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1986


而强占田产……其实在很多人看来也很无稽,战乱至今,无主的田地到处都是,门阀大族收一些到自家手中,基本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甚至可以说是合法行为。
所以听上去条条都是重罪,其实却是贵族们的惯常操作,真要查起来,基本上就能将满朝文武一网打尽了。
大概的意思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高慎算老几?
好在到了七月末,情势已经分外明朗,高慎估计是逃不脱当头一刀了,皇帝没有扩大打击范围的意思,朝中重臣中除了咬牙切齿的萧禹,其他人也缺乏继续追究下去的意愿。
给人的印象嘛,这就是一场关西门阀间的内斗,对渤海高氏的一次围攻……当然了,皇帝免不了有借势而为,杀鸡儆猴的意思在里面。
于是大家心安之余,只求高慎认罪速死,别再牵连旁人了。
如果此时高慎暴毙于狱中,很多人怕是要拍手称庆,这里面甚至包括高氏的亲朋好友,以及为数众多的门下走狗们。
形势到了此种地步,李破非常的满意,合着外间到来的捷报,李破心情大好,回到后宫禁苑之中,准备休息休息。
两个多月为内外诸事殚精竭虑,脑细胞不知死了多少,可得补一补,就是尉迟恭那边还在南阳跟周法明对峙,让人放心不下,不然的话,他都想出宫去撒欢了。
……………………
清宁宫。
高德妃匍匐于地,哭的身子都抽抽了。
高慎是她的祖父,高慎获罪,子侄多在户部任职,皆不能免,家也给抄了,高德妃在宫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今还能向皇帝哭诉,倒不是李碧在给丈夫出难题,而是高德妃才晋贵妃不几日,在宫中风评也还不错,不需急着处置。
最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李碧觉着可以借此安抚下高氏人心,毕竟高氏那样的门户,不可能因高慎之罪而被连根拔起,最终需要收束首尾,保住高德妃就是一个不错的台阶。
在皇后寝宫中摆开了场面,其实已经说明夫妇二人商量过了,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眼前的一幕李破觉着似曾相识,稍微想了想便记起在云内时,红眼珠揪着妹妹到他面前,想要让他砍掉妹妹脑袋的场景,心中不由一笑。
他心情正佳,不想在这事上费什么工夫。
十五六的少女,哭的梨花带雨,好像随时都可能抽过去的样子,经过了多日的煎熬,憔悴的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了。
可这并不能激起帝王的怜悯之心,高欢一脉轰然倒地,其中没一块砖瓦是无辜的,而且李破根本不在乎会压死多少人。
此时他只是淡淡道:“外朝之事,与你无涉,回去之后抄点佛经,莫要胡思乱想。”
随即摆了摆手,示意宫人将人扶下去。
高德妃连连叩首感谢皇恩中,被宫人搀扶着走了……
转头对上李碧的时候,他摸着下巴矫情的摇头叹息一声,“高慎枉法,累及家族,实在该死啊。”
李碧没有拆穿凶手的伪善,反而颇有同感的道:“男人在外如何行事,女人们大多不知,可到了犯事之时,却需一道来担着,委实可怜。”
夫妻两个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其中多有尴尬之意。
两个人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而且相互知根知底,此时这里只有他们夫妻二人,矫情的感慨又说于谁听?
李破没让女人的眼泪影响到自己的好心情,召人弄了些酒菜,和妻子对坐而饮。
跟丈夫喝了一杯,李碧再次举杯笑道:“夫君运筹帷幄,进退有度,宽严得当,妾身敬夫君一杯。”
在妻子面前不用掩饰什么,李破得意的哈哈大笑,“稍施手段,不值一提,来,饮胜。”
一杯饮尽,见丈夫如此高兴,李碧也心情大好,这些时日她也没少担了心事,她出身关西世族门墙,对高氏之类的大阀了解更深。
丈夫突然对高氏动手,她自然忧虑不已,唯恐伤了当前之局面,甚至觉得丈夫太心急了。
当然了,如今心神安定,对丈夫的手段也有了新的认识……
“不知夫君将如何处置高慎等人?”
李破就笑,“怎么?有人求到你这里来了?莫要管他们,高慎经有司会审,最终结局如何,还要看李纲等人的判决。”
说到这里,他的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了起来,“若高慎还能活命,我也无话可说。”
看着丈夫那含而不露的威势,以及那成竹在胸的模样,崇慕之余,一直和丈夫争来斗去的李碧,心中油然生出得夫如此,夫复何求的念头。
给丈夫甄满酒杯,笑道:“我才没那等闲心去管外人的死活,就是觉得高慎等人之生死早在夫君指掌之间,为何还要拖延时日……不如早早了结,以防生变。”
李破轻轻摇了摇头,“高氏阀主,朝廷重臣,却行逐利之举,为此不惜里通外国,甚至还要挪用户部钱粮,肆无忌惮之处,真是骇人听闻。
当年云内旧事,我们都清楚……世族豪门富贵至此,却还行此卑污之事,若不能明正典刑,公示天下,你让我如何甘心?
