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1986


他那口纯粹的关西口音,再次成为了他的利器。
涿郡现在大人物太多,鹰扬府的兵卒别看眼睛都快长到脑袋上去了,但也不会轻易去得罪人。
李破勤快的来了几次,就跟两个大头兵说得上话了。
再送上一罐幽州粮酿,两个军兵就又给他引见了两个小吏。
到了这个时候,李破就直接掏出了银子,从这里换出了一大堆的下水,用马车拉着,回了营地。
这是细水长流的买卖,所以留下陈三郎在这里,帮着人家守门,之外粗活重活什么的,就都包了。
这下子嘴巴还算甜,就是有点唠叨,正好物尽其用,还能让营地里少一张嘴吃饭,顺便留住这边的人情,别等过几天,这边人换了,又得重来一把。
轻轻松松,解决了吃饭问题。
这在李破而言,不算什么大事。
从马邑流民营地中费尽心机的走出来,估计不光是他,即便是李春,到了哪儿,吃上饱饭也不成问题了。
热气腾腾的羊杂碎出了锅,虽然让整个营地的味道都不太美妙了,但却在几天的时间内,迅征服了这些粗糙汉子们的胃口。
李碧侨情了两天,端着世家子弟的架子,不愿意下嘴。
但终是忍不住,偷着尝了尝。
味道不怎么样那是一定的了,但肚子里油水渐少的她,还是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食物儿,将矜持扔到了九霄云外。
每次吃饭,都要满满一大碗,粟米饭于是也就被她弃之如敝履,只有就着杂碎汤,才能吃得下去了。
大业七年冬天的几个月,涿郡其他各部军旅都过的苦兮兮的,只有马邑来的隋军将士们,满脸红光,耳聪目明,身子也越来越是强壮了起来。
省下来的粟米,被李碧大方的周济给了旁边的几个军营。
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容易让人感激。
等时间进入十月份的时候,马邑隋军在左候卫府的名声,就非常之正面了。
几个得了好处的将军,都纷纷前来道谢。
实际上,之前很有一段时间,周围几个军营都被熏的想尽量离马邑人远点呢。
现在嘛,吃人嘴短,却只能奉上一张张的笑脸了。
当然,说话的时候,还要开玩笑似的提上一提,也有着探秘的心思在里面,都被李碧模棱两可的糊弄了过去。
吃那些脏物,虽说吃的时候挺香的,而且随着日子越来越久,味道也越来越好,但还是让她有些羞于启齿的感觉。
再者,这也可以说是马邑隋军独一份,说是军事秘密,也无不可,怎能轻易授人?
这话要是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亲自问起,还能好好说一说,其他人嘛,既没那个地位,也没那个交情啊。
而对于李破来说,羊杂,真可谓是居功至伟。
===第122章
起义===
强推了,北雄也即将上架,阿草也不说什么废话了,只想请喜欢北雄的读者,多多支持正版,进行订阅,这也就是对阿草最大的肯定了。
军营里的日子过的千篇一律,没什么趣味可言。
而大业七年十一月,对于李破来说,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
但突然,左候卫府传下军令,令各部谨守营盘,若无军令,不得擅自游逛。
这条军令下的很突然,让李碧也都紧张了起来。
不过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西突厥处罗可汗奔隋,已经进入河北地界。
不论李碧,还是李破,其实都很想看看突厥人的可汗长个什么模样的,但他们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后来也都知道了,这处罗可汗明显是被大隋耍的团团转的丧家之犬罢了。
自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西突厥这一部,实力大损之下,遭突厥王庭压迫,一直仰大隋鼻息而存。
到处罗可汗登上汗位,东边的同族内部纷争日益加剧,压力大减,西突厥在西域这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于是,处罗可汗也就屡屡有了自立之心。
