。
惊魂未定的范文进不顾太子府护卫劝阻,大晚上的便执意将扈从聚在了一处,吩咐他们不得离开自己身周左右。
此时太子李伯玉正拥着自己宠爱的侍妾,打算快乐一下,精神上挺亢奋,没忘了正事,还在想着将李定安和梁师都的使者都引来府中,自己那个该死的弟弟又会如何的暴跳如雷。
得到禀报时,已经箭在弦上的他不耐烦的将下人打发走了,随口还吩咐,只要他们不离开府中,使者要怎样便怎样。
这会其实他还在暗骂,汉王李定安派来的人半死不活的,远不如梁师都的使者看着顺眼,一旦父皇……等他登上帝位,那么倒是可以和梁师都好好说说,结为盟好,尽可雄踞西北,还怕什么李渊之辈?
说起来太子府并非没有幕僚,在凉国朝中也不是没有友好,可梁硕暴毙让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梁硕不但的吏部尚书,虽因李轨忌惮,未曾晋为尚书令或者尚书左仆射,可实际上,他就是尚书省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和中书侍郎关谨等一道,把持朝政,又兼太子师,为储君宝座之下最牢固的一根支柱,作用更像是当年的高,高一去,杨勇随之被废。
这样的故事好像正在西凉重演,梁硕自然远不如名臣高那么强大,为人处世上和高也是截然不同。
梁硕这个人为人端肃,却又足智多谋,无疑是这年头极为宝贵的那种人才,可性情上确实偏于激烈尖锐,敬佩他的人很多,可他的敌人同样遍布朝野内外。
而不论敌友,几乎所有人都怕他,换句话说,梁硕是乱世用重典这个说法的坚定支持者,要是被他看不顺眼了,你倒霉会非常的快。
这样一个人如果能得到李轨的全力支持,放手施为,完全可以让众人俯首听令,不敢有丝毫妄动。
可事实上则是,李轨对梁硕越来越是不满,并对他的才能有所忌惮。
据说梁硕为官清廉,家中用度很是简朴,出行的时候,从人不出十数,仪仗弊旧,内宅之中,妻妾各一,奴仆也少,很有开皇年间的臣下们的风范。
可李轨之前就是大富翁,当了皇帝之后不能说穷奢极欲吧,也不会过于节省,给自己修建宫宇,制作皇帝仪仗,服饰等等,比较铺张。
这位凉国皇帝在和以梁硕为首的旧人们饮酒的时候就常常劝梁硕,咱们都来到这个地步了,坐卧出行,都要有脸面,不能让人说咱们寒酸吧?
于是梁硕就反过来劝皇帝务求节俭,毕竟现在西北吃不上饭的人还有很多,要是皇帝能将这些不必要的铺张浪费节省下来,多少人会因此而活,您的名声也会更上层楼。
一次两次是这样还成,时间长了,结果那还用问吗?玉女台的建造只是个引子,让君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已。
所以便看得出来,以梁硕之性情,不能得到李轨的支持,便无法在朝中做到力压众人,领袖群臣。
而李轨还以当初凉王府长史曹珍任了尚书左仆射,压了梁硕一头,在他两个最得用的旧人心中,扎了一根刺进去。
不得不说,这样的心术,也难怪会是李轨来当皇帝,而不是其他什么人。
话题再转回来,梁硕为太子师,效果确实很惊人,让太子地位稳固的同时,其实也让把很多人赶离了太子李伯玉身边,梁硕一殁,太子一系震惊之下,很多人就此选择了旁观。
没办法,梁硕的光环太耀眼,太子完全被笼罩其中,很难给众人以信心,府中寥寥几个幕僚,都在筹备着梁硕出丧事宜,他们的才能也不足以向太子进言,捋清局面。
更为可悲的是,和弟弟掐的红了眼的太子李伯玉没有意识到,他来到了自他登上太子之位后,最孤立无援的一个时节,还在做着登上皇位的美梦呢。
对于梁硕之死,他可不止表面上那么悲伤沉重,其实隐隐的他有一丝窃喜,他的老师太吓人了,比他的父亲还要严厉……
若非老师死了,他这会肯定在老师面前听训,总结接待外方使者时的得失,不可能搂着美人快活。
嗯,这位太子殿下还真和范文进的评价差不多,师丧之中,父亲又是重病在床,他却还在内宅宣淫,果然不知礼为何物。
而在如此局面之下,还来寻欢作乐,才能上也不用指望。
没心没肺的太子殿下如何如何,此时不论是梁师铭还是范文进,都不会去关心。
范文进有感局面恶劣,令他寒毛直竖之下,收拢了扈从在身边,随即命人去见梁师铭,两个人毕竟一道来到凉州,可能要同患难一次了。
但这完全是范文进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梁师铭不敢苟同,他在乱局中看到了一统西北的“契机”。
李轨快要死了,梁硕已经死了,他想的是,这两个人一去,凉国必乱,梁国大军离着西凉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这是……啧啧,如此天赐良机,怎能轻易放过?
