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1986


可你要是认为李渊老了,牙口就不好了,眼睛也瞎了,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李渊虽已年逾六旬,可还开得了硬弓,射得中箭靶,骑得动快马,而年初的时候,还让后宫的妃子怀上了身孕,你说人家牙口好不好吧。
人家的眼睛也绝对没瞎,上次跟裴寂喝醉在寝宫之中,等酒醒了,便将京师卫戍之权交给了左武卫府。
平阳公主李秀宁入宫的时候还抱怨过,为什么不让她来领千牛卫,或者是骠骑,鹰扬两府,姜宝宜那个草包怎能当此中任?
李渊当时动了怒,将李秀宁赶了出宫。
这两日呢,也许是李渊后悔了,便派了很多的宫女太监去平阳公主府听用,赐下了不少的金银财帛,国库里面的贵重东西,差不多都在这个时候进了平阳公主府。
看上去就差亲自到公主府给女儿赔不是了。
大小朝会都停了下来,只召长孙顺德,窦琮等外戚,以及李瑗等李氏亲族商议了几次,也无人知道李氏这种内部会议商讨的到底是什么。
皇宫,甘露殿。
得知姜宝宜召各部将领前往左武卫府议事的消息的时候,李渊正在安坐读书,比李靖差了一点的是没有狗子相伴,可消息却比李靖灵通了百倍不止。
李渊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不见喜怒,和前几日相比,他脸上的纹路好像又深刻了许多,只是眼神却不见了之前的焦躁和愤怒,看上去平静的多。
他的眼睛有些浮肿,因为这些时日几次垂泪,最近的一次是昨日里,城外的敌人举着天策上将府的战旗在那招摇。
据说战旗破碎,还染着血,大家众说纷纭,李渊则是老泪纵横,虽然李世民打小就不招人喜欢,可毕竟是他李渊的骨血,又是他最出息的一个儿子。
如今不管是为敌所获,或是为敌所败,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只要一想到心高气傲的李家二郎狼狈的样子,他就心如刀绞般难受。
“来人,诏齐王入宫来见。”
齐王李元吉匆忙而又狐疑的入了宫,甚至破了宫中不得骑马的规矩。
李元吉现在很忙的,他正在召集私兵,将藏在各处的兵甲都取出来,同时也在派人打探着城外的动静,哪里兵多些,那边兵又少些。
好吧,瞧这个样子恐怕谁都能猜得到,逃窜专家,齐王李元吉再次准备出逃了。
这也不怨他沉不住气,别人在城破之后也许还能投效新主,唯他李元吉不成,这并不光因为他是李渊四子,陈叔宝那样的家伙都能委曲求全的存活下来,他一个皇帝的儿子只要肯放下身段,活下去也应该不算什么?
但别忘了,当年他在晋阳的时候可没干什么好事,不但把晋阳王氏给得罪死了,另外怕是汉王李破也在惦记着他得项上人头呢。
毕竟他那会年轻气盛,得意忘形之下,曾说过很多不着边际的话,比如说代州总管李定安的妻子甚为美貌,很想见识一下云云。
他不知道李定安记得不记得,反正他自己是记着呢,于是准备拼死逃出去,至于往哪里逃,自然是蜀中了。
他也得罪过屈突通,可不敢去跟西北的屈突通见面。
正在一心为小命奔忙的时候,竟然父亲召他入宫,犹豫再三,他准备来见父亲最后一面,过后大家各奔东西,遥祝安好即可。
到了甘露殿,迎接他的是一桌丰盛的酒菜以及一个满脸慈祥的父亲,看到这个情景,齐王李元吉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跪倒在地便给父亲磕了几个响头。
李渊招了招手,声音也哽咽了起来,“莫要作那女儿态,来,赶紧起来,陪为父饮上几杯,就算是为父为你践行如何?”
===第788章大势(十五)===
李元吉腹中绞痛,他捂住肚子想要站起来,却好像已经没了力气。
鼻子湿润,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李元吉顺手抹了抹,定睛一瞧,鲜红的刺眼,恐惧滋生,疯狂蔓延。
李元吉慢慢睁大了眼睛,猛的抬头向父亲望了过去。
天色已近傍晚,殿中没有亮灯,大片的阴影落在李渊的身上,脸上,在李元吉眼中形成一个阴森可怖的景象。
他还想说什么,鲜血却从他的嘴角流了出来,他翻倒在地,呃呃的痛苦呻吟着,在骇人的抽搐中渐渐没了动静。
看着这一切,李渊一动未动。
宫人们早已被驱离左近,几个穿着盔甲的大汉悄悄进来,掌灯,近前来默默抬起李元吉的尸体,准备按照之前李渊的诏令搬出去掩埋。
“放下吧……都出去……勿要进来打扰。”
这些只听李渊号令的近卫羽林们和来的时候一样,悄无声息的退出了甘露殿,只是率领他们的两个将领有些着急。
在这种危难关头,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敌军入城时护着皇帝杀出长安,一路到蜀中去。
而时间紧迫,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至于齐王李元吉是死是活,甚或是为什么会死,都并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殿内的李渊终于动了,他突然弯下腰咳了起来,咳的很厉害,夹杂着也不知是哭是笑的声音,难听而又刺耳,其中所蕴含的情绪,则更让人不寒而栗。
“你生来顽劣……秉性凉薄……为敌所擒,必辱家门……为父也是不得已,不得已啊……”
…………………………………………
大敌来攻,李世民率军独走,他带走的其实不单单是十余万大军,也顺便带走了长安乃至于潼关各处的一线生机。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就要比他的父亲以及兄弟们无情的多的多。
当大军围城,不过几日下来,李渊便已晓得事不可为,外无援兵,内无粮草若都还可以说能够应对的话,那么城中涣散的人心则已无可挽回。
李渊和他的臣子们交谈商讨了无数次?
