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1986


二十年了……他几乎时刻与杀伐为伴,今日终于统一了天下,流了那么多的血,死了那么多的人,在这一刻好像都得到了回报。
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不由又想到了当年涿郡时,杨广站在高处,俯视如同神祇……而他现在终于初步收拾掉了杨广留下的烂摊子。
他没有像杨广那样,自以为神圣,他只是略略站了一会,享受了一下万众景仰的美妙滋味,眼瞅着骚动渐渐蔓延开去,他便令人放下帘幕,继续向宫城行去。
人们也从群体狂热中清醒了过来,眼瞅着皇帝的队伍走远,都面面相觑,心里大概都是一个念头,到底发生了什么?
御辇当中,宾主重又坐下。
杜伏威再看李破的时候,就觉着这位李皇帝和之前有些不太一样了,就说脚底下没踩着什么光环吧,头顶上的皇者之气也冒出三尺高了。
不由衷心的赞叹道:“至尊气运加身,是天生的王者,能在至尊治下为臣,俺也算三生有幸了。
窦建德经营河北,山东日久,不想就这么败了,可见大势所趋,不是谁能阻挡的了的……
对了,臣还没恭喜至尊一统天下之功呢。”
说完便煞有介事的抱拳深深一礼,“恭喜至尊坐了江山,也愿至尊能善待天下官民,使我等能安享太平。”
“好,好……”李破自然欢喜至极,“此时还能想着天下官民,确实难得,和朕想到一处去了,咱们可不能学那杨广,为了一己私欲,闹的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大事已定的喜悦让李破稍有些失态,可谁又能怪得了他呢?
从大业六年南归,将近二十年过去了,他终于在这一刻走上了新的巅峰,稍稍失态算什么?没有手舞足蹈一番就算很对得起观众了。
而且此时还有一个合适的人坐在那里,与他分享这份喜悦,那么这份喜悦就不是减半,而是双倍的快乐。
有什么比在一位诸侯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功更能让人踌躇满志呢?
变成道具人的杜伏威犹自不觉,他也挺高兴的,天下越安稳,他将来在长安的日子过的也就越舒心。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皇帝越高兴,之后的封赏肯定也就越重,金银绸缎,珍珠财货他不稀罕,可一个开国公应该跑不掉吧?
还有他家婆娘,总要给个夫人号吧,再有家中的几个女儿,嗯,他没儿子,不然也不会收那么多义子。
在这一点上,窦建德还不如他呢,只有一个女儿,同样也收了几个义子。
他家只有幺女还不曾出嫁,让皇帝给寻个好人家赐婚应该也非难事……
浮想联翩之际,杜伏威不由憧憬起了将来的生活,尤其是在长安待的安稳的话,得努力生出个儿子来继承家业,正好皇帝就在旁边,沾了李皇帝这么多的喜气,应该不难达成心愿。
好嘛,这位快把李破当成送子观音了。
队伍进入太极宫,很快便又被簇拥着来到了两仪殿前,这里已经成为专门宴饮宾客的所在,李破当先入殿,杜伏威亦步亦趋。
他左右打量着宫殿,暗暗的和江都城中的行宫做着比较,这次没有让他失望,行宫只能是行宫,和长安的宫宇没办法相提并论。
酒菜早已准备好了,李破径自居中高坐,杜伏威坐于下首,之外再无旁人,因为他和杜伏威谈的不错,也就不用封德彝等人在旁相陪了。
只有起居郎薛元敬待在角落里,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他们说话,一边摇着笔杆将他们的言谈记录下来,将来许就是唐史的一部分。
等热气腾腾的酒菜摆上桌案,李破率先举杯道:“将军远道来归,其意之诚令人动容,朕先敬将军一杯,就像将军所言,愿咱们能一直和和气气,善始善终。”
===第1046章来归(五)===
清宁宫,皇后寝宫。
李碧此时已是小腹微隆,斜靠在榻上。
殿中的门户都开着,春风带着点温润在殿中荡来荡去,让这春日里的午后时光分外的惬意。
阿史那容真坐在她旁边不远处,双目微闭,也不知是在打瞌睡还是在向天神祈祷。
她的女儿李真精力旺盛,在榻上不停的跑来跑去,跑的累了,便挨在皇后怀里休息,间或怯怯的瞅上母亲一眼。
李真今年已经三岁了,身体和她的母亲一样健康无比,与皇后李碧很是亲近,只要李碧在跟前,她便会凑过来粘着。
不得不说的是,她很怕自己的母亲,嗯,倒也不稀奇,宫里的人没有不怕阿史那贵妃的,即便是亲生女儿,在母亲那里也感受不到多少温情。
还是那句话,强大的女人多数都缺少母性,这在阿史那容真,甚或是李碧身上都表现的很明显。
就像是皇长子李原也很怕自己的母亲,到了皇后面前就会变得乖巧无比,现在他就在殿中伏案跟纸笔和自己的脑筋战斗。
他今年六岁,五官肖母,长的颇为清秀,眼睛却是李破的翻版,有神而灵动。
李破这双儿女都很活泼,健康,如非必要,从不肯安静的待在一处,当然了,这是孩童的天性,并无什么特异之处。
只是他们身为皇长子,和皇长女,身份贵重无比,所以活泼好动之余也就让头人疼了起来,宫里的人没几个能管束住他们。
李原的几个老师都是学有所成之人,管教起皇子来也很严厉,就是皇子年幼,还没有封下官爵,也便无人能常侍左右进行规劝教导。
在这件事上,皇帝表现的有点漫不经心,臣下规劝了几次,皇帝依然故我,显然没怎么听进去。
其实也好理解,皇帝春秋正盛,对继承人的选择就没那么迫切,加上大业未成,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扫平天下上面,顾不了太多。
借口很多,根本不用李破自己开口解释,臣下们就能帮他找到无数借口出来。