西北战乱的既得利益者,从来不怕什么纷乱,他们也喜欢在乱局中来个火中取粟,为此,他们很愿意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估计就算是李破晓得了此时梁师铭的想法,也要道上一声佩服呢。
于是,范文进得到的回禀是,人家梁师铭喝醉了已经睡下,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这会已经被弄的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敏感的好像一戳就能跳起来的范文进,在从人的回禀当中嗅出了浓浓的不详气息。
喝醉了?睡了?这会谁还能喝得下,睡得着呢?怕是有了什么其他心思吧?
想到这个,范文进当即道了一声愚蠢,你梁师铭有什么能耐,走了一路谁还看不出来?在凉州这样的虎狼之地,还不愿跟他联手,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混账东西,难怪梁师都不能奈何得了孤立无援的灵州,原来麾下尽多无能之人。
得到回报的范文进鼻子都被气歪了,很想带人去并了梁师铭,把那颗自以为是的脑袋砍下来再说。
实际上,范文进更想领人立即冲出太子府,逃出姑藏城去,他可没有梁师铭那样没来由的信心,情势如此险恶,他可没有半点力挽狂澜的心思,他不是百折不挠的张骞,只是一个不幸被派到这里出使的使者,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自然便以保住自己性命为上。
这也正是李破犹豫再三,才派了他来凉国的根本原因,无人可用,只能拿范文进将就一下了。
就在范文进咬牙切齿,想要和扈从们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在变乱来临之前,逃出姑藏的时候,自进了太子府,就不见了踪影的关实又出现了。
范文进大喜,以这人地头蛇的身份,又神出鬼没的好像很有办法的样子,糊弄这人一下,是不是能找到出城的办法呢?
这肯定是病急乱投医的行为,可也不能怪范文进,因为入城之后,好像就碰到这么一个比较靠谱的人。
可关实他是糊弄不了了,因为关实不是一个人来的,他陪着一个中年人来到了范文进的面前,中年人叫刘,任职内史令……
好吧,刺激的事情经历的太多,又太过频繁,范文进已经能做到见怪不怪了,他也没那个力气再去震惊什么。
内史令刘,范文进听说过这人的名字,同样是李轨起家时的功臣之一,和李轨,梁硕他们都是同乡。
这么看来,其实凉国朝中的核心,其实就是个老乡会,所有管事的都是李轨当年的乡党和友人,在这一点上,很符合农民起义的特征。
只是不管怎么说,李轨这人其实还是很宽容的,没有义军首领们那么暴戾,一旦得势,就拿当年的亲近友好开刀。
可现在梁硕还是死了,于是曾经称呼他李大哥的人们,各个自危,所以说,不管是刘还是关谨,甚或是曹珍出现在范文进面前,都不会是什么意外。
“深夜冒昧造访,还请贤弟莫要见怪。”关实稍稍引见,身形健朗,头发却已花白的刘便抱拳道了一声罪。
这是个读过书,杀过人的人,这样的人对你称兄道弟,定然不是简单之事,可范文进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文进久闻刘公大名,今日一见,幸何如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