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1986


李破看了众人一圈,见无人再有话说,便道“既然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办吧。”
见皇帝有了逐客之意,众人起身施礼,陆续退了出去。
李破重又低头翻看案卷。
李靖上了奏表,足有二十多页,他在南边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都做了大致的说明。
他的才干真不是吹出来的,到了今年二月,他已率军三入山南,初步收服了当地的官吏,豪族,剩下的就是慢慢治理的问题了。
林士弘的人头也已被人送到江陵,意味着席卷江右的义军彻底覆灭了。
在治政之上,李靖大肆启用梁国旧臣,极力拉拢当地的门阀世族,冬天时他也设祭祭奠了一下死难将士,并为被萧铣所杀的诸王招魂,加之有周法明在侧大力配合,江右人心渐安。
另外就是剿匪,他令张亮驻襄阳,尉迟恭在江夏,开始大力剿除匪患,扫除萧铣余孽之外,江右的盗匪们也纷纷被擒。
值得一提的是,张伦率军到底没追上步群的马蹄子,遂率军转驻南阳,等北边天气暖和些便北上去洛阳,至于能不能及时赶到河边,参与到平定窦建德的战事当中,那得看河北战事会拖多久。
仔细的看完了,李破觉着很满意,老丈人做事很是得力,还不用担心他权力过大造自己的反,真希望世间的老丈人都是如此啊……
接下来的几份奏表都是来自蜀中,看着就有点闹心了。
蜀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南蛮作乱,一直没有消停下来,梁州总管李武在和蛮人纠缠,益州总管张云智刚上任,也在为蛮族头疼,夔州总管宇文镬同样如此。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蜀中的蛮族都不要命了,纷纷起事要跟唐军见个真章。
实际上则是唐军在蜀中杀伤蛮族太众,与蛮族结下了血仇,于是在去年冬天,蛮族的反抗便来到了一个高(和谐)潮。
到了今年年初的时候,其实各处就又都渐渐安定了下来,只是因为路途不便,没来得及送信出来,等天气稍微暖和的时候,蜀中的几个人便有志一同的送信到长安表功,无疑让李破产生了一定的错觉。
这种事情很常见,臣下们夸功的时候自然要添油加醋,至于君王信不信,那就看各人是怎么夸功的了。
蜀中的情形引起了李破一定的忧虑,考量着是不是增兵过去,各处都在和蛮族交战,情形有点糟糕啊,李靖上的平蛮十策他娘的你们看没看啊?
让他有点疑惑的则是去年蜀中的产出却未受多少影响……他是真想把几个人都蜀中拉到面前来仔细问一问。
看着有些气闷,李破起身背着手在殿中又溜达开了,殿中几个近臣的眼珠都随着他的身影转来转去。
皇帝喜欢在这个时候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走神的话,对自己可不太负责任。
谏义大夫魏征很有感触,也很想改掉皇帝这个毛病,只是进言数次,都被皇帝当成了耳边风。
果然就听皇帝念叨了一句,“你们说蜀中蛮族有多少?前隋时就没人算一下?嗯,得派人去蜀中瞧瞧,化外之民总也得有个数吧?”
;
===第1032章边地===
三月初,雁门。
北地的冬天还未走远,路边的积雪也才刚刚开始消融,离着万物复苏的时候还早。
雁门郡城南十余里处,一行数十人驻足于道左。
代州总管宇歆与雁门郡守崔枢并肩而立。
“粮草准备上太慢了,俺这里兵都快聚齐了,你那边粮草才到半数,照这么下去可不成啊。”
宇歆一边张望着远方,一边埋怨着崔枢。
两人在雁门郡共事也有两年了,相互之间早已熟悉,宇歆又乃上官,说话间便也没什么顾忌。
崔枢是王世充降人,名门之后,前些年势穷来投,很快便得任用,先为太原郡丞,后晋雁门郡太守之职,世族子弟升官就是这么快。
崔枢此时苦笑一声道:“这您可得体谅一些,一来诏书到的太急了,匆忙间能得这些粮草还是因为去岁各处仓储颇为丰盈,不然恐怕您就是斩了我等,也是无济于事。
二来,您又不是不知道,去年南边战事如火如荼,从晋地运粮的车队从年头到年尾就没停过。
咱们这里既得防备突厥,又要运粮去南边,再有冬天刚过,春耕就要到了,哪有那么多粮草以供大军进食?还得多方筹措,总管得最少再容我十天才成。”
宇歆呼出一口寒气,笑了起来,他在雁门已经待了好多年,怎会不知雁门郡内之事,如今只不过是再逼一逼郡中官员,让他们做事努力些。
“好,那就再予你十日,大军起时,粮草若是不足,咱们误了大事不说,平灭窦建德之功就得让给旁人,你若甘心就再慢些好了。”
崔枢也笑了,“总管说的是啊,可您也不能总催我一个,代州三郡,其他两郡若能快些,事情也不至于此吧?”