不过,自从兵不血刃的将突厥分为了两部,大隋的智谋之士,好像突然间现了一条比较明确的制胡之策。
细节之处,也就不用多说了。
不久,西突厥便生了内乱,射匮可汗在大隋帮助之下,一举击败了处罗可汗,成为了西突厥的主人。
之后的手段,大隋已经玩的很熟练了。
处罗可汗如今的处境,和当年入隋的启民可汗差不多,按照剧本往下演就成了,根本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于是,之前不久差不多等同于大隋叛臣的处罗可汗,狼狈而来的时候,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
这个时候,处罗可汗其实也就成了大隋的筹码,如果射匮可汗又要跟大隋呲牙咧嘴,那么养在大隋几年的处罗可汗,就会回到西突厥,将射匮可汗赶走,或者让他们两个再变换下位置就行了。
挺好玩的一个游戏,也挺无赖的,但西突厥人只能眼睁睁瞅着,在大隋君臣的五指山中转悠,谁让大隋看上去是那样的坚不可摧呢。
处罗可汗大冬天的便来了涿郡,立即受到了大隋君臣很正式,也很官方化的接待。
临朔宫中,酒宴齐备,歌舞声声,皇帝杨广亲赐酒食,慰勉有加。
处罗可汗也是“感激涕零”。
最终,这位前可汗才被告知,可以留在大隋了。
他带来的部众,都被安置在楼烦郡。
其实,处罗可汗的军队,已经被彻底击溃了,剩下的残兵败将,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隋地。
其实只剩下了处罗可汗的一些亲族,人数并不多,也就两三千人的样子。
除去女人和孩子,能战的勇士也就几百人罢了。
已经被大隋玩残了,剩余价值,也只有他这个西突厥可汗的头衔而已。
大隋表示要继续玩下去,处罗可汗也没辙,只能含着眼泪继续陪玩,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于是,处罗可汗带着寥寥可数的几百卫士,留在了涿郡,准备跟随大军北征辽东。
这就是宣之以威了,隋帝想将大隋最强盛的一面,摆在处罗可汗面前,让其像启民可汗那般,彻底臣服于大隋的威严之下。
实际上,处罗可汗也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驻扎于涿郡的,铺天盖地的军营和旗帜,已经让他有了这样的心思和心理准备。
并想在辽东一战当中,做一点努力,让隋帝杨广看到自己的忠心。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的旅程,可并不那么美妙。
当然,这无疑是一件喜事,开始有点动荡的西域,又稳固了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滋味,让皇帝熏然欲醉。
他也将这当做了上天对大隋的眷顾,以为老天爷都在为他杨广壮行。
其实他应该反过来想想,处罗可汗这样倒霉的已经输掉全部家底的家伙,留在他身边,会不会将霉运传染给他呢?
但隋帝杨广表示,他是个有信仰的人,是天之骄子,理应受到上天的钟爱。
于是,在大雪纷飞之间,临朔宫多了很多的道士和和尚,开坛做法,为大隋皇帝以及北征将士祈福。
同时,这也差不多是一次,欲动刀兵之前,祭告上天的祭天之礼。
很盛大的一个仪式,连李碧都得带着满营兵卒,去寒风中冻了多半天。
这也顺便满足了李破的好奇心,远远的观望了整个过程。
就像后来人看阅兵一样,李破感觉,收获良多,对大隋的强盛,也有了一个颇为直观的印象。
就是吧,皇帝老子离的太远,看不清楚到底长的什么样子。
朝臣将军们穿的衣服很好看,却不知道谁是谁。
再有,大军出征,宰些牛羊作为祭礼,老天爷怎么会满意呢?
嗯,要是将那西突厥的什么可汗推出来,砍下脑袋。。。。。。那么一颗尊贵的脑袋掉下来,效果肯定比牛羊好的多才对。
李破又猜对了,老天爷明显不太满意这些祭礼。
于是,就在大军云集于河北涿郡,枕戈待旦,西突厥处罗可汗也来凑热闹的时候,近在咫尺的山东先就乱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19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