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1986


===第968章殿中===
李靖李药师无疑来到了一个高光时刻。
他在蜀中杀刘弘基,斩柴绍,是一点也没手软,到了江陵,继续延续他斩杀酋首,免留后患的风格,劝得众人杀了萧铣。
一个皇帝的死,也许能抚平他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怨气吧?谁知道呢,反正这人趁着灭梁之战,确立了他在大唐军中的地位。
不久之后,李破诏李靖为大都督,掌唐军平梁各路人马,抚平江南各郡县,又令张伦率大军八万众,回军蔡阳,攻上马。
…………………………
攻克江陵的捷报来到长安已是九月末,北地已进入初冬时节。
太极殿中李破仔细览阅着将军们送来的捷报,想象着江陵城中的景象,嘴角不自主的翘了起来。
他和李渊纠缠了许多年,好不容易搬开了这块拦路石,然后……就顺利了起来,稍微有点遗憾的是,自己不能再出去领兵了。
他如今想的也很明白了,天下没有那十全十美的事情,不能占着锅里的,还瞅着盆里的。
天气寒凉,殿内却温暖如春,按照晋阳时他让何稠设计出来的炉子,支起了几根烟囱,取代了炭盆之类的东西。
其实此时的贵族们取暖并不成问题,大家都会在暖阁建造些火墙,太极殿也有此类设计,只是耗损很大,不如火炉轻巧灵便,还很节省。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还是火炉制作简便,普通百姓可能用不起这个铁家伙,贵族们则完全没有问题。
李破准备等天下平静下来,再发挥一些“奇思妙想”,这些年光顾着怎么填饱肚子,以及跟人打生打死了,根本顾及不上这些……
…………………………
捷报频传,满朝欢腾,长安街市上的人流明显比去年多了许多,很像是之前的江陵,军事上的胜利稳定了民心,好像大家一下对生活就充满了希望。
而实际上呢,战乱还没有止歇,外间的战事也还在进行当中。
李破看完最后一封捷报,站起来长长伸了个懒腰,多事的魏征立即上前劝君王注意形象,在被李破斥责过后,这人可是越来越敢说话了。
李破很想一脚踹过去,让他闭嘴,可他心情正好,就不与这厮计较了,只是赶苍蝇一样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听到了。
然后便敲了敲桌上的捷报吩咐道:“整理一下,正朝时宣于殿上。”
在殿内来回溜达了两圈,想着之前封德彝的报说,长安书院落成之后,宫中的书籍都转运了过去。
书院的生员倒也不成问题,只是让他有点失望的是,一如之前所料,各家门户无心让子弟入读其中,反而今年国子的名额爆满,很多人都在请求皇帝再加些名额。
书院要是成了平民的书院……虽然那是书院建立的目的之一,可现在时机未到,没有贵族捧场的话,书院可办不下去,皇帝的脸面也就要掉下来了。
好在这里是长安,什么样的人家都有,想要拍皇帝马屁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长安书院入读生员的名单上,有姓窦的,有姓李的,同样也有姓萧的,姓元的……只是又让封德彝说对了,大族弟子就是来充个场面,名声在外的那些俊杰是一个也没有。
倒是另外一个效果出现了,由于长安书院中书册众多,很是吸引了些“名士”前来,有些人更夸张的在那里办起了文会,据说场面很是热闹。
大家去过之后,都对长安书院书册之众多叹为观止,对书院的建筑,景观同样赞不绝口,不然的话,文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参加。
毫无疑问,长安书院出名了,只是……那里是建来让人读书的啊,可不是供人休闲取乐的青楼楚馆。
然后就是很多人想要进书院任职,只为了想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整日里去书院的书楼里看书,而且还有俸禄可拿,着实是书虫们的好去处。
就像在李破身边任职的起居注薛元敬,便暗戳戳的寻了封德彝几次,说想在书院弄个职位。
李破想象了一下书院中满堂高坐的都是文坛大家,下面埋头苦学的却都是藉藉无名之辈,顿时便有了几分滑稽的感觉。
长安书院的开头有点不伦不类,头重脚轻……很容易引人嘲笑,当然,现下还敢嘲笑皇帝的也不多了。
百年大计,教育文本,李破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这不是一时之功,等个两三年很正常,若想出成果,总得以十年来计算,不急。
另外就是今年户部很糟糕,高慎一案还未审结,弄的户部有点人心惶惶,很多人做罪免职,新上任的人还要适应一段时日,一下便打乱了户部的节奏。
再加上今年大战连场,对后勤辎重的要求就很高,户部众人几乎把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了一边,也只能勉强维持大军粮草不至匮缺而已。
幸好南阳大捷来的及时,在南阳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极大的缓解了大军的后勤压力,不然户部能不能禁受住考验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他的诸如重新整理户籍,田土等事,就都接近于停滞状态,而梁国败亡之后,于关西的操作在那边还要重新来一遍,可以想见的,户部的苦日子还在后面呢。
所以最近尚书省正在调拨兵部,工部,甚至是礼部的官吏去户部帮忙,当然了,这只是暂时性的。
