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986


比如说颍川郡太守崔枢就是积极谋求生路的一个,他和襄城郡太守郑达一道率领属下亲信前来投靠汉王。
这都是汉人中的大姓豪门子弟,可在王世充治下过的也是艰难无比,王世充一死,顿时作鸟兽散。
他们本来是想投靠李渊的,汉王对他们并无多少吸引力,可惜汉王派兵封住去往潼关的道路,两个崔郑子孙便勉为其难的向汉王投了诚。
郑达胆子比较大,觉着接待他们的汉王部属并不尊重他们,于是趁夜想跑去潼关。
当晚这些人就都被抓了回来,差点掉了脑袋。
而张公瑾当时就跟随在崔枢身边,一道降了汉王。
其实也不怪郑达不满,和他们之前料想的差了太多,就在河边的汉王根本没见他们,便命人将他们送回了晋阳安置。
这是个名门子弟到哪里都会受到热情接待的年头,他们也自觉有才能来回报别人,所以受此冷落,崔枢和郑达都是意气难平,颇觉汉王有眼无珠。
张公瑾倒没什么,毕竟只是旁人下属,没那么感同身受,再说了,从河南到晋地已是换了天地。
王世充待他们也不见得有多好,何必再埋怨旁人的刻薄呢?
其实在晋地他们还是享受到了名门子弟的一些待遇,比如说绛郡太守赵嬴与裴氏阀主裴世清就亲自接待了他们。
而到了晋阳,晋阳王氏对他们也很热情,毕竟他们都是同属当世四大汉姓望族,相互之间交往起来并不费力。
所以很快崔枢和郑达就有了新的职位,虽然他们对汉王颇为不满,可并不妨碍他们在汉王治下为官。
张公瑾也很容易的谋了个职缺,自然和那两位没法比,因为是河南人,所以在兵部任职兵部职方令史。
官职上和以前肯定没法相比了,职责上也很令张公瑾哭笑不得,往洛阳运粮,然后再从洛阳换一些人回来,这种勾当做起来和人牙差不多。
干了一年多,张公瑾自忖再这么下去,他许就沉于下僚,没什么大出息了,可他自认无论才能还是其他什么,并不比旁人差了,怎能这么得过且过?
正巧去年冬天的时候,中书有人指名道姓的要洛阳城中的著作郎,于是张公瑾寻到旧主面前,求了些财货。
带着所有的家底冒着严寒押送粮食再次去到了洛阳,贿赂了两个人,便轻松的把王世充的著作郎给弄回了晋阳。
其实洛阳城中的人们当时饿的眼睛都开始红了起来,局面正在失控的边缘左右摇摆,也许上个冬天就是最后的一点平静时光了。
张公瑾不管这些,河南在李密和王世充两个魔王的祸害之下,早已变成了人间地狱,各郡人烟渐绝,也不差个洛阳城。
换回来的这位叫薛德音,是个晋人,一路上张公瑾好生相待,薛德音见这人无论举止还言谈皆是不俗,加之是张公瑾把他从洛阳城中救了出来,所以与之相交甚欢。
不久之后,张公瑾的努力也就得到了回报
===第841章入城===
这一年八月中,前隋皇后萧氏以及汉王侧妃阿史那容真在众人护送之下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张公瑾便是随行的人员中很不起眼的一个,他身上的职位则是并州总管府驾曹参军。
并州总管是前中书令陈孝意,陈孝意年纪大了,在李破略定西京之后,自请留守晋阳,随即迁并州总管。
这是李破最信任的臣子之一,跟随他也很多年了,岁数上和何稠差不多,皆已过了古稀之年。
何稠追求名利之心未改,可陈孝意不成,他对权位没那么看重,和当年的王仁恭一样求的是名声,所以便不再想到长安与旁人争功。
而李破也确实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晋阳,毕竟这是他起家的地方,可别像李渊一样,给哪个败家玩意弄丢了。
尤其是代州总管宇歆,这人野心勃勃,手段了得,同样需要一个像陈孝意这样的老臣在其背后看着些。
换句话说,这君臣二人之后若无特殊情况就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了
张公瑾在总管府中任职不久,汉王率军破李渊的消息传至晋阳,一时间可以说是举城欢腾。
李渊在晋阳任职不到两载,其实没在晋阳留下太多的痕迹。
李破则不一样,他在晋阳待了五六年,并在晋阳称王,和晋地各个家族的关系也越来越是密切。
这些年下来,晋阳人早已把李破当做了自家人,就像当年李破被人称作李云内时一般无二。
翘首期盼间,晋阳官署纷纷南迁,一大批晋地的人才随着这次迁移进入到了关西,给关西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的同时,也让晋人在关西官场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长安这种当世大城就是在这样的新陈代谢中走向辉煌。
张公瑾算是赶上了一个尾巴,萧皇后和阿史那容真需要人来服侍,于是并州总管府,太原郡府等地方官府都要派出得力之人随从在侧,以免出了什么差错。
于是不少像张公瑾这样有着上进心的人想方设法的进入到了这支队伍当中,并满怀憧憬的来到了长安。
从晋阳起行的时候差不多千多人,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有了将近三千人。
经过长长的甬道,队伍渐渐从另外一边探出了头,迎接车驾的官员们引着队伍进入城中,萧后和阿史那容真的车辇很快便被骁果们围住毫不停留的向前行去。
其他人则必须向指定的衙署报备,然后或去或留。
张公瑾身边的马车中,薛德音探出脑袋来张望,自他被从洛阳赎出来之后,也许是在洛阳过的太过艰难,留下了病根,所以他身体一直不太好。
这次南来是侄儿薛元敬一直陪护在侧,再加上张公瑾就近照顾,今日终于算是到达了目的地。
许是觉着终归没死在路途之上,做个找不到家的孤魂野鬼,薛德音那蜡黄的脸上露出了些笑意。
虚弱的拱了拱手,“一路之上多亏弘慎照看,不然怕是”
说到这里眼圈先就红了,声音也带出了些哽咽,眼瞅着眼泪就下来了。
张公瑾头皮麻了麻,薛德音是个喜欢悲春伤秋的人,他可不是,“薛兄快勿如此,俺不过效些微劳,算不得什么。
元敬快来给收拾一下,一会咱们还得去吏部报备,这么多人,也不知会耗到什么时候?”