我就是要让世人瞧瞧他们的嘴脸,顺便警示来者,若匆匆一刀下去,他们还以为朕与李渊等人同类,那我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李碧连连点头,敬慕之情溢于言表,连连举杯相敬。
李破很少见她如此,更是得意,不过心里却已经在盘算着,若李纲,杨恭仁等人掉了链子,给他添了堵,他该怎么让众人知晓,相互袒护会有怎样的后果。
===第961章昏聩===
大唐元贞二年八月初。
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会审,户部侍郎高慎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共罗列高慎罪状二十余条。
李纲等人上书请斩高慎等六人,流配十余人,削夺官爵者四十七人,不折不扣的大案。
不过到了门下省,却被驳回,令法司逐条再审,说明皇帝并不满意会审的结果。
于是作为大唐元贞年间的大案,就此拖延了下来,高慎等人在狱中辗转求告,却没有任何回应。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越来越是不堪,随后高慎等人四处攀咬,以求速死,也都无济于事。
此案的判决在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四处轮转,推来推去,一直不曾结案,高欢子孙的哀嚎之声屡屡不绝,让众人警惕之余,越加的不愿沾边了。
谁也不知道皇帝,或者是他的近臣们到底想要怎样一个结果,如此拖延下来,旁人先且不说,渤海高氏的名望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此案的效果几乎等同于悬尸示众,一些聪明人在八月间终于明白了过来,不由为皇帝的心肠和手段所惊。
杀鸡儆猴谁都会,可是能做到这种地步的……杨广,李渊之辈怕是都要膛乎其后了。
虽然大家嘴上都没说出个怕字来,但私底下再议论朝政的时候就谨慎了许多,没什么人再敢拿皇帝的出身,治政,用人等来开玩笑了。
即便是大家喜欢念叨两句的皇帝跟公主的风流韵事也少了起来,就算有人谈起,周围人等也少有附和,多数人还会认为你不够稳重,以后应少做来往,不然有朝一日身陷囹圄那得多冤枉啊。
皇权取得了完胜,正随着高慎一案渐渐趋于稳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贵族们的行止。
百姓们不管那么多,贵族狼狈的样子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场面,街头巷尾的人们多出了很多的谈资。
八月间,天气渐转寒凉,朝堂上产生了不小的变动。
兵部侍郎王庆被召回朝中,转任户部侍郎,窦轨继任兵部侍郎,继续在外督运大军粮草。
鸿胪寺卿李道宗上任还没几天,如今调任兵部侍郎,说明他渐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而其年纪轻轻,便已任职过灵州总管,鸿胪寺卿,兵部侍郎等要害职位,显示出一位官场新贵正在冉冉升起。
渤海高氏新任阀主高表仁,数次入宫想请求皇帝了结高慎一案而不可得,却在此时升任鸿胪寺卿。
这让高表仁没有一点的欣喜,暗地里更是叫苦不迭。
正在高欢一脉叫苦连天之际,他却高升了,你说旁人会怎么想?这显然意味着高氏的分裂已不可逆转。
当然了,渤海高氏也从来不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分支太多了,即便是当年高欢一脉得势之时,也无法真正做到领袖渤海高氏,让高氏子孙尽都俯首听令,更何况是如今了。
现在只不过是长安高氏中两个主流家族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痕,当然两边早已有隙,如今不过是矛盾更深而已。
之后秘书监窦琎外放为河东郡太守,礼部郎中温彦弘晋秘书监,主持修撰隋史。
右骁卫大将军窦琮押解高慎一案的人证物证回京,转任右屯卫大将军,与尉迟信一道掌管长安驻军。
原右屯卫大将军陈圆,转任右骁卫大将军。
在宫中,窦美人成了窦昭仪。
扶风窦氏走了些弯路,如今重新有了起色,虽还不如李渊在时那么风光,可在众人看来,扶风窦氏作为皇帝的乡党,便宜算是占大了。
而其在高慎一案中“立功”不小,算是踩着高氏献上了投名状,让很多人鄙夷其行径,却也让不少人羡慕的眼睛发蓝。
在此期间,晋阳旧人大举进入户部,与关西世族一道将高氏落下的职位瓜分一空,得了好处的人不在少数,算是经历了一次小规模的政治分肥。
到了八月初的时候,与窦建德,萧铣的战事还在僵持之中,令人意外的捷报却从凉州传了回来。
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率四千兵于左良川溃吐谷浑,土羌联军十余万众,阵斩吐谷浑,土羌首领十余人,虏获极众,一战名扬河西,当即便使凉州动荡的局面缓和了下来。
捷报来至长安,李破与他的臣下们都想不明白,此战是怎么打的,四千人破十余万大军,那画面简直不可想象。
如果换成是军中精锐对上义军,好像就不难理解了。
凉州大捷对中原战事影响不大,只是此战意味着曾经肆虐西北,屡教不改的吐谷浑在腹背受敌之下慢慢走向了衰落,不再能跟旁人争夺河西的控制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