户部之所以这么混乱,还是高慎一案闹的,并不是说户部的人手真的紧缺到这种地步,作为皇帝,能够给予户部的最大支持就是不再督促他们,并紧紧的将高慎一案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再者就是入冬了,今年军前将士们的封赏便提上了日程,兵部议功的文书一直在改,因为前方捷报频传,功勋卓著者不在少数,功劳也一直在累积,恐怕得到深冬时节,功劳簿才能定下来。
这个工作量也不小,尤其是扫灭诸侯之功,都在开国功勋之列,谁先谁后要仔细考量清楚……
===第969章怀旧===
如何赏赐功臣,让功臣们满意,安心,对于一位帝王,尤其是开国帝王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
功勋卓著的将军们手握兵权,不满意了就要鼓噪而起,变着法的作死。
朝中重臣们同样掌有大权,不满意了就要祸乱朝纲,与皇权分庭抗礼。
所以自古以来,开国皇帝斩杀功臣的事情屡见不鲜,不用说秦皇汉武怎样怎样,就拿当世来说,李渊杀刘文静,萧铣杀诸王,窦建德杀童广寿等人,都是很好的例证。
功臣们日渐跋扈,皇帝们度量不足,反复猜忌,于是惨剧轮番上演。
李破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是他比众人强的地方在于,他是标准的马上皇帝,军中将领们大多都曾在他麾下作战,积功而至显位。
他们对皇帝除了忠诚之外,还有畏惧之心……尤其是李破在军中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将军们居功自傲的同时,都会掂量一下皇帝的“功绩”,也就不会有咱们在外面厮杀,你却坐享其成的想法。
所以总体来说风险可控,只是还需给功臣们留出晋身的余地,不然到了赏无可赏之时,就算李破不愿对功臣们下手,也由不得他了。
太极殿中,李破思绪万千,却又条理清晰,显然他已经习惯了帝王的日常生活,千头万绪的军政大事在他心间流转,没了当初厌烦的感觉,轻重缓急分的很清楚。
这一年的前半年他的心思放在内政上面,后半年则是在军事上,忽忽一载好像就这么过去了。
李破暗自抚了抚腹部,感觉有点饿了,瞅了瞅天色,终于按捺不住雀跃的心,准备出宫去浪一圈。
于是召集卫士,顺便瞪了一眼魏征,用眼神阻止了他伴驾的想法。
魏征默默的缩了缩脑袋,看着皇帝的背影不由腹诽,谏义大夫这职位真不好当,不说话的时候要受责怪,说的多了又招人嫌弃,当初他肯定是被鬼迷了心窍,才接下了这种职缺……
李破被人簇拥着出了宫门,本来他还打算去瞧瞧长安书院的状况,可出宫的时间有点晚了,也便作罢。
几个月来头一次出宫,自然以散心为主。
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臣下们也都被杨广那厮弄的怕了,抽空就会暗戳戳的劝皇帝没必要不要有出游的想法,以免蹈了前隋覆辙,倒是在京中闲晃,还没人前来说嘴。
“去扶风长公主府。”李破随口吩咐了一声,立即有人离队去长公主府知会那边迎驾。
不过走到半路得到回禀,长公主去成国夫人府串门了,已经去了两天,李破闻报心说你也真是心大。
哥哥在宫里忙的焦头烂额,你只时不时的跑去后宫折腾,不来慰问一下兄长也就罢了,丈夫在外面领兵征战,你不在府中以泪洗面,竟然还有闲心四处乱窜,真是该打。
想着是不是应该派人去把晋阳的老学究接到长安来,最好是再带上家中的藤条,来好好管教一下他的弟子。
转念间又想起了当年李春把老师的藤条藏起来的趣事,李破不由微微一笑。
想想才离开晋阳不到两载,但不知怎么搞的,感觉上就好像离开了那里很多年了一样,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故地看一看,瞧一瞧。
那毕竟是他起家的地方,在那里待了许多年,并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也不知如今云内的人们过的怎么样了,还有没有人在说李云内如何如何,他住过的八面楼是不是还高朋满座……
马邑是不是还有那么多大小娘子在巡街,当年的流民营地应该没了吧?
当年他南下马邑的时候也才十几岁,现在已年过而立,他倒是没有辜负了流逝的岁月,只是岁月无情,却不管你有多大的能为,又有多神奇的来历,每过一年就老上一岁,谁也不能例外。
感慨间侧头看了看,正对上那双酒红色的眸子,两人不由相视一笑,岁月好像并没有在阿史那容真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她依旧健壮而充满活力,管的千牛备身们服服帖帖,阿史那贵妃,左千牛备身将军的勇名正在内卫中间传颂……这可是他在草原上捡回来的宝贝。
李破不由又回头瞅了瞅紧紧跟随在他马后,唯恐他瞧不见的程大胡子,这厮见皇帝回望,立即咧开大嘴也笑了笑,顿时让李破有了抽他一顿的冲动。
一如他所料,这厮跟罗士信等人开始称兄道弟,时不时的还能喝上几杯,不说其他什么,这厮生存技能肯定是点满了,不管去到何处,都能结交一群狐朋狗友,给点阳光他就能灿烂给你看。
这厮不但在满是贵族子弟的千牛备身府厮混的如鱼得水,连阿史那容真都被他糊弄住了,点了他来做千牛备身府司马参军。
从城门守卒,到千牛备身府司马,旁人估计一辈子都走不完的仕途,他在一年多点的时间里轻轻松松便跨越了过去。
李破招了招手,大胡子受宠若惊,立即策马凑了上来,他不敢去占阿史那容真的地方,便不客气的将长孙顺德挤开。
李破也没跟他客气,见他近前,一把揪住他的大胡子,拽的他险些掉下了马,还不敢叫疼,周围人等立即骚动了一下,接着便传出些笑声。
只是这听似幸灾乐祸的笑声中藏着多少羡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被皇帝揪胡子可千载难逢,如果可以的话,谁又不想试一试呢?大家也不是没有胡子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