宇歆笑道:“一直催着呢,马邑那边来了八千人,都是骑兵,若非要防着突厥崽子,顷刻间就能成数万大军,可惜了,这些年的积聚,竟然不能轻动。
楼烦那边的卢郡守也不宽裕,出兵出粮也怪可怜的,我也容了他十天,崔兄你就在俺眼皮子底下,催的紧些也是应当。”
崔枢哭笑不得,赶紧岔开了话题,颇有感慨的道:“真是不临此间,不识真面目啊,我在河南时,那里的人各个都称豪杰,王世充也道得一声枭雄。
可来了晋地,才知吾等皆是井底之蛙,不识天之大,地之广,海之虚也,只代州三郡之资,便足以称雄于天下,藐视群伦矣。
总管大才,至尊得之,如虎添翼。”
马屁拍的很舒服,但宇歆的心却是剧烈的跳动了几下,心说你说话如此的不小心,难道还以为是在河南吗?
想到这些,顿时觉得周围的人瞅过来的目光扎人了起来。
他确实在雁门经营已久,威权行于三郡,并无人敢与他相抗,可这里有着很多陈孝意的旧部,更可怕的是皇帝在这里起家,于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
尤其是马邑那边过来的骄兵悍将们,很多当年都在皇帝账下听令过,资历不比他宇歆差什么。
其中的那些突厥人,更是以天神之鞭的奴仆自居,如果让他们打回到北边去,不定就能把天神掀翻在地,让鞭子坐上去。
而且他在这里时刻能感受到来自晋阳的目光,陈孝意虽已老迈,可只要他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并代诸郡就无人敢于放肆。
崔枢没觐见过皇帝,根本不知其威严,估计还道这里与河南一样,各个都是草头王呢。
宇歆皮笑肉不笑的抽动了一下脸颊,“崔兄谬赞了,俺能到今日之地步,多数都是托了至尊的福,你瞧瞧周遭,这里又有哪个没受过至尊恩惠?
说起来啊,也有两年没觐见君颜了,此战过后,俺可能要去京师述职,崔兄为官多年,才干颇佳,在这里估摸着也待不了几年,以后再要相聚,许就是在长安了。”
他和崔枢相处的还不错,说话间委婉的劝了劝,听不听得明白,那就是崔枢自己的事了。
崔枢又不傻,听了这话一下就明白自己说错话了,他在晋地也待了有三四年,皇帝于此地无所不在的威严他若感受不到,那才叫见了鬼呢。
微微愣了愣,和宇歆一样下意识的看了看周围,觉着人们的目光都有点不怀好意,顿时后背发凉。
勉强笑了笑道:“总管说的是,将来若能在长安相聚,定要与总管痛饮一番”
说话间,有人纵马疾驰而来,到了近前滚鞍下马,报道:“禀报总管,屈突尚书一行马上就要到了。”
宇歆环顾左右道:“俺再说一遍,屈突尚书奉诏而来,之后任代州总管一职,还望诸位多多相助,莫要让代州百姓再受困厄之苦。”
众人以崔枢为首,纷纷施礼相应。
屈突通一行纵马而来,声势不小,但看上去有些狼狈,即便是屈突通本人,身上也满是尘土,疲惫的都有些站不稳了。
显然他们是从长安一路赶过来,在中间未做停留。
迎到了正主,稍稍寒暄,便凑在一处回去了郡城。
来到城下,屈突通仰望城池,对宇歆道:“当年始毕可汗率军南下,围杨广于此,我等在长安闻之,都恨不能率军前来救援,如今多年过去,这里好像未曾留下多少痕迹啊。”
宇歆笑答,“始毕南来,破雁门三十余城,代州官吏,百姓受难者不知几何,杨广倒是走了,只留下一地狼藉。
陈总管与吾等极力重建,今日才稍稍恢复了些旧观,其实尚书只要凑近了瞅一瞅,就能见到城墙上刀劈斧砍,以及血渍的痕迹了。”
崔枢在旁边也道:“杨广无道,累及天下,当年若非全赖至尊率军与突厥死战,驱其于长城之外,不然今日尚书前来,怕是见到的只余一地废墟而已了。”
崔枢是从河南走出来的人,转弯极快,补救起来不遗余力。
屈突通点着头,他身在长安,也从没到北边任职过,对代州了解不多,只是在兵部往来的书中知道一些这里的情形。
代州是唐军重要的征兵来源所在,而且还有云内马场这样的牧马之地,代州北边有很多内附的突厥部族,据说都是皇帝率军与突厥作战时的降俘。
这些都是纸面上的东西,屈突通并不深信。
传闻其实还有很多,可屈突通熟于行伍,用兵向称沉稳,对那些传闻持有怀疑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很难想象皇帝率一镇之孤军与数十万突厥铁骑相抗的场面。
雁门城外,军帐连绵,各色旗帜飘扬在营帐上空,人喊马嘶之声不绝于耳,大军聚齐的很快。
这明显得益于前隋修的官道,以及代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各郡随时准备迎接战事的到来,并能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入城的时候屈突通也没去观察城墙上战争遗留的痕迹,只是对宇歆道:“宇总管打算什么时候起兵?看这样子应该快了吧?”
宇歆稍稍摇头道:“还得半月吧,主要是粮草还未齐备,用兵的时候不太对,北边牛羊正瘦着呢,春耕时节也快到了,不能耽误。
若是搁在夏天,不是我跟尚书吹嘘,半月之内成军十万也不算什么大事,即便始毕可汗重来,咱们在马邑就能挡住他们。”
屈突通侧目而视,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代州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在兵部的纸面上可体现不出来。
宇歆知道屈突通不信,续道:“尚书在这里待久了就能明白,边塞之地,尚武成风,全民皆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