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1986


可冯立就不太好说,以前是太子李建成一党,还是很忠心那种,当夜潼关一场大乱,李建成身死,冯立得知消息后率人围剿了河南降军,并当场手刃了秦琼秦叔宝。
如果不是大军环伺,被亲卫们围的严严实实,韦挺恐怕也悬了,因为冯立还率人冲击了韦挺所部,想要杀了这个叛主之贼。
要知道当时韦挺是东宫左卫率,领东宫亲卫,若非被他支开,当夜冯立等人又怎会离开李建成的身边?
所以一场变乱下来,冯立身披数创,是被人拿下的,之所以未被斩杀,还是因为当时李建成亲近之人颇多,众目睽睽不好下手,王珪等人也不愿节外生枝的缘故。
侥幸活了下来,太子李建成已死,冯立也老实了,回京之后经大赦释还家中,之后无人再敢用他。
被公主荐来李武府上,见了面谈及旧事,冯立并无避讳,他是这么说的,“吾侍奉太子数载,恩遇甚厚,生时我当尽力辅佐,死后我便要为其报仇,此人臣之本分,不需有所顾忌。
今侥幸未死家中亦有妻儿老小牵系于身,不敢轻言生死矣,惭愧惭愧。”
大意上也就是说,咱当时为主人报仇时可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只是没有死成,那么前主的恩情报的也就差不多了,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李武接受了他的解释实际上在见这两个人之前,他们的职务差不多也就定下了,不出大问题的话,李武不打算拒绝公主的意愿。
还是那句话,他最多只是为难一下而已,即便荐来的是陇西李氏中人,他都能考虑一下,何况是冯立了。
而在他的打算当中,冯立性情颇为刚烈,据说在东宫为官时,廉洁自守,很得同僚敬重,可为梁州录事参军。
张公瑾在地方上为官多年,又颇通谋略,可以给他更多的建议,帮助他处理好梁州政务,所以当以总管府长史之职待之。
把几个带去梁州上任的属下聚在一起,除了当面看看人怎么样之外,就是告知他们将来的职位,几时启程,以及他们将要面对的情形。
之后报上吏部,记入档册,事情也就成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武需要他们分头行事,冯立带着韦待价去工部取梁州图鉴,大家要仔细的看看梁州的地势以及郡县规划等等。
张公瑾去户部取梁州往年的户籍,田土,税赋等录,让李武对守地的民务有个清楚的认知。
李武自己除了要去辞别皇帝之外,还要找一下旧日的同僚们,让他们给推荐一些人过来,只三个人可不成,还需要更多信得过的人手。
而且他之前的同袍多数都是军中将领,他要从他们的部下中挑选一些精强的护卫带去任上,急切时可以当将领来用。
皇帝如果同意的话,他还能通过兵部调个几百兵一起去汉中。
实话说,不管是作为皇帝近人,皇室外戚,还是曾经的左千牛备身府将军,新的梁州总管,他都已经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朝廷显贵了。
一些事做起来就很顺手,没谁会来刻意难为这样一个人可就算再顺利,因为准备的事情有点多,还是把时日拖延了下来。
等他入宫陛辞的时候,半个月都过去了。
见了李五郎,李破批头就问,“怎的还未成行?你那身边乱七八糟的人倒是收了不少,闹的满城风雨的,连尚书省都被你给惊动了,有人说你不像是去上任,而是想要搬家。
你是怎么回事?有人甚至说你踌躇不去,恐是畏难了,不如换个人来当这个梁州总管”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李武有些讪讪,他也晓得拖的时间太长,不光吏部在催他,甚至户部那边也有些不耐烦了,因为拨给他上路用的钱粮还没定下来呢。
可他也有话说,“至尊息怒,臣第一次出外为官,担心误了大事,所以尽量想准备周全些还记得在云内时,至尊常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一直谨记在心。
今来与至尊辞行,就是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用换人,俺这就要走了”
李破点了点头,他并没有真的生气,只是怪李武弄的太张扬了些,到处去扰人,弄的好像要持节出使外邦一样。
至于拖延时日脑袋一热,便兴冲冲的前去上任才更致命。
“嗯冬日里道路艰难,此去辛苦你了”
“这可算不得什么,当年至尊带着我等与突厥崽子厮杀时,那天气,冻的大家魂儿都快没了呢。”
李破笑了,“就是这话,多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我也没亏待了你们,诸人荣华富贵可期,所以莫要辜负了这好日子啊。
离京之后,先去万年找尉迟偕,让他调五百兵给你汉中本地有些降军,府兵以及山蛮,皆可成军。
你也晓得,如今天下未定,正用兵之际,最好在蜀中能有几支可用之军,南方天气温润,地形多变,山水环绕,不利于北兵征伐,蜀人若能成军,当可为大助力。”
李武一一应下,觉着身上担子又加重了许多,心情却在皇帝的敦敦教诲之中渐渐振奋了起来,外面天高地远,大有可为啊。
===第865章战事===
临到去时,李武才小心翼翼的道了一句,“还有就是公主说府中缺医少药的很不方便,想请至尊派两位御医去那里常驻,您看”
李破抬头打量了他一下,心说你这是给人家当司马当的上瘾了?还居中给人传话,用得着你来传话?皇后那里听说了这事,能有你好果子吃?