曾经把王氏才女的书帖偷回去,挂在自家卧室当中日夜观瞻的薛元敬也正随在一旁,他可比他叔父强的多了,一路走来并无大碍,此时正在东张西望。
听了张公瑾的话,回头便笑,“一别西京数载,归来还是那般模样,叔父也不必悲伤,到了这里便如归家,我和三叔在城中便有居处,只是不知如今还在不在?”
薛德音白了侄儿一眼,他在洛阳还有宅邸呢,难道去洛阳就算是回家了?
他这个侄儿是个书痴,在晋阳也很有名气,曾经和汉王打赌在街市上贩卖字画,最后还把汉王赢了,如今还为晋阳人所津津乐道。
只是薛德音听了此事,再想想王皇帝的样子,便为侄儿捏了一把汗。
不去搭理不着调的侄儿,薛德音只对张公瑾道:“贤弟也是头一次来此,不如办完事后还与吾一道,也好有个照看。”
张公瑾自无不可,薛氏这三位如今虽还都居于卑位,可他们都是身具才学之人,不久必能显达于人前,尤其是薛元敬,年纪轻轻便理通达,很得并州总管陈孝意的赏识。
这次随行来西京,薛元敬身上就有陈孝意的荐书,得官乃轻而易举之事。
就是薛德音有些麻烦,他属于“罪臣”之列,曾经给王世充写过讨唐檄,在洛阳名气不小,偏偏还没什么根基,这样的人最容易掉脑袋了。
好在如今汉王当了皇帝,若是李渊得了天下,薛德音那可能就要以悲剧收场。
“那就不如明日里再去吏部,元敬在城中即有屋宅,咱们先去寻一下,瞧瞧还能住不能住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三个人稍一商量便定了下来,带着七八个随从便先去看自家房子了。
车轮滚滚,马蹄得得。
一队人马行在朱雀大街之上,萧皇后由两个女官陪着静静的安坐在车中,路途劳顿,她多少有些疲惫。
可重回长安思绪万千之际,她甚至不敢推开窗子往外面望一望,她怕看见那些熟悉的屋宅和人物,就想起当年之种种。
彼时青春正盛,彼时花好月圆
幸好和晋阳一样,她在长安待的时间也不长,宫城是否依旧,人事是否变幻,对于她而言都没太深的感触,只是情怯而已。
其实她烦心的并非这些,在晋阳待了几年,她已经习惯了安静的生活,甚至都想在晋阳终老了。
可最终还是重又回到了长安这里有她的亲族,同样也有前隋的臣子,更多的则是杨氏的仇敌。
回到这里,想要像晋阳那样不问外事可能就不成了,而这里的人还有多少记得当年的萧皇后呢?
她的心情就是这么矛盾,既希望还有人能惦记着她,又希望人们都忘了她。
正浮想联翩之际,车队突然慢慢停了下来,不一会儿马蹄声响,到了近前有人翻身下马,径自打开了车门。
萧皇后眉头一下皱了起来,多年过去,难道关西的豪族已经到了如此无礼的地步,敢于当街拦下她的车驾,还想进到车中放肆?
车门一下打开,露出了李春那张既得意,又殷切的小脸。
这可真是个惊喜,也就两三个月不见,竟然给了萧后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喜悦之下,那双如烟似雾的眸子都跳动出了喜悦的光。
此时李春身子一耸便进了车厢,挥手就将两个女官给赶了出去,这时外面又伸进一个脑袋进来,一窜也进了车内,顿时车中便出现了一阵好闻的香气。
李春亲昵的一下挽住萧后的胳膊,笑声如杠铃般响起,“娘娘来的恁也迟了,我等了好多日子了,皇宫我都转了好多遍,也没寻见一个如娘娘般的人呢”
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跟她一道出来的阿史那天香则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位曾经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女人,好半晌才颇为沮丧的承认,即便她已经“老了”,却还是那般好看。
怎么瞧都好看的那种,而且她的身上好像有一种她从未在旁人身上见过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