实际上却没那么复杂,一个确实是李破太忙,顾不上家中的事情,另外就是他也不知该怎么教导孩儿,索性就交给了别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常年在外,一个月也不一定能见到儿女几面,也就感觉没那么亲近,让他像当年关注李春一样关注儿女,那真是有点难为人。
李原此时正襟危坐,他已经六岁,从小受到全面的贵族教育,在礼仪上已经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就是学业上进展比较缓慢。
武功嘛,他比较喜欢,去年和小伙伴搏击的时候还把人的头给打破了,被禁于殿中数日,反省了好几天也没见改过,依旧带着一柄木剑在伴读们的簇拥下耀武扬威,很有点纨绔子的样子。
今日杜伏威来归的队伍到了,消息传到后宫,他一早便想着偷溜出去看看热闹,他虽然出生于战乱年间,却没真实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困苦和灾难。
对于诸侯来归,或者是平定萧铣之类的事情并没有具体而又直观的印象,他只晓得这是一件难得的大热闹,不去瞅瞅一定会后悔的。
可他想要溜出去玩闹哪那么容易,还没等成行就已被人“告发”,立即就被捉到了皇后寝宫来。
因为开蒙时期已经结束,现在他正跟尔雅较劲,于是李碧便命他默书尔雅释山篇以做惩罚。
尔雅是华夏最早的辞典之一,同样也是汉十三经中的典籍,是儒家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般有天赋的贵族子弟在学习五经的同时,会进学尔雅,诗经,吕氏春秋等作为辅助,尔雅则是基础,有正声,释言,解辞之效。
李原比较“愚钝”,年纪也还小,于是老师们商量了一下,便先让他学习尔雅,把尔雅十九篇硬生生给背下来,再学经义的时候就会容易许多,这显然是一个不求甚解的笨办法。
现在李碧就让他在默书尔雅释山篇,这是尔雅当中比较简单的一篇,如果是释草,释木之类的,小李原恐怕就得当场求饶,挨上母亲一顿板子了事。
加上阿史那贵妃在侧,母亲又怀有身孕,让阿史那贵妃代劳的话李原想到这个,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他稍稍羡慕的看了看偎在母亲怀里,一边搬弄手指,一边咿咿呀呀说话的妹妹,心里把那个告密的王八蛋又拽出来骂了一遍,打算回去之后就细查内奸,找到了是谁,先把他脑袋敲破再说。
殿中除了李真的童言童语,也没别的什么声音,正适合做学问,可李原默写到一半,后面便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他袖子里倒是准备了小抄,可母亲一直盯着他,他也不敢拿出来偷看,不知不觉间汗渍就已爬满了额头。
李碧对儿子那是非常了解,知道他一时半会完不了,伸手逗弄了一下李真,心不在焉的跟阿史那容真道:“大娘从来不哭不闹的,大郎小时候哭的就让人心烦,现在倒是不哭了。
你瞅瞅他,早晚成个飞鹰走狗,无所事事的无赖儿”
阿史那容真眼睛微睁,不很在意的道:“他身体强健,以后骑上马,拉的开弓箭,别人就一定会跟随于他,总这么写写画画的可不成。”
李碧听了不由一笑,心说这里可不是突厥,自己的长子要真是成了个武夫,他的父亲肯定不会满意,先就把这个不孝子赶的远远的,想继承皇位?做梦去吧。
在如何教育子女上,显然她们没什么共同话题,突厥人那是正经的散养,中原帝国则施行的是圈养,那能一样吗?
李碧聪明的转移开了话题,再谈一谈的话,儿子听的一多,不定又生出什么鬼心思呢。
“今日诸侯来归,你不在皇帝身边,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阿史那容真不动如山,“听人说那人也算是个英雄,我在旁边被他看见,不定就要小瞧人,以为至尊无人可用。
选秀正好也完了,她们今天要来清宁宫拜见皇后,我便过来看看,其实马鞍不用太多,合适才最重要,你说是不是?”
李碧愣了愣,琢磨了一下才明白她又在用突厥谚语,这是嫉妒了吗?还知道在迎接诸侯的时候女人不能出现,呀,长进了嘛。
李碧不由笑的眯起了眼睛,李原在那边看见她们说笑,悄悄的挽起了衣袖,准备作弊,李碧顿时察觉,往这边瞪了一眼,立即打消了他的念头。
“突厥可汗有多少个妻子?你在西突厥汗帐的时候数过没有?”
阿史那容真是实在人,歪头仔细回想了一下,过去很多年了,他对那里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再说她的母亲是奴隶,她并没有在汗帐中待过多少日子。
良久,她才不情愿的道:“他的女人很多,我数不过来但咱们的丈夫不一样,可汗除了和其他贵族联姻之外,奴部还会向他进献子女,谁若是被他打败了,他们的妻女也就会成为可汗的战利品。
皇帝不会那样做的,也不会去睡到奴隶的帐篷里,嗯,李秀宁除外,她跟皇帝早就认得,也知道皇帝喜欢什么,他们一起喝酒的时候会说很多话,真是让人羡慕。”
李碧被她的大实话弄的很无奈,还从她口中听到了李三娘的名字,顿时被气的有点肝疼。
“你可少说两句吧,你是不是觉着那是只合适的马鞍子?我跟你说啊,以后跟着皇帝出去长点心眼,劝劝他什么的,今天有李秀宁,明天就有宇秀宁,独孤秀宁,合适的马鞍子多着呢。”
阿史那容真被她说的不得劲了,嘟囔了一句,“这么说的话,只要他别把旧的马鞍子丢了就成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