就你这不够聪明的样子,去了梁州别弄个身败名裂回来
还缺医少药,派个太医常驻,那是什么地方,得让我来送药派人?怎么几年不见,像李二一样会算计了?
想到这里没好气的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样,“赶紧滚去上任吧,你这心操的可真够多的。”
李武尴尬的笑笑,心里也是大大松了口气,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李武反正是把话给传到了,过后至尊派不派人过去,那就是人家两个的事情了。
“那臣这就是去跟皇后辞行了,明后天就能启程,臣此去梁州,也不知何日才能回来,还望至尊珍重。”
说完这些,李武狠狠锤了两下胸膛,这才辞出。
李武走了,李破心情有些低落,稍微缓了缓,也便恢复如常,毕竟他经历的离别已经太多太多。
而且他还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去做。
蜀中的战报又到了,张伦和宇镬攻剑门,首战受挫。
守卫剑门的是伪唐右骁卫将军,安化郡公庞卿恽,也是伪唐的开国功臣之一,随李渊南下长安而起家,从征薛举,后又随柴绍,刘弘基等入蜀,是地道的秦王一党,与柴绍,刘弘基等交厚。
剑门关乃天下绝险,古之剑阁,包括三十余里向上窄道,中有关隘横于其上,便是剑门关。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这不是一个靠着人多就能攻下来的地方,庞卿恽以数千人便稳稳守住了剑门关,张伦,宇镬第一次攻打这样的雄关要隘,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强攻数日,兵卒损伤却不过千人,既无法发挥大军集群攻守的能力,也无法表现出士卒精锐的长处,只能望关兴叹。
战有多日,阴雨又来,不得不退守绵谷休整,而且时间拖的越长,对他们越是不利,因为十一二月间,是蜀中最冷的时候,他们所率的北地士卒现在还能撑着,等再过一个月,那就说不准了。
若强行向前,就算士卒们没有大批病倒,估计战力也只剩了一半。
宇镬这会想起了邓艾故事,想去阴平道瞅瞅有没有机会,却被李靖苦笑制止,自邓艾之后,那么多名臣大将都在蜀中征战过,却再无一人走什么阴平小道,为何?
只因当年人家邓艾那是奇袭,以少兵而办大事的典型战例,奇袭的意思就是只要人家有了防备,就阴平小道那个样子,来多少人家杀多少,一点不含糊。
所以蜀中最新的战况就是这个样子了,剑门乃蜀中之咽喉,攻不下来那就没辙。
李破也是领兵多年,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斥责前方将领无能那是最犯忌讳的事情,除非是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激发领兵将领的斗志,不然的话只会坏事。
所以接到战报之后,他便给张伦,宇镬去了一封书信,安慰他们千万不要急躁,大军上下在蜀中作战本就艰难万分,领兵之人若再急于求成,最后必为敌人所趁。
之外李破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其实还有很多话他没说,因为在他看来,蜀中之战拖个一年半载的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大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已进至剑门,半个蜀中在握,急的应该是李孝恭,而非是他李破。
再者都说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这么多年以来,人们来来去去,剑门关又挡住了几次寒风?又给谁遮挡过风雨?
所以说啊,剑阁虽称雄峻,可挡大兵于外,却挡不住人心难测剑阁如此,潼关亦如此,世间名关大城,各个名声响亮,可次次被人踏于脚下的,也正是它们。
这些话不用跟军前将领们说,说了的话,他们心气一松,不定就真在绵谷过年了,那可不成。
年内若能拿下整个巴蜀,明年便可不误农时再者说了,李孝恭竟然已经向萧铣称臣,那战事一旦拖到明年,可能就会生出变数。
对天下大局,以及局部的战略战术的考量,不但在李破心里已经萦绕多时,他也召集臣下们商量了很多次了。
蜀中的战事进程,会极大的影响到明年战略的制定上。
若今年能略略平定巴蜀,那明年的目标就十分之明确,先攻萧铣这位江南王也嚣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该让他晓得北方的风有多烈了,以免他再送来什么书信恶心人。
如果蜀中战事没什么进展,那明年的战略可能就是放萧铣入河南,再来跟窦建德,萧铣两人在河南较量一番。
那个时候会有些吃力,毕竟蜀中未定,会牵制唐军一定的兵力和精力,等于是两面作战,到时西北的突厥人若再有异动,才叫糟糕。
想到这里,李破也心塞了,明年竟然还得看突厥人的脸色行事,真真是日了狗了。
可这人啊,就是不禁念叨,也许是李破替换了李二成了老天爷的私生子,或者是因为这个家伙真有那么点灵异,谁晓得呢
大唐元贞元年十月中,灵武大雪。
梁师都这一年也没闲着,因李渊败亡,守灵州的李道宗势力大减,一些地方守臣因没有了外援而投了梁师都。
梁师都自感实力大增,势要拔掉李道宗这颗扎在他肉里很多年的钉子,于是从九原,白池,鸣沙分三路进军灵州,想要一举消灭心腹之患。
可他的心太大了,根本与他的能力不相称,这样宏大的南北进军计划,需要非常高的战略素养才行。
西北的梁国与南方的梁国相隔万里,风土人情大异,可有一样却大致相同,都有一位比较自信的国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