只能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众人各怀心思?
根本无法同心协力。
而自他登位以来?
也从来没有信任过关西世阀的子弟们?
那么时至今日?
关西儿郎又怎么会将身家性命交给李氏?
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事情?
谁都怪不得?
就像当年他李渊南下长安,关西子弟毫不犹豫的抛弃杨氏是一个道理。
所以齐王李元吉被他的父亲毒死在了甘露殿中?
这是一位帝王在穷途末路之时为保全家族做出的最后一些努力。
就像李渊自己所说的那样?
李元吉是他四个儿子里面最不成器的一个,而且天性凉薄?
一旦被人所执?
几乎不用想,定会有辱门楣。
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却也绝对不少,比如说陈后主陈叔宝?
蜀后主刘禅,这还都是帝王本人被俘留下的笑话。
皇子被俘的事情在之前尤其是晋末战乱至今就更多一些了?
一个个卑躬屈膝,委屈求活,简直是生不如死,李渊自己就亲眼见过一些呢。
旁人也就罢了,可李氏嫡子绝对不能落到那份田地,愧对列祖列宗不说,也定让李氏宗族蒙羞。
他李渊一世英雄,可以死,但绝对不能成为众人口中的笑柄。
……………………………………
李渊终于平静了下来,他默默的回想着自己的一生,登上皇位那一刻,无疑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也在他的想象中停留的最长。
那时的他春风得意,容光焕发,好像整个天下皆已在握……李渊脸上浮现出笑意,可就算这样一个美好回想的时光都是如此的短暂,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他。
殿中监宇文修大步走了进来,并急急道:“听说骠骑将军张平高,左屯卫将军许世绪等引兵为乱,外城……长孙顺德,窦琮等不听调遣,姜宝宜正欲带兵与之相并……”
“至尊,今已事急,不若赶紧起行,我等拼却性命不要也定要护着至尊杀出去,以待来日……”
李渊站起身来,脸上犹带泪痕,腰却已挺了起来。
“杨二当皇帝那会,咱们流落在外,四处奔波为官,偶尔才能回来待上几日,那时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回长安常驻……”
说到这里,李渊哈的嗤笑了一声,“既然如今遂了心愿,为何还要出走他方……劳劳碌碌,最后又能得些什么呢……你瞧瞧,朕连自己的儿子都护不住了啊……”
…………………………………………
城外的晋军大营。
天色已晚,营房之中飘荡着烟气,大家正准备吃些晚饭。
在长安城下驻扎了也有七八天了,除了陆续有骑步大军加入进来,也有些奉命离开,来来往往的大营的规模却是越来越庞大了。
汉王说休整十日,然后便要攻城。
那高大城墙很多晋军士卒一辈子都没见到过,很多来自河南的则看着很是眼晕,营地中每天都砰砰乓乓的在制造各种攻城器械,反正不管怎么样,决战的气氛越来越浓,晋军上下也紧张了起来。
大营中军,各卫府将军们都被召集到了这里。
随着十日之限渐渐临近,商讨战后该如何收尾的问题渐渐少了,该怎么攻城成了主要议题。
“末将觉着试试无妨,若实在不能力取,围上些日子便是了,长安城中那么多的人,日子一长他们吃什么?
西京虽说要紧,可依如今之形势,天时地利皆在于我,末将认为不需太过急切,先收服郡县,安定关西民心为上。”
这是左翊卫将军张伦的想法,张伦实现了他与汉王相聚于长安城下的承诺,河边一战的战术运用以及战绩可圈可点,已隐有位于众将之上之势。
他的眼界以及对大局的把握确实也在众将之上,他不怎么关注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他认为西京已在囊中,没必要为了夺取它而增加伤亡,不然趁这点功夫干点别的,西京就在哪,飞不到天上去。
反驳他的是现在后勤上的大管家,兵部侍郎王庆,他是后来押运粮草到的河边,跟随大军一直来到长安城下。
因为出身当年总管府的缘故,身份上天然就能压不少人一头。
“张将军说的或有道理,可臣以为若西京久拖不下,恐生变故……张将军也说了,如今天时地利皆在,唯独人心还需安抚。
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皆天下气运之所在,得之便得人心,李密,王世充之辈为得洛阳连年厮杀,生灵涂炭,可王世充一旦得胜,众人虽皆知其奸诈残暴,却还是蜂起而从,何也?东京在握,气运加身尔。
所以臣以为只要西京一定,关西人心归附乃早晚间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